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喜臨證心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2753
- 條形碼:9787513232753 ; 978-7-5132-3275-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趙進喜臨證心悟 本書特色
本書系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叢書之一,作者為首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優秀學員。全書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 讀經典”, 收錄了作者對中醫經典的臨床感悟, 包括對《內經》《傷寒雜病論》以及后世各家經典名著醫論、醫方的研究心得及臨證體會。中篇“ 勤臨床”, 重點介紹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的針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腎病、內分泌代謝病以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的多種疑難雜病的新見解與診治經驗,有醫論,有驗案,有觀點。下篇“跟名師”,收錄了作者總結導師以及曾經私淑或侍診的多位名老中醫, 如施今墨、祝諶予、呂仁和、秦伯未、董建華、王永炎、黃文政、劉渡舟、李克紹、張貴印、韓志和、杜慶云等的學術思想和經驗及其臨床應用體悟。
趙進喜臨證心悟 內容簡介
當代名醫成長實踐錄——國家*層次中醫人才培養項目“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研修成果。
趙進喜臨證心悟 目錄
上篇 讀經典 《內經》“氣一元論”物質性內涵及其臨床意義 3 《內經》“凡十一臟取決于膽”及其臨床意義 5 《內經》“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及其臨床啟示 6 《內經》“五臟藏神”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7 命門三焦系統的生理、病理及其臨床意義 8 《內經》論體質在人體發病中的重要作用 11 《內經》論“謹守病機”以及病機與證候之別 14 《內經》論“百病皆生于氣”與七情致病 15 《內經》論“亢為害,承乃制”與中醫“制衡觀” 18 《內經》論望診要點及其實踐 19 十問歌與“形、神、納、眠、便” ———中醫診察“五要” 20 論脈診分部與中醫特色 21 《內經》論“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 之誤解 22 論中醫重視顧護正氣與“護胃氣”思想 25 《內經》論標本緩急與“大小不利治其標”及其臨床意義 26 《內經》“因勢利導”治療思想及其臨床意義 28 《內經》“異法方宜”與“同病異治”之誤讀 30 《內經》論五臟苦欲補泄及其臨床意義 31 《內經》“治未病”思想與“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防治 結合,寓防于治” 33 《內經》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及其臨床意義 34 《內經》論“濁邪致病”及其臨床意義 36 《內經》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與盲目“扶陽”之弊 39 《內經》論“陰虛生內熱”與今所謂“陰虛內熱”內涵不同 41 《內經》論“火郁發之”及其臨床意義 43 《素問》論“熱病皆傷寒之類”與《難經》“傷寒有五” 之意 44 《傷寒論》論體質陰陽從化 46 關于《傷寒論》“六經皆有表證”問題 47 關于《傷寒論》三陰三陽排序問題 50 關于《傷寒論》之“傳經”與“轉屬” 51 論《傷寒論》“合病”與“并病” 54 《傷寒論》千古疑案 ———論厥陰病實質 57 《傷寒論》論厥熱勝復證及其臨床意義 58 論《金匱要略》先辨病后辨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診療模式 60 《金匱要略》上、中、下分部辨證與后世三焦辨證方法 61 《金匱要略》論表里緩急分層次治療疾病 62 《金匱要略》臟腑用藥模式臨證心悟 64 《金匱要略》論飲證治療原則以及溢飲與風水之別 65 《金匱要略》論黃疸與黃汗病機以及黃疸病位在肝之誤 67 