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史雜志(1941-1948)(全八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812633
- 條形碼:9787545812633 ; 978-7-5458-126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史雜志(1941-1948)(全八冊) 本書特色
《文史雜志》是抗戰時期創辦的文史刊物,1941年1月在重慶創刊,1948年終刊。初為半月刊,后改月刊、雙月刊,共出6卷64期。該刊原由朱家驊發起創辦,社長為葉楚傖,主編為盧逮曾。1941年6月顧頡剛任副社長兼主編,自一卷九期起直至停刊。史念海、魏建猷等都曾擔任過編輯。該刊系純學術刊物,所載文章多由學術名家撰著,內容生動通俗,文字富有文采,使一般的人都能閱讀,討論的問題也能和抗戰的現實相聯系,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辦刊期間出版了諸如 “明清史專號”、“近代史專號”、“中國經濟史專號”、“佛教專號”、“戲曲專號”、“文學專號”、“古代史專號”、“民俗學專號”等眾多具有特色的專號。
文史雜志(1941-1948)(全八冊) 內容簡介
適讀人群 :民國學術史、歷史地理、文化史研究者,民國期刊收藏愛好者 《文史雜志》是抗戰時期在重慶創辦的著名學術文化刊物,由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主辦,史念海、魏建猷等編輯,在該刊撰稿的作者有朱東潤、唐蘭、金毓黻、臺靜農、黎錦熙、汪辟疆、張家駒、朱希祖、錢穆、傅振倫、唐圭璋、白壽彝、朱自清、傅斯年、柳亞子、呂思勉、童書業、羅爾綱等文史專家和文化名人。該刊所載文章內容生動通俗,討論的文化問題又與戰時的現實相聯系,對推動抗戰時期的文化普及和學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一份有學術水準、文化趣味和時代特色的刊物,對研究戰時的學術文化活動,文史知識的學習都有很高的價值。
文史雜志(1941-1948)(全八冊) 目錄
**卷**期
文史與興亡 葉楚傖………………………………………………………………五
英詩翻譯 章士釗…………………………………………………………………七
題印度國旗 戴傳賢……………………………………………………………一四
清廷辦理外交之機關與手續 張忠紱…………………………………………一五
中國農田水利事業的回顧與展望 宋浵………………………………………三○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述略 朱東潤……………………………………………三七
張江陵答龐尚鵬論奪情事書并跋 陶元珍……………………………………四八
清澗——榆林 老舍……………………………………………………………五一
我怎樣寫通俗文藝 何容………………………………………………………五五
編輯後記 編者…………………………………………………………………五八
**卷第二期**冊
**卷**期
文史與興亡 葉楚傖………………………………………………………………五
英詩翻譯 章士釗…………………………………………………………………七
題印度國旗 戴傳賢……………………………………………………………一四
清廷辦理外交之機關與手續 張忠紱…………………………………………一五
中國農田水利事業的回顧與展望 宋浵………………………………………三○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述略 朱東潤……………………………………………三七
張江陵答龐尚鵬論奪情事書并跋 陶元珍……………………………………四八
清澗——榆林 老舍……………………………………………………………五一
我怎樣寫通俗文藝 何容………………………………………………………五五
編輯後記 編者…………………………………………………………………五八
**卷第二期
商王國的始末 顧頡剛…………………………………………………………六七
現代方言中的古音遺跡 羅莘田………………………………………………七三
戰後世界學術思潮蠡測 張九如………………………………………………八○
馮友蘭先生的“新理學” 朱光潛……………………………………………八九
我的人生哲學 威爾斯(H.G.Wells) 著、歐陽采薇 譯……………………九六
民主政治的理論與實際 孟雲橋……………………………………………一○三
答九如刻邏輯 章士釗………………………………………………………一一一
巴水名都篇 王陸一…………………………………………………………一一二
榆林——西安 老舍…………………………………………………………一一三
新生 宋漢濯…………………………………………………………………一一六
編輯後記 編者………………………………………………………………一一九
**卷第三期
論大學中設立科學史系事 毛子水…………………………………………一二九
周人的崛起及其克商 顧頡剛………………………………………………一三六
