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北京遙望香巴拉 本書特色
內容簡介: 遍地愛情的年代,圣地西藏總能被賦予新的意義。三個從大學時代起就要好的女孩兒用了十多年時間尋找愛情。她們在拉薩和北京的3731公里之間輾轉,圣山圣湖,布達拉宮,圣城拉薩因為她們的執著而更加神圣和美麗。 漢族姑娘王初一始終認為自己的前世一定生活在西藏拉薩。多年來,初一無可救藥地愛著拉薩,除了因為天高云闊之外,更多是因為拉薩有一個讓她能時時感受到母愛的家。藏族男子洛桑的偶然出現,讓王初一在和自己相愛了十多年的男友柳海峰的選擇間陷入兩難。*終,初一死在了尋愛的路上…… 月兒從19歲開始與比自己大19歲的男人潘誼和相愛,漫長的十多年間她們經歷思念和傷痛,相愛和離別;*終在親眼見證了摯友初一離世之后,懂得了相愛相守的重要意義,雙雙離開拉薩和北京,相守香港…… 藏族姑娘卓瑪一心渴望離開拉薩。苦苦尋愛,傷痕累累。好在,卓瑪遇到了比自己小8歲的漢族男孩兒,并且終于走到了一起……
北京遙望香巴拉 內容簡介
遍地愛情的年代, 在圣地西藏, 總能被賦予新的意義。三個從大學時代起就要好的女孩兒用了十多年的時間來尋找愛情。她們在拉薩和北京的3731公里之間輾轉, 圣山圣湖, 布達拉宮, 圣城拉薩因為她們的執著而更加神圣和美麗……
北京遙望香巴拉 目錄
北京遙望香巴拉 相關資料
宋曉俐第一次嘗試長篇小說就讓我眼前一亮。她的文字功底扎實、文筆細膩流暢,多年媒體工作的經驗讓她能把觀察到的東西完美地呈現到文字中。《北京遙望香巴拉》里西藏部分的內容,她用不一樣的筆墨勾勒出一個不一樣的西藏,關于西藏的愛情、關于西藏的風景,讓人生出許多對西藏的向往。 ——《莽原》雜志副主編、著有《饒舌的啞巴》、《遺忘》等著名小說作者 李洱 《北京遙望香巴拉》一書寫出了都市年輕一代執著愛情、卻又缺乏心靈歸屬感的矛盾與糾結,尤其是加入了時下最熱的西藏文化,值得我們坐下來細細品讀。 ——電影圖書點評社區毒藥董事長 候小強 歸屬感和安全感漸漸成為這個時代越來越稀有的東西,三個年輕女孩兒在宋曉俐的文字里翻山越嶺,從北京輾轉到西藏,苦苦尋愛,各自找到不同歸宿,結局雖不是皆大歡喜卻耐人尋味。推薦《北京遙望香巴拉》一書,愿人世間每一個心靈,都溫暖、歡喜。 ——著名評論家、文化名人 石述思 《北京遙望香巴拉》這是一首關乎北京和西藏兩地文化互相吸引、互相接納的情詩。美麗的香巴拉以開放與包容的姿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尋夢,兩地文化在歷史的風雨中始終攜手相牽。這種悲壯而神圣的靈魂救贖,是一個漢家女子用整個生命與心靈融入藏地文化的最深刻、最震撼人心的形式。藏地人們堅信天葬后的靈魂將世世輪回,《北京遙望香巴拉》中,作者宋曉俐為主人公卓瑪新生的女兒取名“初一”,代表著懷念,代表著輪回。《北京遙望香巴拉》這首綿長的情詩對漢藏兩地眾生世代平安喜樂、兩地靈魂永遠溫柔相依的最深情的祝愿與期許。 ——當代著名詩人 舒子原 在《北京遙望香巴拉》里,宋曉俐從大環境開始交待,不動聲色地將西藏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植入文中,用她獨特的方式闡釋了她對這個民族的認識、文化的理解,以及對這片高原上的人們的樂觀、向上、自由的生活狀態的一種表達。我沒有去過拉薩,卻在宋曉俐的文字里清楚地感受到了這片熱土歷史的厚度、城市的寬度以及老百姓心靈的溫度。通篇小說中,看似一個又一個普通的故事,實則每一個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這些故事其實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告訴我們,在西藏,人們如何看待和理解輪回、因果、福報和布施。 ————電影圖書點評社區毒藥副總編輯 文良成 1375年前,文成公主自長安歷經艱難險阻長途跋涉到拉薩,松贊干布為她修筑的布達拉宮,歷經風雨與滄桑依然見證著這場跨越漢藏兩地文化的千古之戀。北京到拉薩,相距3731公里,重重山林、云水茫茫,宋曉俐的《北京遙望香巴拉》帶著歷史前世的記憶緩緩向我們走來,沿著通往香巴拉的天路一路向西,在雪域高原上吟詠著一首最綿長最動人的情詩,這首詩不僅關乎當代兩地青年對愛的苦苦追尋,更關乎漢藏兩地文化在當下的遙望相守與碰撞融合。 ———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著名主持人 張泓 北京的北漂有千萬個,北京的活法有千萬類,如同北京的愛情有千萬種。后海、二環路、cbd見證了70后女人從走出大學校門到華發漸生的近20年漫長時光。王初一、卓瑪和月兒也許只是我們中間普普通通的女子,但在北京,亦天堂亦地獄的城市,我們的的確確共同經歷了那樣的愛恨情仇,那樣殘酷而美麗的青春。在北京,有了工作、家庭、房子,戶口,肉身終于可以棲息的時候,靈魂依然無處安放。佛說,遇見誰,發生什么,經歷什么,都是命中注定,因為因果延續三世。初一對拉薩的迷戀,卓瑪與漢族男孩的邂逅,月兒與老潘的愛戀,乃至海峰與下屬的糾纏,終究歸于一個“緣”字。是的,紅塵中的一切一切,皆系前世今生的苦苦輪回,人注定無法逃離。 ——北京市政法網編輯部主任 王玲
北京遙望香巴拉 作者簡介
宋曉俐,1978年生于山西朔州,現居北京。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就職于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網站中國工會網,任多媒體中心總監。作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批原創深度報道記者,采寫的許多稿件在業界引起一定反響,并獲得大量轉載。2009年創辦了《中工明星匯》欄目,以“最貼近職工的名人訪談”為主旨,先后采訪兩百多名藝人。節目持續四年以來,成為互聯網娛樂訪談節目的品牌。2012年5月創辦系列人物專訪《勞模故事》,帶領導團隊拍攝勞模人物專題200期左右,用鏡頭真實紀錄了中國當代勞模的風采,成為中工網品牌。2013年參與四川雅安地震、2014年參與云南魯甸地震報道工作。 宋曉俐從事新聞行業15年,始終筆耕不輟。《北京遙望香巴拉》被稱為一個新聞記者到作家的華麗轉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