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方言語法論叢-第七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21484
- 條形碼:9787100121484 ; 978-7-100-12148-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方言語法論叢-第七輯 內容簡介
本書共包含27篇論文,系由編委會從70多篇研討會論文中選出,并經過作者的精心修改。根據論文主旨分為五個板塊:研究歷史與現狀回顧;方言語法的類型及語法化研究;詞類和虛詞研究;時體標記研究;句法結構和句式研究。論文中有運用結構主義方法對方言語法事實的描寫,運用功能語言學、語言類型學乃至形式語法理論方法對方言語法面貌、結構規律的分析與揭示,運用語法化理論、普方古大三角理論所作的橫向比較、縱向比較乃至語法歷時演變規律的探究,無不體現了方言語法研究的*新進展。論文集的開篇之作——李小凡教授的《漢語方言語法研究三十年》,是對這位人品高尚、學風嚴謹、學問精深的著名方言學家的很好紀念。
方言語法論叢-第七輯 目錄
李小凡:漢語方言語法研究九十年
(方言語法的類型及語法化研究)
黑維強:北方話“不說”的用法及其歷時演變考察
崔山佳:后綴“動”歷時與共時比較研究
翟占國:漢語方言介詞“走”的語法化及類型學分析
鄧婕:湖南瀘溪李家田鄉話“子”尾研究
孔國興:“知不道”還是“知不到”?
(詞類和虛詞研究)
陳麗冰:福建寧德(蕉城)方言處置介詞“幫”與“佮”
阮桂君陳靜娟:寧波方言句末語助詞“的”
延俊榮:山西平定方言“起”“去”的趨向動詞化
孫紅舉:河南魯山方言的時頻大量副詞“狠”
代少若:永興(便江)話感嘆句的句首語氣詞“若”
劉艷:山西方言中的“各人”
唐浩:江蘇省北部方言**人稱代詞的特殊用法
李斐:港式中文外來詞結構類型分析
(時體標記研究)
邢向東:論晉語時制標記的語氣功能
徐朋彪:韓城方言體貌意義的表達手段
林少芳:福清話的被動標記“乞”
(句法結構和句式研究)
汪化云:黃孝方言的“—VP”結構
昌梅香:江西云樓方言的“V+得+V趨”結構
史秀菊:山西臨猗方言名詞性處所疑問句“奈NP囔?”
陳山青:汨羅湘語中的“他”字復指句
郭輝:皖北濉溪方言的“被動句”
盛銀花:湖北安陸方言的“隨”字及其相關句式
楊文波:山東兗州方言的否定比較句
魯冰:河南中牟方言的反復疑問句
魏業群崔山佳:諸暨方言量名結構的考察
吳偉軍:從構式語法視角談黔中方言的“把”字結構
后記
方言語法論叢-第七輯 作者簡介
劉丹青,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語文》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興趣為語言類型學、語法學和方言學。劉丹青致力于將具體語法現象置于人類語言共性和類型差異的大背景下考察,注重理論探討和新領域的開拓,注重將現代語言學觀念引入國內語言的調查研究。他是較早開拓漢語方言語法領域和較早關注語音節律對漢語語法影響的學者之一,他提出了“語法研究的語音平面”、“語用優先”、“唯補詞”、“無標化”、“語言庫藏類型學”、“顯赫范疇”、“原生重疊和次生重疊”、“(去)嘆詞化”等新概念,也是在國內較早研究框式介詞、語法化中的更新強化和疊加、關系化、標句詞、附綴(化)等學術問題的學者。劉丹青是語言類型學在中國普及發展的主要推動者之一,還主持編制了多種新型方言語法調查問卷,主持創建了兩個方言語法語料庫,編著了《語法調查研究手冊》。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