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國調解學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289374
- 條形碼:9787811289374 ; 978-7-81128-93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調解學教程 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深入推進,調解對于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和社會治理創新價值被不斷凸顯和強化。作為調解的主體力量,目前活躍在調解戰線上的調解員數以百萬計。調解員隊伍規模很大但素質參差不齊。因此,編撰科學、實用的中國調解學教材,對調解員進行系統、規范的培訓,已經是突破制約調解事業可持續發展瓶頸的關鍵所在。本書稿主要圍繞如何提升調解員的綜合素質,展開全面、系統的研究。全書共分為七個章節,主要內容為調解學的概論,西方調解的歷史沿革、理念與原則,我國傳統調解制度的概述、我國現代調解制度的主要內容,現代調解的步驟與技巧,社會心理學在調解中的運用,調解的未來之機遇與挑戰等。
中國調解學教程 目錄
**節 調解學的概念、性質和研究對象
第二節 調解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調解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第四節 調解的概念、特征和類型
第五節 調解與裁決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章 西方調解的歷史沿革、理念與原則
**節 西方調解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西方調解的理念
第三節 西方調解的原則
第三章 我國傳統調解制度簡述
**節 傳統調解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傳統調解的基本理念
第三節 傳統調解的主要依據
第四節 傳統調解的主要類型
第五節 傳統調解的案件種類
第六節 傳統調解的運作程序
第四章 我國現代調解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
**節 調解制度的適用范圍
第二節 調解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調解的主體
第四節 調解的程序規則
第五節 調解協議的效力
第五章 現代調解的步驟與技巧運用
**節 調解員的角色定位
第二節 調解的基本步驟
第三節 調解員開場工作
第四節 聯席會議
第五節 單方會談
第六節 如何控制當事人的期望值
第七節 如何打破僵局
第八節 調解協議的達成和履行
第六章 社會心理學在調解中的運用
**節 社會心理學與調解中的溝通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與僵局的打破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與群體性糾紛調解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與醫患糾紛調解
第七章 調解的未來:機遇與挑戰
**節 全球調解發展趨勢概況
第二節 現代調解發展的契機與挑戰
第三節 中國調解未來發展的困境與出路
中國調解學教程 節選
《中國調解學教程/如何當好調解員系列叢書》: 。ㄒ唬╅_場工作的目的 開場工作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點:**,讓當事人了解、認識整個調解過程,放松戒備心理,更好地投入調解。所謂認識調解,主要是指認識以下問題:調解員的中立性;調解員的保密義務;調解如何解決問題;調解協議的簽署等。只有當事人真正了解調解,才能夠真正放心地參與調解。第二,讓當事人感到正式、莊重和被尊重感。只有調解員用心地主持調解的開場工作,只有調解員本身尊重調解,當事人才會尊重調解。第三,營造和諧的氣氛。調解伊始就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可以為接下來的調解工作奠定一個基調。第四,為贏得當事人的信任奠定基礎。一個良好的開場,是成功調解的一半。良好的開場工作能夠讓調解當事人初步認識到調解員的性格特征。作為調解員,應當具備以下性格特征:大公無私、堅強、坦率、果斷、誠懇、熱情、公正、謙虛、廉潔、自信、多思善想,能全面辯證思考問題,有強烈的責任心,愿意為社會、集體和他人履行義務等。調解員不應具有下列性格特征:粗暴、武斷、專橫、急躁、膽怯、軟弱等。在開場工作中展現出調解員的上述優良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初步贏得各方當事人的信任。當然,這種信任不僅僅意味著信任調解員本身,還包括信任調解程序本身。讓當事人明白,調解程序不是走過場、和稀泥,而是能夠實實在在減少彼此分歧、降低彼此對抗程度、*終平息雙方糾紛爭議的解決程序。第五,告知當事人調解員在調解程序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定位。調解員是無償的糾紛解決助手,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自始至終都保有決定是否接受調解以及是否達成調解協議的權利。這意味著,當事人在整個過程中都有相當程序的自由度,不會受到任何不良的干擾和壓力! 。ǘ╅_場中的常見錯誤 開場過程中的常見錯誤主要有:**,認為大家互相認識而不做自我介紹。第二,認為當事人了解調解程序而不做介紹。第三,只關注法律。調解過程中不應當過多地關注法律。如前所述,調解過程更多的是講究“情理法”,而不是“法理情”。第四,調解員過早提出自己的意見和主張,一旦讓當事人感受到調解員存在先人為主的可能,便很可能對接下來的調解不予配合!
中國調解學教程 作者簡介
廖永安,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訪問學者,F任湘潭大學副校長,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法治湖南建設與區域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湖南省調解理論研究基地負責人,湘潭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名師,2014年榮獲第七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兼任湖南省法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十余項。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司法部科研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代表著作有《民事審判權作用范圍研究》《民事證據法學的認識論與價值論基礎》《訴訟費用研究》等,在《求是》《中國法學》《光明日報》《中外法學》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