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朝大敗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991610
- 條形碼:9787539991610 ; 978-7-5399-916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朝大敗局 本書特色
不批判,不仰視,客觀犀利的人性剖析:《明朝大敗局》從眾多聲名顯赫的歷史人物入手,不為固有論調影響,而是將其面具一一剝離,重新分析和判斷他們在特定歷史環境所扮演的角色,功過是非,自有新說。
知興替,明得失,嚴肅有趣的歷史洞察: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以史為鑒,立足當下。《明朝大敗局》說明史,說古人,實有借古論今、微言大義。好人與壞人,清官與貪官,明君與昏君,是自帶道德合法性的判詞,還是歷史隨機賦予的角色框架?
通過個體遭際的微觀透視,再現明王朝失敗之命運:歷史書寫的背后是無數作為個體的人的模糊面目,《明朝大敗局》力圖以“人”的眼光重新觀照帝王將相的歷史,重新發掘歷史面具之后個體的真實自我以及必然抉擇,將大明王朝的失敗命運由個體遭際推衍而出。
歷史必然發展,后人需要答案,顯性的印象是:好人感動歷史,壞人推動歷史。嘉靖后期的政治失敗,泛德論下的道德沖突,詮釋著“壞人”與朝政的因果。這個壞人,只能是嚴嵩之流,不能有世宗之輩。作為政治一塌糊涂的“替罪羊”,打倒“壞人”的人,其實也并不等于就是“好人”,壞人的接力棒很快將傳到徐階的手上。
——章憲法
明朝大敗局 內容簡介
《明朝大敗局》通過個體遭際的微觀透視,再現明王朝失敗之命運:歷史書寫的背后是無數作為個體的人的模糊面目,力圖以“人”的眼光重新觀照帝王將相的歷史,重新發掘歷史面具之后個體的真實自我以及必然抉擇,將大明王朝的失敗命運由個體遭際推衍而出。
明朝大敗局 目錄
002一、 權力打斗
005二、 打開局面
008三、 肆意橫行
010四、 京城車禍
012五、 重新改道
015六、 草薙禽狝
朱棣:權力的游戲與規則
018一、 權力之路
019二、 規則下的藩王
021三、 好人朱棣
023四、 朱允炆的憂慮
026五、 威脅來臨
029六、 兩個人的夢想
031七、 出手的理由
033八、 戰爭游戲
035九、 意外的結果
037十、 第十族的奧秘
039十一、 權力的秘技
于謙:交易中的長城
044一、 一罵成名
046二、 瓦剌的怒火
048三、 兩袖清風
051四、 一意孤行
055五、 回家的路
058六、 人心長城
060七、 人質危機
062八、 棘手難題
064九、 自毀長城
嚴嵩:壞人的生長與接力
070一、 寒門才俊
071二、 曲折禍福
073三、 靠山倒塌
075四、 山重水復
077五、 不是外人
078六、 生存技巧
080七、 貼身助手
082八、 一決雌雄
086九、 明槍暗箭
089十、 高手過招
091十一、 坑爹到底
093十二、 連環絕殺
張居正:官場上的正著與歪招
098一、 幸運的神童
100二、 官場奇遇
101三、 歸去來兮
102四、 一盤很大的棋
103五、 左右逢源
106六、 漁翁得利
109七、 陰風巨浪
110八、 逃離紛爭
112九、 陽謀與陰謀
115十、 一招致命
117十一、 例行私事
121十二、 正事兩樁
123十三、 隱性敵手
124十四、 矛與盾
128十五、 成敗一婦人
131十六、 又一個輪回
魏忠賢:忠貞閹割錄
136一、 捕風捉影
138二、 打工時代
140三、 滄海一粟
142四、 命運轉機
145五、 **樁缺德事
147六、 大有作為的后勤干部
149七、 皇帝的饋贈
152八、 權力的嘗試
153九、 權力的角斗
156十、 談不上成功
159十一、 生死決斗
163十二、 制勝的法寶
166十三、 鏡花水月一瞬間
張獻忠:輪回中的死路與活路
170一、 活著不容易
172二、 活路的尋找
174三、 明白人的尷尬
176四、 死里逃生
178五、 買回腦袋
180六、 死人活人一起死
182七、 老大的滋味
185八、 忽悠掉的大腦袋
190九、 一顆更大的腦袋
192十、 死路與活路
195十一、 天堂地獄之間
197十二、 死路究竟有幾條
阮大鋮:末世標本
200一、 初入官場
201二、 入黨升官
203三、 組織意圖
205四、 風吹草動
208五、 禍起筆端
210六、 乾坤挪移
211七、 轉換角色
213八、 官場終結者
215九、 擊鼓傳花
216十、 得意之秋的吵鬧聲
221十一、 麻煩事
223十二、 官場上的石頭剪刀布
226十三、 砸場子的人
228十四、 末世的愛國歪風
231十五、 改弦更張
233十六、 新朝紅人
235十七、 徹底拉倒
238參考書目
明朝大敗局 節選
十二、連環絕殺
權力對徐階來說,既是毒藥,更是春藥。一心沖頂的徐階,無時無刻不惦記著嚴嵩。要扳倒嚴嵩,常規戰法是指使親信聯手彈劾。這一招徐階曾經試過,根本不靈。嘉靖三十七年(1558),徐階的門生、刑科給事中吳時來等三人,同日上疏彈劾嚴嵩。結果,明世宗一眼看穿:嚴嵩這么老,徐階居然等不及,想要搶班奪權,這性子得治治!
