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精裝同步閱讀--童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70361
- 條形碼:9787530670361 ; 978-7-5306-7036-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裝同步閱讀--童年 本書特色
《童年》是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一部,是在列寧的鼓勵之下創作完成的,講述了高爾基幼年時期3歲至10歲這一時期的生活片段。作品真實地反映了19世紀末俄羅斯平民百姓的苦難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市民階層的自私與貪婪,無情的抨擊了沙俄統治的黑暗與罪惡,是蘇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精裝同步閱讀--童年 內容簡介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一部。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傳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島的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寧對高爾基說:“您應當把這一切都寫出來,老朋友,一定要寫出來!這一切都是富有極好的教育意義的,極好的!”高爾基說:“將來有一天,我會寫出來……”不久,他實現了這個諾言,于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的《童年》一書。 阿廖沙三歲時父親病死,母親帶著他到外祖父家生活。而外祖父家是一個充滿仇恨、籠罩著濃厚小市民習氣的、令人窒息的家庭。在這個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妻間鉤心斗角,為爭奪財產而六親不認,甚至為一些小事常常爭吵斗毆。外祖父有著矛盾復雜的性格,他的內心有善良的一面,但又喜怒無常,脾氣暴躁,經常兇狠地毒打外祖母,還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幸好外祖母對阿廖沙非常的慈愛,給他講傳說、童話和民間故事,并對他進行了有益的教導,但她卻獨自承受著一切生活壓力而毫無怨言。母親被迫改嫁,幾年后患肺結核病去世。外祖父破產后阿廖沙被迫流落人間,開始了獨立謀生的生涯。 全書真實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難的童年生活,展現了作者對光明與真理的不懈追求,并且深刻地勾勒了19世紀俄羅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尤為展現了一些下層勞動人民的正直、淳樸、勤勞。而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羅斯文學中光輝、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
精裝同步閱讀--童年 作者簡介
馬克西·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他出身貧窮,四歲喪父,十一歲便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過裝卸工、面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 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高爾基自學成才。只上過兩年小學的高爾基在二十四歲那年發表了他的一篇作品,報紙編輯見到這篇來稿十分滿意,于是通知作者到報館去。當編輯見到高爾基時大為驚異,他沒想到,寫出這樣出色作品的人竟是個衣著襤褸的流浪漢。編輯對高爾基說:“我們決定發表你的小說,但稿子要署個名才行。”高爾基沉思了一下說道:“那就署'馬克西·高爾基'吧。”在俄語里,“高爾基”的意思是“痛苦”,“馬克西姆”的意思是“大的”。從此,他就以此作為筆名,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他一生著作甚豐,許多優良的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列寧稱他為“無產階級藝術杰出的代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