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天賜神獸-關于蒙古蒼狼的考略與傳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4138159
- 條形碼:9787204138159 ; 978-7-204-1381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賜神獸-關于蒙古蒼狼的考略與傳說 本書特色
蒙古國著名翻譯家、記者、博學家格·阿凱姆所撰寫的這部紀實性散文集,通過歷史記載、民間神話傳說、豐富的實例及親身經歷,對蒙古遠古的狼圖騰文化和狼的習性進行了生動、有趣、真實的記述,進而令人信服地闡釋了狼嗜血、堅忍,且具慈悲心的本性。 作為由蒙古哈塔斤·G·阿凱姆所著、W·布和翻譯的《天賜神獸--關于蒙古蒼狼的考略與傳說》一書核心內容的七個章節分別以實例闡釋狼的七種不同的習性特征,讀來興趣盎然。 作者還就狼的某種特殊舉動(如安撫走失的小女孩)與人類的某些卑劣行徑進行對比,所產生的強烈反差,情景交融,耐人尋味,充滿對人性的反思。 文章將敘事、抒情和議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講述人和狼,包括死亡在內的一系列境遇,來揭示人與動物之間的必然聯系。另外,對生命價值的判斷亦不乏點睛之筆。
天賜神獸-關于蒙古蒼狼的考略與傳說 內容簡介
《天賜神獸:關于蒙古蒼狼的考略與傳說》旨在探索對大自然巨大的生命仰賴,以及凝結在存與亡之間的沖突、和解、仇視和寬容之真諦。 不能容忍似狗仰人鼻息的生活,在漫長的欲求途中疲憊不堪的狼,集堅忍、嗜血和慈悲于一身的天賜之生靈,在驚嘆之際使人倍感迷惑。 將蒙古人的起源,不是與一種低級生命,而是與一種既是凡間的又是天賜神獸聯系在一起,并以勇者的傳說作為其始端。祖先的這一睿智令人敬佩。 狼瞬間急速逃離險境和勇敢面對死亡的機智與勇氣讓人嫉羨。人若遵循天犬之行,可為大地的王者、得人之道。
天賜神獸-關于蒙古蒼狼的考略與傳說 目錄
警世之作
蒼狼獻詞
不只是紀實散文
狼的傳人——夏魯蒙古暨以史話集錦酹祭藍色騰格里
蒙古狼的品種*多
靠雄健得偶的只有狼
沒有比狼更愛子的動物
*善獵的是狼
狼*聰慧*重義
狼*具頑強的毅力
狼*忠于自己的命運
狼是*助人的野獸
沒有似蒙古牲畜與狼搏斗者
*仇視狼的就是人
蒙古人獵狼的方法*多
蒙古人*敬重狼
狼從不踐踏花朵暨以詩話酹祭藍色騰格里
天賜神獸-關于蒙古蒼狼的考略與傳說 節選
《天賜神獸:關于蒙古蒼狼的考略與傳說》: 單于日: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于國北無人之地筑高臺,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復一年,乃有一只老狼晝夜守臺嗥呼,因采穿臺下為空穴,經時不去。其小女日:吾父處我于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是神物,天使之然。將下就之。其姐大驚曰:此是畜生,無乃辱父母也。妹不從,下為狼妻,而產子。后遂滋繁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這個關于蒙古人的始端及被收藏于尤涅斯科藝術館的蒙古長調起源的傳說,在聽到狼嗥時頓生心間。出生在狼的搖籃——蒙古,活到這般年歲,能在匈奴古冢旁聽到狼嗥,不是偶遇,而是緣分。心想,這只低沉嗥叫的公狼,是否寄附著安息在古冢里的匈奴男子的靈魂,進而在給我們傳遞訊息。世間的事真是千奇百怪!當我急著拿出錄音機,想錄下狼的嗥叫聲時,奇怪的是狼卻不出聲了。并且此夜再也沒有發出嗥叫。它似乎在刁難我。但就像在大森林,狼的嗥叫能使禽獸振奮一樣,它的嗥叫聲也使我精神為之爽快。 這件事過去整一個月后,我在烏蘭巴托以北,近六十公里處的“畢其格圖”谷口,在一個冬營盤和兩個兒子等待著守旱獺洞的另一個兒子和哥哥。太陽西斜,大山陰暗下來,但谷地卻沉浸在金色霞光之中。在霞光照射下,綠色谷地變得那樣圣潔,這寧靜的氛圍使我懵懂的心豁然開朗。這時在東邊盡頭有個白色的東西晃動著,我感到好奇,就朝那個方向用望遠鏡望去,望見有一只狼一邊往后瞅,一邊若無其事地走著。在霞光下,似乎從它身上發出淡紅色的光。這也許是心理作用。我趕緊從車里拿照相機,當我翻騰背包時狼已遠去。我們開著汽車追了過去,但狼怎么會等我們呢,它早已消失了。當我來到狼起身的地方一看,原來有一座方形古冢。能在受命于天者的墳墓旁,聽到天靈之物嗥叫并見到它的身影,這是否就是天緣呢…… 傳說匈奴的一個部落被內地人滿門抄斬,在阿爾泰大山剩下一個手腳被斬斷的九歲男孩。他是唯一幸存者。在其附近的一只母狼撿到他后,用肉喂養了他。那個男孩長大后與母狼交媾,生了十個孩子,滋繁成阿史那氏。阿史那的“阿”是表示古漢語“恩”字的前綴,史那是古蒙古語“赤那”——狼的意思。兩個字連起來就是恩狼。久而久之,阿史那人失去了蒙古人的容貌特征,融人了突厥。突厥人旗幟上金色的狼頭圖案,可以說是來源于阿史那的傳說。歷史依據是這樣的。那么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依據是收藏在后杭愛省博物館的一塊石碑。從大塔米爾縣包格特地方出土的高近兩米的這塊石碑頂端是狼在奶嬰兒的雕刻。 ……
天賜神獸-關于蒙古蒼狼的考略與傳說 作者簡介
哈塔斤·G·阿凱姆,1942年出生,蒙古國著名翻譯家、記者、博學家,蒙古國家文化功勛者。著有《天賜神獸》《蒙古語熟語辭典》《英蒙蒙英佛教辭典》等17部作品;譯著有[美]拉·羅比安的《二十世紀的蒙古人》、[英]策·謙波爾斯的《成吉思汗》、[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吉爾吉斯斯坦]欽吉斯·艾特瑪托夫的《死刑臺》等17部。他編寫的辭典、譯著和著作中有10部曾在內蒙古被轉寫成傳統蒙古文出版,論文《完好無損的珍寶》曾在日本被譯成日文發表。紀實性散文《天賜神獸》通過歷史記載、民間神話傳說、豐富的實例及親身經歷,對蒙古遠古圖騰文化和狼的習性進行了生動、有趣、真實的記述,進而令人信服地闡釋了其生性嗜血、兇殘、堅韌,且具鐘情、友善、慈悲之品質。 W.布和,蒙古族,生于1966年,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人。1988年畢業于內蒙古蒙古文專科學校,編輯翻譯專業。編著有《英主別勒古岱諾言》(蒙古文),漢譯著《東烏珠穆沁旗志(上)》。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