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曹伯韓:國學常識(典藏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8111914
- 條形碼:9787558111914 ; 978-7-5581-1191-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曹伯韓:國學常識(典藏版) 本書特色
閱讀本書,讀者不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而形成關(guān)于國學的較為全面的概念;有志于深入研究者,亦可通過本書探尋進入國學殿堂之門徑。
曹伯韓:國學常識(典藏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作者以淺顯流暢的文字,對中國的語言文字、哲學、歷史、文學、科學、藝術(shù)及其代表性的學人、源流、派別及學術(shù)觀點,一一做了評述。讀者可以憑借此書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博大精深;形成對于國學的完整概念;對于有志于深入研究的朋友,《國學常識》可以作為進入國學之門徑。
曹伯韓:國學常識(典藏版) 目錄
一所謂國學
二國學在清代
三國學的分科
四國學的派別
五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nèi)容
六歐美學術(shù)的影響
七“五四”以后的國故整理
八國學與世界學術(shù)
九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
一〇研究的態(tài)度及準備工作
第二章語文
一研讀古籍的階梯
一二所謂小學
一三六書
一四字形的演變
一五字義的演變
一六訓詁學
一七文法學的先驅(qū)及其發(fā)展
一八方言學
一九字音的變遷
二〇語言和文字的分離
二一雙聲疊韻
二反切
二三四聲
二四音韻學
二五字母
二六韻部
二七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古物
二八金石之學
二九殷墟發(fā)掘
三〇甲骨之學
三一古物與社會學
三二無文字的古物
三三古物與考證學
三四古物與古書
第四章書籍
三五傳寫本與刻本
三六版本之學
三七校讎之學
三八章句之學
三九目錄之學
四〇圖書分類法
四一輯佚及辨?zhèn)?
四二類書及叢書
四三考證學與讀書法
第五章經(jīng)學
四四五經(jīng)、十三經(jīng)、四書
四五《易經(jīng)》
四六《書經(jīng)》
四七《詩經(jīng)》
四八三禮
四九《春秋》
五〇《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
五一經(jīng)之傳授
五二今文經(jīng)學與讖緯
五三古今文學派的斗爭
五四漢以后的經(jīng)學
五五清代的經(jīng)學
五六經(jīng)學的揚棄
第六章史地
五七所謂正史
五八正史的內(nèi)容
五九編年史
六〇紀事本末
六一別史
六二政書
六三雜史傳記及其他
六四學術(shù)史
六五史評
六六地理
六七歷史哲學
六八新史學的產(chǎn)生
六九新史學的業(yè)績
第七章諸子
七〇諸子的學術(shù)派別
七一儒家
七二道家
七三墨家
七四別墨及名家
七五法家
七六兵家及其他
七七王充之學
七八魏晉時代的玄學
七九子學之興起與消沉
第八章佛學
八〇初期的佛教
八一佛教的中國化
八二流傳中國諸宗派
八三小乘諸宗
八四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
八五中國獨創(chuàng)的大乘諸宗
八六佛學與儒學
八七因明學
八八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八九現(xiàn)時佛學的趨勢
……
第九章理學
第十章詩賦詞曲
第十一章散文和駢文
第十二章新被重視的文學
第十三章科學及藝術(shù)
曹伯韓:國學常識(典藏版) 節(jié)選
從上節(jié)所說看,佛教對于我國俗文學的影響頗多,其實士大夫的文學也受了它的影響。**,是文學用語的擴充。例如孟浩然詩,“導以微妙法,結(jié)為清凈因”。柳宗元詩,“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白居易詩,“不如學無生,無生即無滅”。微妙法、清凈因、貝葉書、無生無滅,都是佛教中的語匯。又如“塔”、“僧”、“懺悔”等字,用得更普遍。由漢至唐八百年間,佛經(jīng)譯述者所創(chuàng)造的語匯,包含三萬五千多個詞,有一部分是采綴華語而另給一新的解釋,如“真如”、“眾生”、“因緣”、“果報”等,有一部分是音譯梵語,如“涅槃”、“剎那”等。這種語匯的增加對于文學自不能沒有影響。第二,是語法及文體的通俗化。這是矯正綺麗及古雅的積習的藥石。法護、鳩摩羅什等人所用的散文,大概是根據(jù)當時人的口語。又佛教的偈,質(zhì)樸與民歌相似,唐代且有寒山、拾得等白話詩人。禪宗語錄更是宋儒語錄的范本。第三,佛教文學極富于想象力,它給予晉代到唐代間的志怪與傳奇小說之創(chuàng)作以刺激,就是明代的神魔小說,也和佛教有關(guān)。甚至描寫社會現(xiàn)實的《金瓶梅》、《紅樓夢》等小說,也包含了佛教思想,如西門慶遺腹子孝哥的出家,賈寶玉跟隨和尚、道士而去,都是看破紅塵的出世觀念之強調(diào)。唐宋詩人,思想受佛教影響的也不少,王維、蘇軾等更顯著。
曹伯韓:國學常識(典藏版) 作者簡介
曹伯韓(1897—1959),著有六部語言學專著及20余部歷史、地理、國際關(guān)系、青年修養(yǎng)等社會科學方面的通俗讀物,如《國學常識》、《民主淺說》等。
- 主題:不太負責任
內(nèi)容還可以,涵蓋范圍比較廣,但估計一些內(nèi)容很久沒有更新最近的研究成果了,因為這本2016年出版的書在第53頁居然說:“郭沫若最近懷疑它不是周初的作品而是戰(zhàn)國時候的”,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根據(jù)資料,郭1978年就去世了。。。所以感覺很不負責任。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