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威廉的洋娃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292965
- 條形碼:9787534292965 ; 978-7-5342-9296-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威廉的洋娃娃 本書特色
威廉想要一個洋娃娃——可以抱抱,可以喂,可以玩躲貓貓,可以說晚安的洋娃娃。他的哥哥說:“別犯傻!”“丫頭氣,丫頭氣!”隔壁的男孩嘲笑他。爸爸給他買火車、籃球,但都不是威廉想要的。一天,奶奶出現了,她理解為什么威廉想要洋娃娃——因為他想練習去做個好爸爸。這是一本在兒童教育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圖畫書,首次出版后便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這本書啟發我們開始思考兒童社會性別的構建問題,被譽為經典的兒童性別教育圖畫書。
威廉的洋娃娃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可愛暖心的小故事。爸爸為男孩威廉買了一個籃球,一輛電動火車玩具,可都不是威廉想要的,他想要一個像隔壁女孩南希那樣的洋娃娃——這樣他就能練習去做個好爸爸。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小故事。為什么威廉不能有一個洋娃娃?為什么南希就能有一個洋娃娃?為什么男孩子的“洋娃娃夢想”會被嘲笑為“丫頭氣”?這是一個跨越時空的小故事。倡導性別平等,打破性別成見,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性,這些現代觀念也將會為國內廣大家長、兒童讀者及兒童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們帶來啟發。《威廉的洋娃娃》這一故事在1972和1981年被相繼改編成了歌曲和電影短片,在世界范圍內發揮著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威廉的洋娃娃 相關資料
一本出色的書,講述了男孩威廉想要洋娃娃卻被拒絕的的故事。對這一主題期待已久的現實性處理,讓這本書成為里程碑式的作品。——《學校圖書館》雜志我第一次接觸《威廉的洋娃娃》,是在大學性別研究課的課堂上。教授在課上推介了國外兒童性別平等教育中常用的圖畫書佳作,其中就包括這本《威廉的洋娃娃》。——盧婧潔 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教師、英美文學博士作者佐羅托堅定地相信:男孩子和女孩子不應該被按照性別生硬地進行類型化劃分。任何一個孩子,都應該得到來自父母雙方的積極關懷和情感支持,這樣才能得以健康成長。——倫納德?s. 馬庫斯 美國著名童書研究專家
威廉的洋娃娃 作者簡介
夏洛特?佐羅托,1915年出生于美國維吉尼亞州,圖畫書作家、編輯、出版商和教育家。 她的作品從兒童的觀點出發,反應兒童的真實情感。她認為兒童和成人具有一樣的情緒,主張寫給孩子的東西不能只是一味的為孩子們制造一些裹上糖衣的產品。 出于對兒童文學的杰出貢獻,夏洛特?佐羅托于1986年獲得明尼蘇達大學艾威?可藍大獎、1990年南密西西比大學銀牌獎,2001年美國環保署耶利米路丁頓獎。在美國圖書館協會圖書館從業人員的一致推崇下,1998年美國成立“夏洛特?佐羅托獎”以褒獎在美國出版的優秀童書的作者。 其代表作品《暴風雨中的孩子》獲美國凱迪克銀獎。威廉?佩納?迪布瓦,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1916年出生于美國新澤西州一個藝術世家。二戰期間,他曾擔任《美國佬》及其他雜志的記者,并于1953年成為《巴黎評論》的首任藝術總監。1948年,他憑《二十一個氣球》(The Twenty-one Balloons)獲紐伯瑞大獎。他繪制的插圖,特別是為《獅子》(1956年)和《叫我害鼠》(Call Me Bandicoot)(1970年)繪制的插圖,線條感強烈、色彩鮮明。他的作品常常表現出異想天開的智慧,他的興趣點更多地落在富有想象力的點子而非人物形象上。他自己撰寫并繪制插圖的作品還有《偉大的蓋佩》(The Great Geppy)(1940年)、《鱷魚的故事》(The Alligator Case)(1965年)、《馬戲熊》(Bear Circus)(1971年)、《禁林》(The Forbidden Forest)(1978年)。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