《金匱要略》治療血證方藥及其臨床意義——兼論血證病因“惟火惟氣”與“止血不遠涼” 69 《理瀹駢文》論外治亦如內治之理及其臨床意義 71 “伏邪學說”與“伏風”“伏痰”“宿瘀”及其臨床意義 72 《溫病條辨》論清熱醒神開竅治法及其臨床意義 76 《溫病條辨》論“治外感如將,治內傷如相” 78 《溫病條辨》論“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權”及其臨床意義 79 關于“十八反”“十九畏”及其思考 83 桂枝湯臨證心悟 85 當歸四逆湯臨證心悟 88 黃芪桂枝五物湯臨證心悟 88 桂枝芍藥知母湯臨證心悟 89 麻黃湯臨證心悟 90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臨證心悟 91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臨證心悟 92 小青龍湯臨證心悟 92 大青龍湯臨證心悟 93 麻黃附子細辛湯臨證心悟 94 柴胡劑類方臨證心悟 95 四逆散臨證心悟 100 梔子豉湯類方臨證心悟 101 白虎湯臨證心悟 102 豬苓湯臨證心悟 104 陷胸湯類方臨證心悟 105 瀉心湯類方臨證心悟 106 黃連湯臨證心悟 ———兼論張仲景經方用量 109 承氣湯類方臨證心悟 111 麻子仁丸臨證心悟 114 桃核承氣湯臨證心悟 115 大黃附子湯臨證心悟 116 大黃甘草湯臨證心悟 117 茵陳蒿湯臨證心悟 118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臨證心悟 119 五苓散臨證心悟 120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臨證心悟 121 小建中湯臨證心悟 122 大建中湯臨證心悟 123 理中湯(丸)臨證心悟 124 吳茱萸湯臨證心悟 125 四逆湯類方臨證心悟 127 黃連阿膠湯臨證心悟 128 《傷寒雜病論》風濕三方臨證心悟 129 防己黃芪湯臨證心悟 130 己椒藶黃丸臨證心悟 131 瓜蔞薤白半夏湯臨證心悟 131 炙甘草湯臨證心悟 132 當歸生姜羊肉湯臨證心悟 134 桂枝茯苓丸臨證心悟 134 膠艾湯臨證心悟 136 當歸芍藥散臨證心悟 136 《金匱要略》溫經湯臨證心悟 137 升麻鱉甲湯臨證心悟 138 酸棗仁湯臨證心悟 139 百合地黃湯臨證心悟 139 奔豚湯臨證心悟 140 半夏厚樸湯臨證心悟 141 甘麥大棗湯臨證心悟 142 腎氣丸臨證心悟 142 當歸貝母苦參丸臨證心悟 144 銀翹散臨證心悟 144 桑菊飲臨證心悟 147 達原飲臨證心悟 148 升降散臨證心悟 150 連梅湯臨證心悟 152 礞石滾痰丸臨證心悟 154 滋陰降火湯臨床心悟 156 免懷散臨證心悟 157 中篇 勤臨床 糖尿病胰島素抵抗中醫藥防治對策及其臨床實踐 161 標本虛實辨證方法與糖尿病治療十二法 164 糖尿病性心臟病益氣活血治療臨證心悟 171 糖尿病性腦血管病中醫臨證心悟 174 糖尿病腎病化瘀散結、泄濁解毒治法臨證心悟 176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出血“從肝論治”臨床心悟 180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活血通絡”臨證心悟 182 糖尿病足的中醫綜合治療臨證心悟 185 糖尿病性胃輕癱中醫臨證心悟 189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治療臨證心悟 191 慢性腎臟病“微型癥瘕”病機學說與“三維護腎”治療思路 197 腎臟病水腫治療五法及其臨床應用 204 iga腎病“從風論治”臨證心悟 210 玉屏風散合脊瓜湯加味治療乙型肝炎相關性腎炎并股骨頭壞死經驗 212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從肝論治”臨證心悟 214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中醫臨證心悟 216 亞急性甲狀腺炎“從風論治”臨床心悟 218 基于濕熱內傷致病的痛風分期辨證論治方案 220 疏風止嗽方治療風嗽臨證心悟 225 化痰咳喘方治療痰濕阻肺慢性咳喘臨證心悟 227 貞芪合劑配合千金葦莖散治療肺癌臨床心悟 229 益氣升陷、化痰活血法治療肺痿臨證心悟 231 木防己湯等方治療支飲臨證心悟 233 論胸痹心痛“陽微陰弦”病機與“通陽不在溫,而在祛其邪” 235 心悸治療臨證心悟 238 “胃不和則臥不安”與和胃安神治法臨證心悟 241 胃脘痛太陰陽明分治臨證心悟 243 扶正培元、調和肝胃治療消化道腫瘤臨證心悟 246 