論騎術入中國始於周末 唐蘭………………………………………………一四五
上海公共租界之起源 陳尭聖………………………………………………一四八
世界石油的來源 張仲華 譯 ………………………………………………一五八
鐳的發現 馬寶珍 譯 ………………………………………………………一六八
鐵軍抗戰歌 黎錦熙…………………………………………………………一七三
華山 老舍……………………………………………………………………一七六
給 林谷………………………………………………………………………一八○
編輯後記 編者………………………………………………………………一八四
**卷第四期
近代科學之發展及其與哲學之關係 任鴻雋 譯 …………………………一九三
昆明話和國語的異同 羅莘田 ………………………………………………二○一
湘灕水源 張含英……………………………………………………………二○六
同治新政考 王德昭…………………………………………………………二一二
與曾興論“質任”是什麼? 何茲全………………………………………二三一
我的人生哲學 杜威(J.Dewey) 著、歐陽采薇 …………………………二三九
悼張總司令自忠戰殞襄河東陣地(詩) 王陸一 …………………………二四七
江邊夜話 凱蒂………………………………………………………………二四九
編輯後記 編者………………………………………………………………二五四
**卷第五期
地質學與史學 楊鐘健………………………………………………………二六五
漢末大亂中原人民之流徙與文化之傳播 賀昌群…………………………二六九
近詩廢疾 章士釗……………………………………………………………二七八
中世紀的法國四大史家 吳達元……………………………………………二八六
化學元素發明史話(一) 葛毓桂…………………………………………二九三
同治新政考(續完) 王德昭………………………………………………二九七
後母 (英)彌倫 著、潘家洵 改譯………………………………………三一○
編輯後記 編者………………………………………………………………三二二
**卷第六期
周室的封建及其屬邦 顧頡剛………………………………………………三三五
岳飛之死與秦檜 金毓黻……………………………………………………三四五
聖鞠斯特傳略 楊人楩………………………………………………………三四八
明代中日朝鮮戰爭 李樹桐 …………………………………………………三六五
怎麼樣整理水利文獻 趙世暹………………………………………………三七○
化學元素發明史話(二) 葛毓桂…………………………………………三七六
張文襄書翰墨寶跋 鄭天挺…………………………………………………三八二
關於西遊記江流僧本事 臺靜農……………………………………………三八五
野玫瑰(四幕劇) 陳銓……………………………………………………三八八
編輯後記 編者………………………………………………………………四○○
第二冊
**卷第七期
什麼是冰川 黃汲清………………………………………………………………五
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 張蔭麟…………………………………………一八
聖鞠斯特之政治理想 楊人楩…………………………………………………二二
東晉經略中原之經過 力行……………………………………………………三五
化學元素發明史話(三) 葛毓桂……………………………………………四三
評鐵雲藏龜零拾 唐蘭…………………………………………………………四九
野玫瑰(二) 陳銓……………………………………………………………五○
編輯後記 編者…………………………………………………………………七四
**卷第八期
顏習齋哲學及其與程朱陸王之異同 胡適……………………………………八五
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所 顧常培………………………………………………九○
新理學答問 馮友蘭……………………………………………………………九七
湯誓講義 毛子水……………………………………………………………一○五
宋太宗繼統考實 張蔭麟……………………………………………………一一○
中國的冰川 黃汲清…………………………………………………………一一五
詩選 于右任…………………………………………………………………一二五
劉仲容實用理則學序 陳大齊………………………………………………一二七
怎樣寫小說 老舍……………………………………………………………一三○
誰是後出師表之作者 傳孟真………………………………………………一三四
野玫瑰(三) 陳銓…………………………………………………………一三五
編輯後記 盧逮曾……………………………………………………………一四五
**卷第九期
六朝世族形成的經過 蒙思明………………………………………………一五五
八一三入青城山口占 聖陶…………………………………………………一七六
西漢大政治家司馬相如 陳中凡……………………………………………一七七
喜雨 田楚僑…………………………………………………………………一八一
南宋馬政考 金寶祥…………………………………………………………一八二
壽王臻郊五十初度 聖陶……………………………………………………一九一
西周的王朝 顧頡剛…………………………………………………………一九二