世宗下旨,將徐階的三個親信逮捕入獄,發往煙瘴衛所充軍。案子定性為“相為主使”,屬“誣罔大臣”。徐階長了記性,不得不繼續韜晦。
如今,明世宗對嚴嵩態度的變化,嚴嵩集團或曰嚴嵩幫派的自身變化,正是徐階等待的時機。嚴嵩與徐階之間魚死網破的大戰,導火索則是藍道行。
藍道行是個山東人,嘉靖年間以扶乩預卜禍福聞名京師,徐階訪得此人推薦給了世宗。顯而易見,藍道行是徐階布在世宗旁邊的一顆棋子。
明世宗特別信奉神仙,遇事需要決策,喜歡將事情寫在紙上,在神壇焚燒,再讓藍道行卜測結果。明世宗要問卜的事是密封的,但藍道行每次都說得八九不離十。如此神奇,讓藍道行在世宗這里迅速走紅。
明世宗興趣的轉移,徐階意識到扳倒嚴嵩的時機成熟了。這天徐階獲悉嚴嵩有事上奏世宗,事先通報藍道行,讓藍道行以神仙的名義作出預測:“今日有奸臣奏事。”
世宗正在疑惑,嚴嵩的密札到了。狐疑的明世宗進一步咨詢藍道行,藍道行直奔主題:神仙明示,嚴嵩就是當朝的奸臣!世宗問:我也知道嚴嵩父子很貪婪,上帝怎么不處死他們呢?藍道行以神仙口吻回答:我如果處死他們,就會加深了重用他們的人的罪責,所以留給你自己處置!
世宗深思沉吟起來。一直信賴嚴嵩的明世宗,有了嚴嵩孰忠孰奸的疑問。
第二波:鄒應龍出手,上疏彈劾嚴嵩父子。
御史鄒應龍的及時出現,并不復雜:藍道行已將世宗的態度變化,明白無誤地告訴了他。
鄒應龍選擇的打擊目標,是非常講究策略的:重點不是嚴嵩,而是嚴世藩及其子與家奴。收受賄賂,居喪淫亂,嚴世蕃確實是劣跡斑斑,不難找到鐵證。而*能打動世宗的,是嚴嵩“植黨蔽賢,溺愛惡子”。嚴家父子上下勾結,這是世宗*不能容忍的。
嘉靖四十一年(1562)五月十九日,嚴嵩被勒令致仕,嚴世蕃及其子與家人充軍。
實際上,嚴世蕃充軍的處罰都沒有執行,在朝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中,嚴世蕃跑回了老家隱居。對明世宗來說,他反感的只是權臣操控朝政,這等小事不值一提,但嚴嵩卻就此倒臺,徐階如愿成為首輔。
沒有聯系就沒有矛盾,嚴家的案子到這里,本來可以畫上句號。但這等被人算計,嚴嵩咽不下這口氣。更壞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樹大根深的嚴嵩,輕而易舉買通中官,中官揭發藍道行弄虛作假:這位神仙其實一點都不神,他每次神奇地卜出世宗的旨意,原來是與有關中官合伙作弊,事先偷看世宗的紙條,然后以神仙的名義糊弄世宗!
欺君,簡直是愚弄!世宗怒不可遏,將藍道行打入監獄。
嚴嵩順藤摸瓜,理到了徐階這個幕后黑手。嚴嵩的同黨鄢懋卿等迅速出手,讓藍道行供出徐階。但是,藍道行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傻瓜:徐階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只要保住了徐階,自己就有希望。但是,可憐的藍道行一直到死,都沒有等到徐階的援手。
嚴嵩沒有扳倒徐階,徐階也嚇得不輕,尤其是明世宗與他談話之后。嚴嵩父子獲罪后,明世宗向徐階談了自己的兩點想法:**,準備退休,集中精力專門研究成仙的事情;第二,明確表態嚴嵩已經退休,這個案子今后誰也不準再提,否則格殺勿論。自己專心玄修,還真需要嚴嵩這樣的人……
