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莫扎特 本書特色
莫扎特是歐洲*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他年少時就顯示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4歲時開始跟著父親學習鋼琴,5歲時開始學習作曲,6歲時開始在歐洲大陸巡回演出。他留下的作品囊括了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他的成就在時代的變遷中愈加輝煌燦爛。 劉新華、音渭編著的《莫扎特(附光盤)》講述*傳奇的“音樂天才”成長史!
莫扎特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 童年 (1756-1762) ; 歐洲巡演 (1762-1771) ; 重返薩爾茨堡 (1771-1777) ; 追逐夢想的旅程 (1777-1779) ; 到維也納去 (1779-1783) 0 ; 婚后生活 (1783-1791) 幾部分, 主要內容包括: 早產的音樂天才、播下音樂的種子等。
莫扎特 目錄
早產的音樂天才
播下音樂的種子
第2章 歐洲巡演(1762-1771)
維也納
巴黎
倫敦
薩爾茨堡
意大利
音樂天才的另一面
第3章 重返薩爾茨堡(1771-1777)
新的主人
尋找出路
刻骨的愛戀
逃離薩爾茨堡
第4章 追逐夢想的旅程(1777-1779)
慕尼黑和曼海姆
情迷路易絲
母親的去世
再見,路易絲
歸鄉
第5章 到維也納去(1779-1783)
薩爾茨堡的夢魘
慕尼黑的希望
維也納的沖突
康斯坦策
《后宮誘逃》
走向婚姻的殿堂
邂逅海頓
第6章 婚后生活(1783-1791)
蜜月歸鄉
愛情的陰影
父親的去世
《費加羅的婚禮》
貝多芬
《唐璜》
飄搖的維也納
《女人心》
英格蘭的誘惑
《魔笛》
“天鵝之歌”
《安魂彌撒曲》
天才的離去
身后事
附錄 莫扎特年譜
莫扎特 節選
《藝術之約 莫扎特》: “薩爾茨堡”在德語中的意思為“鹽堡”,這個名字**次出現是在755年,因附近的鹽礦和城堡而得各,當時薩爾茨堡主教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壟斷鹽的銷售。739年薩爾茨堡成為主教的駐地,798年4月20日,應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的請求,教宗利奧三世將薩爾茨堡升格為大主教的駐地,管轄幾乎整個老巴伐利亞地區,即下巴伐利亞、上巴伐利亞、上普法爾茨和如今奧地利的大部分地區。此后薩爾茨堡曾先后是屬于東法蘭克王國、神圣羅馬帝國、15世紀后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的領地。 大主教埃貝哈德二世在薩爾茨堡的歷史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1200年至1246年間將封建貴族的統治權、司法權和城市的管理權集于一身,使大主教成為薩爾茨堡的*高統治者,而他也由于出色的執政能力被譽為“薩爾茨堡之父”。1328年在大主教的授權下,薩爾茨堡逐漸成為神圣羅馬帝國內的一個獨立國家。 莫扎特的父親萊奧波德·莫扎特,是薩爾茨堡非常著名的音樂家,曾經擔任薩爾茨堡宮廷樂隊的小提琴手、作曲家和樂隊指揮。后來,他還成為薩爾茨堡的宮廷樂長。萊奧波德先生在耶穌會接受了整整12年的教育,他在薩爾茨堡大學攻讀過神學、哲學和法學,并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他創作了很多樂曲,比如《雪橇滑行》《維也納套曲》《鄉村婚禮》等。其中他所創作的一部《小提琴演奏法》更是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一直被當時的音樂界視為學習小提琴的必讀教材。良好的教育和對音樂的摯愛,促使萊奧波德先生悉心地培養著自己子女的音樂技能。他內心可能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子女也可以像自己一樣成為宮廷樂隊的一員,甚至成為樂長。 莫扎特出生的時候屬于早產,是父母的悉心照料才使他能夠順利健康成長起來。在莫扎特心目中,萊奧波德先生是僅次于上帝的人。他經常將“上帝**,爸爸第二”掛在嘴邊。在童年時代,父親為自己的兒子東奔西走,付出了作為一個父親所能付出的一切。雖然在萊奧波德先生晚年同莫扎特就未來前途發展問題的討論上發生了一些沖突,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莫扎特對父親的敬重和深深的愛。莫扎特曾經在一封給父親的信中提道:“我對我的三個朋友充滿了信心。他們是上帝、您和我自己的智慧!”作為一名篤信天主教的虔誠教徒和一位清高的音樂天才,他將父親擺在與上帝和自己的智慧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由此可以看出父親在莫扎特生命中的特殊地位。 莫扎特的母親瑪利亞曾經是修道院的養女,是一個眭情溫和、無私的女人。在1747年11月21日,她嫁給了萊奧波德先生。之后他們的愛隋孕育出了七個子女,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其中有五個孩子都夭折了。 莫扎特是*小的一個孩子,而他的姐姐娜內爾是第四個孩子,要比莫扎特大五歲。莫扎特的母親不像他的父親那樣才華卓著,但是她卻將自己的一生都無私地奉獻給了自己的丈夫和子女,晚年在陪伴莫扎特尋找音樂夢想的旅途中溘然長逝。 ……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