水龍吟 聖陶…………………………………………………………………一九七
西南部族之體飾 岑家梧……………………………………………………一九八
浣溪沙四首 聖陶……………………………………………………………二一○
讀史小記 楊效曾……………………………………………………………二一一
仲夏久旱小雨後大雨繼作喜述 田楚僑……………………………………二一五
江行雜詩 聖陶………………………………………………………………二一五
自成都至灌縣口占 聖陶……………………………………………………二一五
編輯後記 編者………………………………………………………………二一六
金縷曲 聖陶…………………………………………………………………二一六
**卷第十期
明清間中西文化接觸中之醫學音樂及對中國語文之貢獻 張維華………二二三
過貴陽贈蕭大蔚氏 羅倬漢…………………………………………………二三二
聖鞠斯特之革命理論與實踐 楊人楩………………………………………二三三
靡聘集乙稿 吳三立…………………………………………………………二五四
黃梨洲的生平 孫次舟………………………………………………………二五五
答詹祝南 羅倬漢……………………………………………………………二六四
贈陸軍少將謝晉元傳 汪辟疆………………………………………………二六五
黃田壩舟中與友快談連日 詹安泰…………………………………………二六六
中國古今語文通典示例——說“也” 黎錦熙……………………………二六七
再寄羅孟韋 詹安泰…………………………………………………………二七四
清暉說詩 陳鐘凡……………………………………………………………二七五
峨眉紀游詩 邵祖平…………………………………………………………二八七
青海風俗雜記(三則) 李得賢……………………………………………二八八
峨眉紀游詩(續) 邵祖平…………………………………………………二九二
**卷第十一期
唐末至清初間抑商問題之商榷 谷霽光……………………………………二九九
論中古時代之譜牒與刑 楊向奎……………………………………………三一一
聞太平洋劇變 李仙根………………………………………………………三一四
論元魏之大家庭 李源澄……………………………………………………三一五
三游灌縣登靈巖山 覺玄……………………………………………………三二一
武江寓屋 詹安泰……………………………………………………………三二一
示從弟叔任湘北 陳槃庵……………………………………………………三二一
宋官制雜釋 辰伯……………………………………………………………三二三
拜魁紀公齋叢書序 顧頡剛…………………………………………………三二八
評方回桐江續集 汪辟疆……………………………………………………三二九
七言絕句詩通論(上) 邵祖平……………………………………………三四五
集李太白句題紹述樊公遺像 孔德成………………………………………三五八
述李庭芝 李青厓……………………………………………………………三五九
李莊春興 勞貞一……………………………………………………………三六六
和貞一李莊春興兼示槃庵 梁方仲…………………………………………三六六
近代國難史叢鈔 金應熙……………………………………………………三六七
浣溪沙 劉節…………………………………………………………………三六九
編者後記 編者………………………………………………………………三七○
**卷第十二期
中國古代的國家觀 吳錫澤…………………………………………………三七九
張公鐵震傳 周邦道…………………………………………………………三九三
蘇秦考 唐蘭…………………………………………………………………三九五
唐代文化之東漸與日本文明之開發 賀昌群………………………………四○五
稿費 辰伯……………………………………………………………………四二四
關於馬可波羅離華的一段漢文記載 楊志玖………………………………四二五
明初之杭州職工業 辰伯……………………………………………………四三○
明初之南京旅館業 辰伯……………………………………………………四三○
宋代國信使之三節人 金毓黻………………………………………………四三一
注籍 辰伯……………………………………………………………………四三四
水碓小史 冉昭德……………………………………………………………四三五
七言絕句詩通論(下) 邵祖平……………………………………………四三九
許地山先生傳 容肇祖………………………………………………………四五一
編輯後記 編者………………………………………………………………四五五
第三冊
第二卷**期
卷頭語………………………………………………………………………………二
王安石與司馬光 程仰之…………………………………………………………九
漢魏兩晉之論師及其名論 李源澄……………………………………………二七
路引 辰伯………………………………………………………………………三八
秦始皇與儒家思想 陳恭祿……………………………………………………三九
雪沙行草序 顧頡剛……………………………………………………………四三
司馬遷在文學批評上的貢獻 李長之…………………………………………四五
蜀灘歌 郭介子…………………………………………………………………五四
傳敘文學與人格 朱東潤………………………………………………………五五
傳記