**個問題,徐階沒有中套,且迅速作出了正確反應:堅決反對世宗退位!
徐階是個高智商的人,他的正確反應,讓世宗感到了莫大的滿足。
**個問題解決了,自然就不存在第二個問題。但世宗的想法,無疑又是提醒了徐階:對嚴嵩的處理,只不過是至此為止。說不準,日后還有變數!
明嘉靖四十一年六月,嚴嵩滿懷悲傷地踏上了回鄉之路。內閣里的徐階,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實際上,徐階在做的是不聲不響地剪去嚴嵩的羽翼。嘉靖四十一年九月,工部左侍郎劉伯躍等數十人被清除。十一月,嚴嵩*重要的門生兵部尚書下獄。
對這一切,嚴嵩已是無能為力,但世宗對嚴嵩也并不太反感,幾次賜給他銀幣、金幣。嚴嵩在老家開始修建房子,安度晚年,這是唯一能做的事了。
嚴嵩與嚴世蕃在老家的一舉一動,都處在徐階的監視之中。嚴世蕃畢竟是從戍所偷偷逃回的,找人建房的事,也被整理成“聚眾四千人”謀反,舉報到了世宗這里。這時,嚴嵩之孫嚴紹庭還在錦衣衛任指揮,聞訊后立即派人趕在圣旨下達之前到家報警。嚴世蕃得報,想逃回戍所,卻早在徐階的監視之中。
嘉靖四十三年十一月,嚴世蕃被解往京城。嚴嵩上疏乞求世宗開恩,放兒子一馬,世宗沒有理會這件事。解鈴還須系鈴人,嚴嵩再低頭去求徐階,送去重金。徐階錢照收,人還是要殺的。徐階的道理很簡單:不收錢,嚴嵩必然懷疑是自己主使,是出于個人恩怨。這位“甘草國老”,他要人臨死還嘗到他的甜味!
“二進宮”的嚴世蕃,并不怎么驚慌。三法司會審時,一沒動刑,二沒逼供,嚴世蕃主動承認自己是“奸黨”,招認當年害死了楊繼盛、沈鍊。刑部尚書黃光先、都御史張永明和大理寺卿張守直,覺得再審也沒意思了,就這一條定嚴世藩死刑已經足夠了。徐階一眼看出了破綻:殺楊繼盛、沈鍊,是皇上定的,嚴家這是拖皇帝下水。世宗要是看到這個結果,必然勃然大怒,嚴世藩不久就會咸魚翻身,你們就等著掉帽子吧!
面面相覷的三法司大佬,嚇出一身冷汗。怎么辦?徐階說,嚴世藩犯的實際上是三條大罪:勾結倭寇,聚眾謀反,圖謀不軌!
勾結倭寇,說的是著名的徽州制墨商人羅龍文,由于得到世宗賞識被任為中書舍人。羅龍文與倭寇首領王直是同鄉,胡宗憲曾利用其招降王直。嚴嵩當權時,羅龍文成為嚴世蕃的幕賓。羅龍文與嚴世蕃一道被判充軍,又一同逃離戍所。徐階認為,羅龍文逃亡的這段時間是在與倭寇聯絡。至于聚眾謀反,說的則是嚴家請人建房子的事。圖謀不軌,據說是嚴家爭奪有王氣的土地,嚴家的生活用品上有龍的圖案——這無疑是謀逆之心!
為什么列這三條罪名呢?因為皇上*痛恨的就是“犯上”與“通倭”!世宗對嚴世蕃是痛恨的,對嚴嵩是了解的。而對嚴嵩之罪,徐階只字不提。
四十四年二月,嚴世蕃被殺。嚴嵩及諸孫,削籍為民,抄沒家產。
嚴嵩的贓物被“估銀二百三十五萬九千二百四十七兩余”,但追繳了半年只有十萬兩入庫。明世宗很奇怪:“三月決囚后,今已十月余矣,財物尚未至,尚不見。是財物既不在犯家,國亦無收,民亦無還,果何在耶?”
嚴家的錢到哪里去了呢?皇上不知道,嚴嵩也不知道,因為他沒有更多的錢。抄家之后,嚴嵩行乞為生,寄食野寺。隆慶元年(1567),八十七歲的嚴嵩貧病交加,在他寫完人生感慨的幾個字后,擲筆而逝。嚴嵩的絕筆是:“平生報國惟忠赤,身死從人說是非!”
嚴嵩活著的時候,名聲遠不像后世那么壞。但歷史必然發展,后人需要答案,顯性的印象是:好人感動歷史,壞人推動歷史。嘉靖后期的政治失敗,泛德論下的道德沖突,詮釋著“壞人”與朝政的因果。這個壞人,只能是嚴嵩之流,不能有世宗之輩。作為政治一塌糊涂的“替罪羊”,打倒“壞人”的人,其實也并不等于就是“好人”,“壞人”的接力棒很快將傳到徐階的手上……
……
明朝大敗局 作者簡介
章憲法,銅陵人。作家,明史研究者,著有《明季閑譚》等。以雜文見長,巧于謀篇,冗精自如;語言干練冷峻,妙趣橫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