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雷海宗雜論集 本書特色
“其聲如雷,其學似海,史學之宗” 中西融匯、古今貫通的史學大師 中國歷史研究繞不開的先行者 全新整理的文集帶我們重回被忽視的“雷海宗時代” 雷先生使我敬仰的是他大過人的“容忍”,而這種容忍是深植于一己學術和道義方面的自信。 ——何炳棣 雷先生對于中國史和世界史的整體把握,要不失為20世紀我國史學領域中不容忽視的一家之言。 ——何兆武 雷先生博聞強識,上課從不帶講稿,連卡片也沒有,只有粉筆一兩只…… ——齊世榮 想到他的人格和強加于他的種種罪名之間的反差,又聯想到整個一代知識精英的學識、風骨和以后類似的遭遇……嗟乎,余欲無言! ——資中筠 我與雷師的關系,用幾句話來概括,很不容易。再三考慮,是否可用:“父親之交,師生之恩。受教恨短,勉承師學。凄涼送終,情同父子! ——王敦書
雷海宗雜論集 內容簡介
《雷海宗文集:雷海宗雜論集》是一部全面搜集雷海宗先生學術成就和散雜文的叢書,極具收藏和學術價值。中西融匯、古今貫通的史學大師,中國歷史研究繞不開的先行者,全新整理的文集帶我們重回被忽視的“雷海宗時代”。
雷海宗雜論集 目錄
學者與仕途/5
張伯倫與楚懷王/7
全體主義與個體主義——中古哲學中與今日意識中的一個根本問題/11
永恒的青年問題/18
出路問題——過去與現在/21
三個人的死/23
人生的境界(一)——釋大我/26
歷史警覺性的時限/33
近代化中的腦與心/37
史實,現實與意義/41
五四獻言/45
時代的悲哀/48
《周論》發刊詞/56
有關馬克思的兩篇文件/58
近代史上的梵蒂岡與世界羅馬教(一)——今日梵蒂岡與世界羅馬教簡介/63
近代史上的梵蒂岡與世界羅馬教(二)——近代史上的羅馬教/71
耶穌會——羅馬教廷的別動隊/83
耶穌會的別動隊活動/91
二十世紀的羅馬教廷與帝國主義/97
歐洲人的“教名”及一般取名的問題/116
評漢譯韋爾斯著《世界史綱》/119
評湯姆孫著《中世紀史》/130
評道森著《人類行程》/134
評赫克爾著《宗教與共產主義:蘇俄宗教與無神論研究》/138
評雅斯貝斯著《近現代中的人》/141
讀高級中學課本《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144
翻譯中的小問題一束/149
翻譯中的小問題一束(二)/153
翻譯中的小問題一束(三)/160
翻譯中的小問題一束(四)/165
外國史譯名統一問題/170
翻譯與注釋/175
由翻譯史看翻譯理論與翻譯方法/178
《西方的沒落》(第二卷部分章節)/185
雷海宗雜論集 作者簡介
雷海宗(1902—1962):著名歷史學家。一九二七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先后執教于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擔任教授、系主任等職;一九五二年全國院系調整,調任南開大學歷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先生碩學高德,學貫古今中外,其學術研究自成體系,博大精深,曾發表《殷周年代考》《歷史的形態與例證》《古今華北的氣候與農事》《評漢譯(世界史綱)》《克羅奇的史學論——歷史與記事》《孔子以前的哲學》等重要論文,代表性著作有《中國通史》《西洋通史》《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西洋文化史綱要》《伯倫史學集》等。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