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斜窗疏影:民國文人故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6333
- 條形碼:9787532646333 ; 978-7-5326-4633-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斜窗疏影:民國文人故居 本書特色
今天,那些民國文人漸漸離我們遠去,但留下的故居舊園卻為后人提供了了解他們的思想觀念和文化主張的機會。從居所的周遭環境、鄰里脈絡或室內林林總總的擺放中,能一睹主人的喜好、情趣和生平細微,而居所中主人或傳道、或著書、或立說的經歷亦令后人肅然起敬,甚至是文人們的生活瑣事、家長里短,也為人們提供一個走進和理解這些文壇巨匠的新視角。鄭瑛、傅強著的《斜窗疏影(民國文人故居)》擬遴選約30位民國文人的舊居或故居,以故居寫故事,以故事講故人,約15萬字,近300張照片。行文堅持言之有物和言之有趣的結合。離中的無奈,正如他詩中所言:“尋夢難忘前度事,種花留與后來人。”
斜窗疏影:民國文人故居 內容簡介
今天,那些民國文人漸漸離我們遠去,但留下的故居舊園卻為后人提供了了解他們的思想觀念和文化主張的機會。從居所的周遭環境、鄰里脈絡或室內林林總總的擺放中,能一睹主人的喜好、情趣和生平細微,而居所中主人或傳道、或著書、或立說的經歷亦令后人肅然起敬,甚至是文人們的生活瑣事、家長里短,也為人們提供一個走進和理解這些文壇巨匠的新視角。本書選收32位民國文人的舊居或故居,以故居寫故事、以故事講故人,17萬字,220張圖片。行文堅持言之有物和言之有趣的結合,欲讓讀者“走”進民國文人故居,直觀認識他們的趣味和喜好,了解他們的觀點和選擇,理解他們的理想和追求。
斜窗疏影:民國文人故居 目錄
蔡元培:大校長,小蝸居
梁啟超:朝受命而夕飲冰
王國維:“娛廬”書香十三載
陳獨秀:西風殘照石墻院
史量才:望斷秋水繞夢回
李叔同:游子傷漂泊 光影宛如昨
魯 迅:且介亭的一家三口
呂思勉:身居蒿廬 心憂天下
蘇曼殊:故居久不歸 庭草為誰綠
丁文江:丁家花園走出的科學達人
陳寅恪:清華園的三處故居
姚 光:松韻草堂的南社記憶
胡 適:極司菲爾路上的“績溪老倌”
趙元任:青果巷,“教我如何不想她”
梁漱溟:小銅井胡同的儒學大師
張恨水:舊日書堂已種麻
周瘦鵑:一生低首紫羅蘭
金岳霖:寓所中的“星六聚會”
錢 穆:從“素書堂”到“素書樓”
林語堂:從坂仔山到陽明山
馮友蘭:清華園中的“太乙真人”
傅斯年:狀元府第走出“稀有天才”
郁達夫:“風雨茅廬”的凄風苦雨
徐志摩:海寧硤石的“愛巢”
豐子愷:緣緣堂的“閑居”生活
朱自清:我是揚州人
老 舍:“不會草堂”
沈從文:鳳凰古城中的湘西往事
梁實秋:俱不從俗的“雅舍”
戴望舒:永遠的雨巷
傅 雷:從傅家宅到“疾風迅雨樓”
主要參考書目
跋
斜窗疏影:民國文人故居 作者簡介
鄭瑛,一九七三年生于上!,F為九三學社上海文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宋慶齡陵園管理處副處長、上海兒童博物館館長,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博物館教育和管理,先后考察、參觀海內外百余家博物館、紀念館。參與編寫《我們身邊的科普場館》、《上?破章糜尉包c導讀》等書,另在各類報刊雜志發表相關文章多篇。
傅強,一九八一年生,F為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館員、宣教部主任,主要從事博物館教育與宋慶齡生平研究。著有《國之瑰寶——宋慶齡文物故事》、《瓊英留韻——宋慶齡生活故事》等,合編有《宋慶齡》、《宋慶齡與上!返,另在各類報刊發表相關文章多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