-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事物掌故叢談:大字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7170
- 條形碼:9787532647170 ; 978-7-5326-4717-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事物掌故叢談:大字本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日常事物原始本真:囊括古今中外眾多的典故常識,基本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有趣聞傳說、軼事傳奇,內容豐富充實、妙趣橫生
★史料價值彌足珍貴:追本溯源是本書的*大特色。本書考證嚴謹,各類事物與掌故一一對應,令人豁然開朗
★民俗文化市井百態:楊蔭深是著名的古典文學史家和民俗學家,深厚的學養根底使這套書集文學歷史、民間風俗于一體
★民間記憶親近歷史:所談事物有五百余種,是真正的民間記憶,現代人與古人通過這些日常事物的維系而變得親近起來,歷史仿佛也不再是遙遠的過往
★內容豐富多彩:對于遺失的節日習俗、神秘的鬼狐現象、有爭議的神仙事物、金魚排隊的魔術表演等進行了還原、澄清、揭秘。古人之雅致生動、閑情逸趣、奇思妙想,無不穿越古今,躍然紙上
【日常事物原始本真】《事物掌故叢談》按“歲時令節”“神仙鬼怪”“衣冠服飾”“飲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雜物”“游戲娛樂”“谷蔬瓜果”“花草竹木”分為九個大類,基本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囊括古今中外眾多的典故常識。全套書雜以趣聞傳說、軼事傳奇,內容豐富充實、妙趣橫生。
此次重排的“大字本”,則按相同相近主題合并為三冊,即《歲神娛》《花蔬飲》《衣住用》(按分冊書名各取一字組成新的分冊名)。
【史料價值彌足珍貴】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叢談》的*特色。日常生活中人們熟知的事物起源于何時,又經過怎樣的變化成為現今的狀態。作者引經據典、信手拈來,這種追溯是以考證典籍的記載為基礎撰寫而成的。自稱有“歷史癖”的楊蔭深遍覽群書,通過精心梳理、嚴謹考證,將各類事物與掌故一一對應,令人豁然開朗、耳目一新。
【民俗文化市井百態】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逐漸加深,大眾對民俗文化的興趣也日益濃厚。楊蔭深是著名的古典文學史家和民俗學家,深厚的學養根底使這套書集文學歷史、民間風俗于一體,按照他撰寫《事物掌故叢談》的初衷來說即:不談軍國大事、典章制度,只談日常事物、風俗人情;不求深奧,只求生趣;不構鴻篇巨制,只圖探明原委。
【民間記憶親近歷史】《事物掌故叢談》談論的事物有五百余種,雖大都是散落在大歷史之外的小場景、小事物,卻是真正的民間記憶,現代人與古人通過這些日常事物的維系而變得親近起來,歷史仿佛也不再是遙遠的過往:古人過端午節,我們也過;古人在冬至祭祀,我們在冬至也追思亡者;古人謳歌的牡丹、芍藥,如今依然被賞玩……只是這幾千年的歲月,其中的往事和故事只有翻開這套書,細讀下來,才能明了。
事物掌故叢談:大字本 內容簡介
《事物掌故叢談》是著名文藝批評家、民俗學家、文學史專家楊蔭深先生的代表作。全套書分為“歲時令節”“神仙鬼怪”“衣冠服飾”“飲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雜物”“游戲娛樂”“谷蔬瓜果”“花草竹木”等九大類,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種事物的初來源及其歷史演變,囊括古今中外眾多的典故常識,基本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關于民俗文化、日常生活的百科全書。
作者在通覽典籍的基礎上,以生動的語言、清晰的思路,梳理了五百多種日常事物的起源和演變。資料翔實,考證嚴謹。
書中特地精選70幅《點石齋畫報》及同時代圖作作為插圖,令圖文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此次重排“大字本”,全書正文字號采用四號字,排版疏朗,讓閱讀時眼睛更加輕松。特別適合中老年讀者閱讀。
事物掌故叢談:大字本 目錄
事物掌故叢談:大字本 節選
事物掌故叢談:大字本 作者簡介
楊蔭深(1908-1989),原名楊德恩,字澤夫,浙江鄞縣人(今寧波市鄞州區)。中國古典文學史家、民俗學家。歷任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辭海》編委等職。主要著作有《先秦文學大綱》《中國文學史大綱》《中國學術家列傳》《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編年長編》《中國古代游藝研究》《古今小說來源考》《中國民間文學概說》《中國俗文學概論》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