慢性肝病肝脾腎同治法臨證心悟 252 “膽胃同治”治療“膽脹”“膽癉”臨床心悟 254 尪痹臨證心悟 256 三兩三驗方治療結節性紅斑臨證心悟 258 龍膽瀉肝湯配合冰雄散外敷治療纏腰火丹臨證心悟 259 痤瘡調理氣血與涼血解毒臨床心悟 261 婦女黃褐斑臨證心悟 263 千金葦莖湯合槐角丸治療痔瘺臨床心悟 264 狐疝與水疝治療臨床心悟 265 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治療陰縮臨證心悟 267 談從“伏寒”“宿瘀”論治婦女膜性痛經臨證心悟 269 婦科崩漏臨證心悟 271 疏肝補腎、調補陰陽氣血法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臨證心悟 272 論兒科精神心理疾病“調整五臟”臨證心悟 274 龍膽瀉肝湯配合升降散化裁治療暴聾臨證心悟 282 過敏性鼻炎肝脾肺同治臨證心悟 283 下篇 跟名師 施今墨先生學術思想與臨床應用藥對經驗 289 祝諶予教授診治糖尿病分型辨證方法與活血化瘀治療經驗 291 呂仁和教授防治糖尿病的“二五八”方案 294 呂仁和教授糖尿病分期辨證思想與臨床經驗 296 呂仁和教授糖尿病腎病“微型癥瘕”病機理論與分期辨證治療經驗 300 呂仁和教授治療腎病“六對論治”方法與臨床實踐 309 呂仁和教授慢性腎病分期辨證治療及其系列經驗方 316 呂仁和教授臨床應用“藥對”與“藥串”經驗 320 秦伯未先生重視《內經》治學思想及其臨床啟示 325 董建華院士治療脾胃病通降思想及其臨床啟示 327 王永炎院士治療中風痰熱腑實證與運用的星蔞承氣湯要點 328 黃文政教授“腎與三焦網絡”理論與慢性腎病臨床 330 黃文政教授應用仙方活命飲治療糜爛性胃炎經驗 333 傷寒大家劉渡舟教授應用經方臨床思維方法 335 傷寒奇人李克紹教授五更瀉斂肝法及其臨床啟示 336 張貴印先生應用麻杏代赭湯治療小兒百日咳經驗 339 張貴印先生治療急性腎炎的“五字訣”及其臨床實踐 340 韓志和先生辨證選方與治療周圍血管病的經驗 342 杜慶云先生治療“陰火”及其臨床發揮 344 民間中醫“三兩三”驗方配伍經驗及其傳承 345 咳嗽肺胃相關與肺胃同治治法及其學術傳承 350 董國立、王士福、焦樹德、祝諶予、武維屏教授治療哮喘經驗 351 胸痹心痛從腎論治的學術傳承 353 論“治痹不遠溫”及其學術傳承 354 論“治痿獨取陽明”非“獨補陽明”及其學術傳承 355 壯骨柔筋湯治療骨科退行性病變臨床實踐——兼論韓志和教授的骨質增生驗方與呂仁和教授的脊瓜湯 356 論《傷寒雜病論》寒熱并用于治療法及其臨床應用 358 跋 365 主要參考文獻 367
展開全部
趙進喜臨證心悟 作者簡介
趙進喜,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大內科副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內分泌重點學科帶頭人,糖尿病腎病重點研究室主任,首屆“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優秀學員與中華中醫藥學會薪火傳承高徒獎獲得者,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內分泌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擅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腎病、婦女盆腔瘀血綜合征、青少年抽動癥、遺尿等。曾主持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與“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疾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 余項課題。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 項、中國高校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 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一等獎1 項、二等獎2 項,學術著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 項,優秀獎1 項,科普著作一等獎1 項,北京市科技二等獎1 項、三等獎1 項、天津市三等獎1 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