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gè)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gè)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聊齋世情小說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811288926
- 條形碼:9787811288926 ; 978-7-81128-892-6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聊齋世情小說選 本書特色
世情小說是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出的一個(gè)概念,用以概括那些以世俗人情為題材的小說作品。《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高峰,它主要以花妖鬼狐為創(chuàng)作題材,所以一向被定位為志怪小說。但其實(shí),《聊齋志異》中有許多作品都是通過世情來表現(xiàn)其經(jīng)世大義的。熊偉編的《聊齋世情小說選》從《聊齋志異》中摘錄世情小說70余篇,并在每篇后附以賞析文字,為讀者欣賞《聊齋志異》中有極高思想價(jià)值和藝術(shù)價(jià)值的世情小說提供了一個(gè)新的文本。
聊齋世情小說選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作品包括: 《喬女》、《細(xì)柳》、《仇大娘》、《曾友于》、《張誠》、《二商》、《邵九娘》、《妾杖擊賊》、《大男》、《段氏》、《珊瑚》、《胡四娘》、《姊妹易嫁》、《林氏》等。
聊齋世情小說選 目錄
喬女
細(xì)柳
仇大娘
曾友于
張誠
二商
邵九娘
妾杖擊賊
大男
段氏
珊瑚
胡四娘
姊妹易嫁
林氏
二、情愛
王桂庵附寄生
陳云棲
瑞云
江城
青梅
恒娘
鳳陽士人
細(xì)侯
三、恩仇
蛇人
紉針
丁前溪
庚娘
商三官
田七郎
崔猛
四、斷訟
胭脂
折獄
冤獄
詩讞
老龍船戶
于中丞
新鄭訟
五、官場
紅玉
促織
夢狼
一員官
潞令
三朝元老
六、奇遇
柳生
錢卜巫
宮夢弼
夜叉國
金和尚
大力將軍
王成
七、嫉惡
賭符
韋公子
念秧
局詐
鴝鵒
老饕
八、風(fēng)俗
跳神
堪輿
鏡聽
口技
木雕人
武技
九、其他
顏氏
農(nóng)婦
張氏婦
王司馬
亂離二則
地震
后記
聊齋世情小說選 節(jié)選
《聊齋世情小說選》: 村中有貨美材者,女不惜重直致之。價(jià)不能足,又多方乞貸于戚里。生以其不急之物,固止之,卒弗聽。蓄之年余,富室有喪者,以倍資贖諸其門。生因利而謀諸女,女不可。問其故,不語;再問之,熒熒欲涕。心異之,然不忍重拂焉,乃罷。又逾歲,生年二十有五,女禁不令遠(yuǎn)游;歸稍晚,童仆招請者,相屬于道。于是同人咸戲謗之。一日,生如友人飲,覺體不快而歸,至中途墮馬,遂卒。時(shí)方溽暑,幸衣衾皆所夙備。里中始共服細(xì)娘智。 福年十歲,始學(xué)為文。父既歿,嬌情不肯讀,輒亡去從牧兒遨。譙訶不改,繼以夏楚,而頑冥如故。母無奈之,因呼而諭之日:“既不愿讀,亦復(fù)何能相強(qiáng)?但貧家無冗人,便更若衣,使與童仆共操作。不然,鞭撻勿悔!”于是衣以敗絮,使牧豕;歸則自掇陶器,與諸仆啖飯粥。數(shù)日,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讀。母返身向壁,置不聞,不得已,執(zhí)鞭啜泣而出。殘秋向盡,桁無衣,足無履,冷雨沾濡,縮頭如丐。里人見而憐之,納繼室者皆引細(xì)娘為戒,嘖有煩言。女亦稍稍聞之,而漠不為意。福不堪其苦,棄豕逃去,女亦任之,殊不追問。積數(shù)月,乞食無所,憔悴自歸,不敢遽人,哀求鄰媼往白母。女日:“若能受百杖,可來見;不然,早復(fù)去。”福聞之,驟入,痛哭愿受杖。母問:“今知改悔乎?”日:“悔矣。”日:“既知悔,無須撻楚,可安分牧豕,再犯不宥!”福大哭日:“愿受百杖,請復(fù)讀。”女不聽。鄰嫗慫恿之,始納焉。濯發(fā)授衣,令與弟怙同師。勤身銳慮,大異往昔,三年游泮。中丞楊公見其文而器之,月給常廩,以助燈火。 怙*鈍,讀數(shù)年不能記姓名。母令棄卷而農(nóng)。怙游閑憚于作苦,母怒日:“四民各有本業(yè),既不能讀,又不能耕,寧不溝瘠死耶?”立杖之。由是率奴輩耕作,一朝晏起,則詬罵從之;而衣服飲食,母輒以美者歸兄。怙雖不敢言,而心竊不能平。農(nóng)工既畢,母出資使學(xué)負(fù)販。怙淫賭,人手喪敗,詭托盜賊運(yùn)數(shù),以欺其母。母覺之,杖責(zé)瀕死。福長跪哀乞,愿以身代,怒始解。自是一出門,母輒探察之。怙行稍斂,而非其心之所得已也。一日,請母,將從諸賈人洛;實(shí)借遠(yuǎn)游,以快所欲,而中心惕惕,惟恐不遂所請。母聞之,殊無疑慮,即出碎金三十兩,為“之具裝;末又以鋌金一枚付之,日:“此乃祖宦囊之遺,不可用去,聊以壓裝,備急可耳。且汝初學(xué)跋涉,亦不敢望重息,只此三十金得無虧負(fù)足矣。”臨又囑之。怙諾而出,欣欣意自得。至洛,謝絕客侶,宿名娼李姬之家。凡十余夕,散金漸盡,自以巨金在囊,初不以空匱在慮,及取而斫之,則偽金耳。大駭,失色。李媼見其狀,冷語侵客。怙心不自安,然囊空無所向往,猶翼姬念夙好,不即絕之。俄有二人握索人,驟縶項(xiàng)領(lǐng),驚懼不知所為。r哀問其故,則姬已竊偽金去首公庭矣。至官,不能置辭,梏掠幾死。收獄中,又無資斧,大為獄吏所虐,乞食于囚,苛延余息。 初,怙之行也,母謂福日:“記取廿日后,當(dāng)遣汝之洛。我事煩,恐忽忘之。”福不知所謂,黯然欲悲,不敢復(fù)請而退。過二十日而問之,嘆日:“汝弟今日之浮蕩,猶汝昔日之廢學(xué)也。我不冒惡名,汝何以有今日?人皆謂我忍,但淚浮枕簟,而人不知耳!”因泣下。福侍立敬聽,不敢研詰。泣已,乃日:“汝弟蕩心不死,故授之偽金以挫折之,今度已在縲紲中矣。中丞待汝厚,汝往求焉,可以脫其死難,而生其愧悔也。”福立刻而發(fā)。比入洛,則弟被逮三日矣。即獄中而望之,怙奄然面目如鬼,見兄,涕不可抑。福亦哭。時(shí)福為中丞所寵異,故遐邇皆知其名。邑宰知為怙兄,急釋之。 怙至家,猶恐母怒,膝行而前。母顧日:“汝愿遂耶?”怙零涕不敢復(fù)作聲,福亦同跪,母始叱之起。由是痛自悔,家中諸務(wù),經(jīng)理維勤;即偶惰,母亦不呵問之。凡數(shù)月,并不與言商賈,意欲自請而不敢,以意告兄。母聞而喜,并力質(zhì)貸而付之,半載而息倍焉。是年,福秋捷,又三年登第;弟貨殖累巨萬矣。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