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張大千繪白描臨摹部分-榮寶齋畫譜-二一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317890
- 條形碼:9787500317890 ; 978-7-5003-1789-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大千繪白描臨摹部分-榮寶齋畫譜-二一六 本書特色
張大千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藝壇*具影響力的巨匠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繪畫藝術的整理、發掘、革新和發展。其創作時間之長、創作面之廣、創作量之大,在整個中國繪畫史上都是罕見的。張大千著的《榮寶齋畫譜(216白描臨摹部分)》為四川博物館所收藏的張大千先生的白描作品,書中其中既有作品創作的粉本,也有臨摹作品。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窺見張大千先生本人精湛的白描功力,并且本書內容具有相當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張大千繪白描臨摹部分-榮寶齋畫譜-二一六 內容簡介
張大千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藝壇具影響力的巨匠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繪畫藝術的整理、發掘、革新和發展。其創作時間之長、創作面之廣、創作量之大,在整個中國繪畫史上都是罕見的。《榮寶齋畫譜216 白描臨摹部分》為四川博物館所收藏的張大千先生的白描作品,書中其中既有作品創作的粉本,也有臨摹作品。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窺見張大千先生本人精湛的白描功力,并且《榮寶齋畫譜216 白描臨摹部分》內容具有相當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張大千繪白描臨摹部分-榮寶齋畫譜-二一六 目錄
二 大士像二身正面、反面
三 大士坐像
四 菩薩頭像
五 六臂觀音坐像正面、反面
六 坐式菩薩
七 菩薩側身像
八 菩薩頭像正面
九 菩薩頭像反面
一〇 說法圖正面
一一 說法圖反面
一二 雙人伎樂圖
一三 天女、鳥
一四 天女
一五 華蓋
一六 六師外道頭像
一七 供養人正面、反面
一八 回鶻公主
一九 佛經故事之一反面
二〇 佛經故事之二正面、反面
二一 佛經故事之三正面、反面
二二 佛經故事之四正面、反面
二三 說法圖
二四 佛經故事
二五 佛經故事反面(局部)、正面(局部)
二六 佛經故事反面(局部)正面(局部)
二七 佛經故事反面(局部)正面(局部)
二八 佛經故事正面(局部)
二九 佛經故事反面(局部)
三〇 文殊菩薩赴法會及(局部)
三一 文殊菩薩
三二 普賢菩薩
三三 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局部)
三四 諸佛、菩薩、天王正面
三五 諸佛、菩薩、天王反面
三六 觀音菩薩反面(局部)正面(局部)
三七 觀音菩薩正面、反面
三八 菩薩
三九 立佛
四〇 三外道
張大千繪白描臨摹部分-榮寶齋畫譜-二一六 作者簡介
張大千(1899—1983),初名正權,又名權,號季爰;字大干,以字行。四川內江人,張善孖八弟。幼隨母、姊及兄習畫。1917年隨兄善抒赴日本京都學習染織。1919年回國至上海,從師曾熙習詩文書畫,又經曾熙介紹從9幣李瑞清。1934年任中央大學藝術系國畫教授。1941年率學生赴敦煌莫高窟考察臨摹,歷時三年,于成都、重慶舉辦臨摹敦煌壁畫展,引起轟動。1949年赴印度臨摹阿旃陀壁畫并講學。1952年移居阿根廷,后又遷居巴西、美國。1976年定居中國臺北郊外雙溪畔,筑摩耶精舍。其畫山水、花鳥、人物,靡不精能。學畫從臨摹石濤人手,兼習八大、石羚等,后又廣師吳鎮、王蒙、董源、巨然、李成、馬遠、梁楷諸大家。繼而游歷名山大川,師法造化。與溥心畬有“南張北溥”之稱。晚年運用墨彩,融以勾勒皴擦,在傳統山水畫基礎上大膽創新,蜚聲國際藝壇。亦善書法,偶亦刻印,又精鑒藏。編著有《畫說》《大風堂藏畫》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