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圍籬上的小黑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047482
- 條形碼:9787556047482 ; 978-7-5560-474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圍籬上的小黑點 本書特色
《圍籬上的小黑點》是一本送給不常接觸野外的孩子的禮物,越來越多的孩子遠離了野地,只能從書本和電視里遠遠地了解各種動物。但是,螞蟻,是我們身邊*常見到的小動物,即使在水泥城市里,也可以在家門附件的花壇、草地等輕易發現。 在本書中,作者用細膩的畫風用心描繪出蚜蟲、螳螂纖細的觸須,準備結婚的黑棘蟻單薄透明的翅膀,朱槿和絲瓜花瓣的脈絡、質地,烏桕木從春天到秋天的變化……維系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都隨著年輕作者敏銳的眼光、熱切關愛的心思透出紙面。同時,飽含童真的趣味語調,把螞蟻的生活、分工、合作、繁殖、成長和生活環境,娓娓道來。 另外,本書由幾米、林維紅、柯倩華、宋珮等多位繪本專家指導完成,根據作者四年的生活觀察,從小小的螞蟻出發,引導孩子關注和認識身邊的自然。螞蟻雖然渺小,卻努力認真地生活著,互相競爭也互相幫助……認識了神奇的螞蟻,孩子們就會覺得認識它們的行為與需求,并讓出一點小空間給它們,也是件可愛的事呢!
圍籬上的小黑點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給住在城市或鄉村里、喜歡生物和不喜歡生物的所有小朋友的。 也許你喜歡觀察自然,抓過蜥蜴和青蛙,養過蚱蜢、金龜子,盯著從蟻巢進進出出的小螞蟻怎么看也看不膩,一有機會就跑到附近的野地東翻西找。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螞蟻是怎么決定要把巢筑在哪里的呢?還有,它們這么小,為什么都不會迷路?你覺得它們看世界的方式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呢?你知道嗎?這些好玩的問題,其實連科學家都還不完全了解呢! 也許你已經從書上看過蚜蟲、螞蟻和瓢蟲的故事,還知道哪些昆蟲會化蛹、哪些不會,對于動物如何找食物、筑巢和搬家等習性也早就聽過了。但是,你是否曾經到野地里探望那些居住在我們身邊的小生物,看看螞蟻是不是真的和書里讀到的一樣,會搬運其他昆蟲,也彼此搬運對方呢?你家旁邊有沒有園丁整修花圃,或是圍起了施工的布條,新的大樓正要興建?原先存在那里的小動物們搬家了嗎?還是有什么厲害的招數,讓它們可以繼續安然的生活呢? 對昆蟲感到有些害怕、覺得大部分的樹都長得好像的小朋友,我尤其想和你們分享隱藏在都市和野地里各式各樣小生物的故事。我想邀請你們在公園或校園中探索一番:看看苦楝是不是開了滿樹淡紫色的花?五色鳥是不是正挖著樹洞筑巢?還有,成熟的天竺葵種子長著天使般的銀白色睫毛,在空中隨著微風翩翩飛舞。在我們身邊小小的野地和圍籬的一角,就有好多小生物以它們獨特的方式過著日子。我好高興曾經有人帶我去發現。自然是陪伴我們一輩子的寶藏,希望你們看了這本書之后,開始去認識它,也喜歡上它。
圍籬上的小黑點 目錄
圍籬上的小黑點 相關資料
蚜蟲、螳螂纖細的觸須,準備結婚的黑棘蟻單薄透明的翅膀,朱槿和絲瓜花瓣的脈絡、質地,烏桕木從春天到秋天的變化……以及維系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都隨著兩位作者敏銳的眼光、熱切關愛的心思透出紙面;讓讀者從昆蟲的微觀角度洞察生態,并且感受樸實生命的點點滴滴,從而發現一個遠比外觀還要寬廣深遠的內在世界。 ——宋珮(圖畫書專家) 螞蟻,通常大家對它們不是視若無睹,就是在看到的時候把它們吹掉、掃掉,甚至壓死、搓死。可是,螞蟻具有很獨特的行為與生態,在自然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本繪本是我們認識黑棘蟻,進入螞蟻世界的起點。 ——張東君(科普作家、青蛙巫婆) 知識的重要,在于結合生活。螞蟻如此小,在地球上可扮演著不能小覷的角色。這本書傳遞科學知識,繪畫技巧寫實,以知識專業配合繪畫的節奏,引導孩子進入一個微細的自然世界。 ——凌拂(知名作家、兒童閱讀推動者)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昆蟲館也有展示螞蟻,每次觀察它們活動,總會對它們的分工和團隊默契佩服不已。這是本很有意思的繪本,雖然主角是螞蟻,但蘊含故事性的插圖,看完就讓人迫不及待想走出戶外,探索一下住在大自然的鄰居們! ——唐欣潔(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館長) 都市里,除了人,還有很多小動物;圍籬上,除了鐵銹,還有排隊出去工作的黑棘蟻。夏日午后,喜悅的閱讀這本令人驚艷的繪本,待會兒天氣涼了,一定要出去看看周遭的野生朋友。推薦給你,一起為這兩位年輕的作者喝彩! ——袁孝維(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系主任) 這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書:和作者一起跟隨校園內“圍籬上的小黑點”行進,然后我們會觀察到這些小黑點生存和傳承的祕密,以及它們跟其他生物間繁瑣復雜的互動關系;這比念教科書好玩多了! ——高文媛(臺灣大學生態演化所教授兼所長) 看著這本書從草圖到定稿,由黑白變彩色,能有幸見證本書的誕生,真的是我的榮幸!黑棘蟻是我博士論文的實驗動物,這本書所描繪的黑棘蟻生態畫面,張張都是我的回憶,可以說不僅寫實,更是寫意,有了這本書,一定可以幫助更多讀者了解黑棘蟻,認識社會性昆蟲,可以說,比我的黑棘蟻研究有更多的社會影響力,是自然科學與環境教育方面的好書,真心推薦給讀者收藏! ——鐘兆晉(臺灣大學昆蟲學博士、臺灣師范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螞蟻!是大家從小就認識,但總是不太了解的小昆蟲。因為它們小,因為它們總是無聲無息,低調且隱密,讓我們總在不經意中發現一個會動的小黑點、一排會動的小黑點、一群看似會講話的小黑點,才開始發現螞蟻、認識螞蟻,但因為它們還是很小,所以大家又忽略了。漸漸的,只剩下認識它們的名字:螞蟻。深不知螞蟻可是地球上擁有超過一萬五千種,且是陸地上生物量最高的生物。 借由這本繪本的真實筆觸與故事,可以讓小朋友與家長開始進入臺灣平地居家附近常見黑棘蟻的世界,就在你家旁的小公園、路邊的小圍籬,多點觀察、多點耐心,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小世界,充滿著驚奇與生命力! ——林宗岐(螞蟻博士、臺灣彰化師范大學生物學系副教授)
圍籬上的小黑點 作者簡介
王凌軒 1992 年生于臺灣新竹,大學到臺北念生命科學系,進了生態實驗室才開始學當野孩子。繪畫塑造了她觀察和敘述的方式,是她認識人和自然的工具,也讓她加入數個精彩的工作團隊。但在這之前,畫畫對她來說,就已經是件停不下來的快樂的事。由于自己是先著迷于文字描繪的自然,才慢慢認識真正的自然,相見恨晚,所以想用故事和美麗的圖畫把小孩子都拉來一窺生物的神奇世界。 黃瀚峣 兩歲后就住在發達的現代化都市,像螞蟻住在同伴建筑的巨大巢穴里那樣,用無形的訊息方式進行溝通。小時候喜歡玩螞蟻貯存食物的游戲,以致于長大后房間雜亂,堆滿奇怪的收藏品,還常常到戶外搜集更多,而且幾乎從不丟棄。喜歡觀察自然生態,原以為要到山野中去尋找,但后來意識到城市也是另一種充滿生命和活力的野地。 除了少數常常造訪的地方,幾乎記不住任何店面的位置或商品價格,常常搞錯地鐵站出口,卻逐漸描繪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城市地圖,當中有埋在地底的水圳、消失的三合院與菜圃、古城墻、行道樹、曾經繁榮的聚落、老樹、蕨類、鳥巢、白蟻窩、流浪貓……從此生活在那張地圖中,并不斷試著以文字、繪畫與解說,來重新勾勒那些隱形的地標與道路,讓朋友得以共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