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的確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75042
- 條形碼:9787509775042 ; 978-7-5097-7504-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的確立 本書特色
國民黨派系關系復雜,為爭權斗利,時常上演口水仗、電報戰乃至兵戎相見。派系政治可謂與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共始終,是國民黨大陸政治時期的頑癥。蔣介石依靠對派系的掌控與運用而登臺,并因此而成為國民黨內說一不二的威權領袖,然亦因其對派系紛爭的失控,而至國民黨內矛盾激化,終至傾覆。可謂成亦派系,敗亦派系。
金以林研究員的這部力作依據大量豐富翔實的資料,厘清了國民黨派系政治的由來、演變及相關人物的活動與作用,在人物心理刻畫方面尤見功力,自出版以后頗受學界好評,曾獲得社科院優秀成果獎、第四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提名獎,正如有論者所言,是治民國史學者不可不讀的力作。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的確立 內容簡介
1928年底東北易幟后,國民黨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而在其內部仍然派系林立,紛爭不斷,并多次發展到大規模的分裂和武裝沖突,成為民國政治史上異常惹人注目的突出現象。學界通常把它歸結為“新軍閥混戰”,進而導致研究者地把注意力過多集中到各派軍事勢力的角斗上,而忽視它背后更深層次的矛盾――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本書重點圍繞1931年中國政局的演變,考察國民黨改組后,黨內高層蔣、汪、胡三派勢力在黨內斗爭中的權力消長,特 別是通過蔣介石的下野與再起,探尋三人間分合的復雜過程與蔣介石* 終獲得黨內“* 高領袖”地位的緣由。借以解釋此前國民黨內矛盾的發展脈絡。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的確立 目錄
一 孫中山逝世后:其時尚無蔣中正
二 廖案結果:胡漢民被逐出廣州
三 中山艦事件:蔣介石的冒險行動
四 寧漢對峙:元老們迎汪抗蔣
五 蔣汪聯手反對特委會
第二章 蔣胡由合作到分裂
一 蔣介石為什么選擇了胡漢民
二 蔣胡合作的基礎
三 黨權和軍權的較量
第三章 約法之爭與胡漢民被扣
一 約法問題之由來
二 胡適挑戰“黨治”鼓吹約法
三 《太原約法》的真實意圖
四 國民黨四中全會上的交鋒
五 湯山事件
第四章 國民會議的本質
一 國民會議的召集
二 歷次修訂《國民政府組織法》之比較
三 國民黨內外對《約法》的反應
第五章 “非常會議”與廣州開府
一 扣胡引起的風波
二 胡漢民為什么選擇在廣東發難
三 黨內各派聯合反蔣局面的形成
四 四監委彈劾通電的反響
五 廣州開府
六 陳銘樞態度的轉變
第六章 北方反蔣的再次興起
一 石友三率先反叛
二 閻錫山返晉風波
三 甘肅雷馬事變
四 寧粵大戰一觸即發
第七章 上海和談
一 蔣為何始終堅持政治解決
二 國難當頭被迫和解
三 寧粵廣州會議
四 初步統一的上海和談307
第八章 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一 南京,蔣介石主持下的四全大會
二 粵方內部的矛盾與分化
三 廣州,胡漢民調停下的四全大會
四 上海,汪精衛另起爐灶
第九章 蔣氏下野和國府改組
一 蔣介石被迫下野
二 北方秘密聯合倒張
三 四屆一中全會的糾紛
第十章 蔣汪合作
一 內外交困的孫科內閣
二 特委會的成立與金融風潮
三 蔣介石復出前的布置
四 蔣汪合流重掌中樞
第十一章 地域觀念與蔣介石的起伏
一 孫中山粵籍觀念在國民黨中的運用
二 江浙派對粵籍“黨統”的首次挑戰
三 黨內粵籍領袖正統意識的總爆發
四 地域觀念淡出黨內權力斗爭
五 蔣介石“* 高領袖”地位的確立
第十二章 蔣介石與政學系
一 為什么叫政學系
二 蔣介石為什么要用政學系
三 政學系都有些什么人
四 政學系是如何控制政權的
五 政學系與CC系、黃埔系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的確立 相關資料
派系政治可謂與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共始終,是國民黨大陸治政時期的頑癥。蔣介石依靠對派系的掌控與運用而登臺,并因此而成為國民黨內說一不二的威權領袖,然亦因其對派系紛爭的失控,而致國民黨內矛盾激化,終至傾覆?芍^成亦派系,敗亦派系。金以林的力作《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為讀者細致勾勒出國民黨派系政治的由來、演變及相關人物的活動與作用,史料豐富,敘事翔實,論證有據,頗見功力,誠為研究者與讀者不可不讀之佳作。
——汪朝光
國民黨統治中國大陸20余年,最后所以會敗給共產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內部始終派系林立,稍有風吹草動,難免會四分五裂,土崩瓦解。這種狀況的形成,原因多多,但蔣介石特有的統治手法毫無疑問是造成這一切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這本書很好地勾勒出了蔣在南京政府建政之初的幾年里,用派系政治的手法對付派系政治的種種做法的情況。通過此書,讀者當不難了解蔣的領袖地位是如何確立起來,又是建立在何種基礎之上的。
——楊奎松
孫中山去世后,國民黨內部很快陷入激烈的派系斗爭中。派系斗爭幾乎成了國民黨鮮明的政治文化標簽。與階級斗爭相比,國民黨的派系斗爭有何異樣的生態?不同的斗爭如何導致不同的歷史結局與走向?本書是國內第一部深入描述國民黨派系斗爭的專著,值得一讀。
——王奇生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的確立 作者簡介
金以林,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教育史。
- 主題:1925至1932國民黨的派系政治
作者金以林的作品質量是不用說的,說說我自己下單前最關系的亮點: 1.與上一版的差別:新增了《政學系與cc系、黃埔系》 2.時間范圍:大致是1925孫中山過世后到1931九一八后蔣氏下野再起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