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雷海宗時論集 本書特色
“其聲如雷,其學似海,史學之宗” 中西融匯、古今貫通的史學大師 中國歷史研究繞不開的先行者 全新整理的文集帶我們重回被忽視的“雷海宗時代” 雷先生使我敬仰的是他大過人的“容忍”,而這種容忍是深植于一己學術和道義方面的自信。 ——何炳棣 雷先生對于中國史和世界史的整體把握,要不失為20世紀我國史學領域中不容忽視的一家之言。 ——何兆武 雷先生博聞強識,上課從不帶講稿,連卡片也沒有,只有粉筆一兩只…… ——齊世榮 想到他的人格和強加于他的種種罪名之間的反差,又聯想到整個一代知識精英的學識、風骨和以后類似的遭遇……嗟乎,余欲無言! ——資中筠 我與雷師的關系,用幾句話來概括,很不容易。再三考慮,是否可用:“父親之交,師生之恩。受教恨短,勉承師學。凄涼送終,情同父子。” ——王敦書
雷海宗時論集 內容簡介
“聲音如雷,學問如海,史學之宗”中國歷史研究繞不開的先行者中西融匯、古今貫通的史學大師《雷海宗時論集》是史學大師雷海宗的文集,是一部全面搜集雷海宗先生學術成就和散雜文的書,極具收藏和學術價值。
雷海宗時論集 目錄
弱國外交與外交人才/8
和平與太平/12
婦女·女權/16
理想與現實/20
國際和平展望/25
對港九,望英倫/29
悼甘地,悲人世/32
侵略定義/34
宣傳與國策/38
政治的學習/41
望農林部早日起程/45
對國民大會獻言/49
所望于新政府者/53
國際謠言與自我檢討/56
航空時代、北極中心與世界大勢/59
美帝“中國門戶開放政策”的背景(上)——美西戰爭與海洋政策/63
美帝“中國門戶開放政策”的背景(下)——美西戰爭與海洋政策/72
海戰常識與太平洋大戰/82
戰后世界與戰后中國/94
埃及戰爭/106
法屬非洲——西方的第二戰場/109
世界戰局的總檢討門20
平等的治外法權與不平等的治外法權/130
羅丘會議/136
歐洲戰后人的問題/139
法國解放委員會與法蘭西前途/143
蘇捷協定與波蘭前途/148
德艦“沙恩霍斯特號”沉沒/151
戰后的蘇聯/153
歐美民族主義的前途/159
印度還政問題/163
美國設國防部/167
兩次大戰后的世界人心/171
伊朗問題/175
論美國在巴拿馬受挫/179
號角響了,曾受美國教育的自由分子趕快看齊/183
認識美國對日政策的一貫性/185
北大西洋聯防在醞釀中/187
由西藏派代表赴美說起——美國接收大英帝國的又一例證/190
歐洲統一問題/192
聯合國紀念日/195
“泰山崩于前”的時候/198
雷海宗時論集 作者簡介
雷海宗(1902—1962):著名歷史學家。一九二七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先后執教于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擔任教授、系主任等職;一九五二年全國院系調整,調任南開大學歷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先生碩學高德,學貫古今中外,其學術研究自成體系,博大精深,曾發表《殷周年代考》《歷史的形態與例證》《古今華北的氣候與農事》《評漢譯(世界史綱)》《克羅奇的史學論——歷史與記事》《孔子以前的哲學》等重要論文,代表性著作有《中國通史》《西洋通史》《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西洋文化史綱要》《伯倫史學集》等。
- 主題:本叢書是史學大師雷海宗的文集。
本叢書是史學大師雷海宗的文集,包括《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中國史綱要》《世界古代史綱要》《雷海宗雜論集》《雷海宗時論集》《雷海宗史論集》等共六部作品,是一部全面搜集雷海宗先生學術成就和散雜文的叢書,極具收藏和學術價值。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