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xué)、文學(xué)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fēng)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古文辭類纂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2581283
- 條形碼:9787532581283 ; 978-7-5325-8128-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文辭類纂 本書特色
《古文辭類纂(精)》是清姚鼐編纂的各類文章總集。全書共七十五卷,選錄戰(zhàn)國至清代的古文,依文體分為論辨、序跋、奏議、書說等十三類。所選作品主要是《戰(zhàn)國策》、《史記》、兩漢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歸有光、清代方苞、劉大櫆等的古文。書首有序目,略述各類文體的特點、源流及其義例。本書由胡士明、李祚唐精校。
古文辭類纂 內(nèi)容簡介
清桐城派大家姚鼐編纂的各類文章總集。全書共七十五卷,選錄戰(zhàn)國至清的古文,依文體分為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記、箴銘、頌贊、辭賦、哀祭等十三類。所選作品主要是《戰(zhàn)國策》、《史記》、兩漢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歸有光、清代方苞、劉大櫆等的古文。書首有序目,略述各類文體的特點、源流及其義例。本書點校以李承淵求要堂本為底本,參校以康紹庸刻本和吳啟昌刻本,遇有疑難處,根據(jù)通行各篇所出原書訂正。
古文辭類纂古文辭類纂 前言
前 言
中國古代的散文,如同中國古代詩歌一樣,源遠流長,作品繁富,一般人要遍讀所有作品,幾乎無此精力,而且也沒有必要,于是就有了選本的產(chǎn)生。由于讀者的需要,這類選本也日見其多。但真正稱得上名家名選,分門別類溯源探流、申明義法的,當(dāng)以清代乾隆年間姚鼐的《古文辭類纂》為首選。姚鼐(1731—1815),字姬傳,又字夢谷,書齋名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進士,歷任山東、湖南鄉(xiāng)試副考官、刑部郎中、四庫館纂修官。曾主講于揚州梅花、安慶敬敷、歙縣紫陽、南京鐘山等書院。通經(jīng)學(xué),善古文辭,為桐城派*主要的作家和理論家。著述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jīng)說》、《老子章義》、《莊子章義》等;除《古文辭類纂》外,另選有《五七言今體詩鈔》、《唐人絕句詩鈔》等書。《古文辭類纂》初纂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以后三十多年中,姚氏本人又隨時修訂,至晚年才定稿。全書七十五卷,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記、箴銘、贊頌、辭賦、哀祭十三類。選文七百十五篇,上自先秦、兩漢,下迄明、清,而以唐、宋八家為主,八家之后,明取歸有光,清取方苞、劉大櫆,以繼八家之緒,表明了姚鼐所推崇的古文傳統(tǒng)。《古文辭類纂》卷首有姚氏《序目》一篇,論述文體分類、各類文體的特點、功用以及各文體的選錄標準。
古文辭類纂 目錄
校刊古文辭類纂后序
康刻古文辭類纂后序
吳刻古文辭類纂序
古文辭類纂序目
正文
古文辭類纂 作者簡介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省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
- 主題:古典散文的著名選本
和《古文觀止》齊名,選文和影響比《古文觀止》稍差一點。文章編排按文體分卷,也不如《古文觀止》的按朝代生后順序編排。選文篇目較多,是一大優(yōu)勢。上古的古籍出版是一個金字招牌。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jīng)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