艱苦抗金的民族英雄李彥仙 楊效曾………………………………………六五
震川先生文集跋尾 孫次舟……………………………………………………七二
西行草 黎地……………………………………………………………………七八
黔蜀道中 郭介子………………………………………………………………九○
書邸抄後 郭介子………………………………………………………………九○
峨眉紀游詩 邵潭秋……………………………………………………………九一
夏盧長短句 胡小石……………………………………………………………九四
評書
丘吉爾傳 鄭士鎔……………………………………………………………九五
戰燹錄 吳風………………………………………………………………一○一
編輯後記 編者………………………………………………………………一○三
第二卷第二期
社論
認識西北與建設西北………………………………………………………一一三
元順帝爲宋裔考 魏青鋩……………………………………………………一一五
文史別記(二則) 李行之…………………………………………………一三五
齊魯學報發刊詞 錢穆………………………………………………………一三六
漢代西域屯田與車事伊吾的爭奪 韓儒林…………………………………一三七
感事 金問源…………………………………………………………………一四六
漢代對於西北邊郡的經營 史念海…………………………………………一四七
建議社里敦煌藝術學院 于右任……………………………………………一五四
西北問題一夕談 繆鳳林……………………………………………………一五五
西北建設問題與科學化運動 朱家驊………………………………………一七二
河源探察略述 黃文弼………………………………………………………一七三
詞三闋 劉節…………………………………………………………………一七九
當鋪 辰伯……………………………………………………………………一八○
王昌齡詩格考證 羅根澤……………………………………………………一八一
山居雜詩十一首 陳樹人……………………………………………………一八七
明成祖仁宗景帝之死及其他 辰伯…………………………………………一八八
傳記
沐英 吳錫澤………………………………………………………………一八九
華巖寺 閔孝吉………………………………………………………………一九六
百花潭觀梅 羅倬漢…………………………………………………………一九六
萬山一角 盧宗濩……………………………………………………………一九七
將之緬甸賦別 劉翼凌………………………………………………………二○○
評書
評張蔭麟先生新著中國史綱 翟宗沛……………………………………二○一
來鴻 劉濟民…………………………………………………………………二○八
編月矣今日得惠書雨晴樓望悵然有懷、黃井村江干曉眺同篤良君有懷槃庵兄長秣陵、
靈辰前二日宿篤良君家燈寒夜話約紀以詩、江村晚望、即事、晴晝、春暖、夜飲 陳震旦……一○二
“新美國史”介紹 黃文宗…………………………………………………一○三
…二一一
臨洮寒假講習會序 顧頡剛…………………………………………………二一四
論戰國時代的國際關係及其所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史念海………………二一五
左丘失明 顧頡剛……………………………………………………………二三一
秦漢帝國之經濟及交通地理 王毓瑚………………………………………二三三
古巴國辨 童書業……………………………………………………………二五四
漢代國力膨脹關係羅馬滅亡考 龔駿………………………………………二五五
漢代農民對於國家的貢獻 孫家山…………………………………………二六五
蘇代蘇厲考 錢穆……………………………………………………………二七一
樂都出土趙寬碑三跋其後更作歌志感 馮國瑞……………………………二七九
三十一年樂都出土漢護羌校尉趙寬碑題後 劉存叟………………………二八○
霍光輔政與霍氏族誅考實 李源澄…………………………………………二八一
古燕國辨 童書業……………………………………………………………二八五
敖倉故址考 荊三林…………………………………………………………二八七
陳石遺先生傳 葉長青………………………………………………………二九三
樂都新出土趙寬碑跋 馮國瑞………………………………………………二九五
近詩療疾 高二適……………………………………………………………二九九
湘西日記 衛仲璠……………………………………………………………三○三
編者後記 編者………………………………………………………………三一三
信息
文史雜志(1941-1948)(全八冊) 作者簡介
上海書店出版社,是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員單位之一。以編輯出版古籍文獻、近現代文獻史料,及傳統文化類、人文類、藝術類的學術著作和大眾讀物為主。自成立以來,編校出版了《申報》、《四部叢刊》、《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道藏》等一系列在海內外廣具影響的出版物。影印出版的民國期刊有《東方雜志》、《新青年》、《論語》、《學術叢編》、《藝術叢編》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