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群性的承變:苗疆邊緣秀山苗族的生活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60160
- 條形碼:9787010160160 ; 978-7-01-01601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群性的承變:苗疆邊緣秀山苗族的生活 本書特色
向軾*的《族群性的承變——苗疆邊緣秀山苗族的生活》是西南大學人類學民族學跨學科研究團隊“ 流域與族群互動”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發展,不同族群間的交往和接觸也*加頻繁,形成一種多元文化格局。被自身視為或被他人視為某一群體特征的族群性有與生俱來的原生性特征,也有因外在時政的變化而改變的工具性特征,呈現出既穩定又可變的軌跡。本書采用民族志方法,考察了苗疆邊緣的一個苗族村(重慶秀山半溝村),從歷史時空維度,關注其族群性發展的過程,在族群記憶、地緣和血緣、通婚圈、苗語使用、傳統文化和象征符號、國家意識與族群心理六個方面剖析其族群性變遷的規律及動因。通過對這個苗族村寨的田野調查,筆者發現,苗族族群性的維系有其內在的機制和紐帶,也因住地遷徙、政治經濟環境變遷、族群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族群自身的發展變化而在歷史進程中不斷改變其具體內容和社會功能。
群性的承變:苗疆邊緣秀山苗族的生活 內容簡介
族群性是在社會互動中產生,并包含在族群文化中的將自身視為或被他人視為某一群體組成部分的特征。本書選取處于特殊地理區域的苗族族群為個案,觀察其內部社會結構以及和周邊其他族群的族群關系,對其族群性進行動態考察,凸顯其族群性的特殊表現,及其因外在社會和政治環境變化而呈現的變遷圖景。 具體而言,本書采用民族志方法,考察了苗疆邊緣的一個苗族村(重慶秀山半溝村),從族群記憶、地緣和血緣、通婚圈、苗語使用、傳統文化和象征符號、國家意識與族群心理等六個方面,對其族群性進行了剖析,發現苗族族群性的維系有其內在的機制和紐帶,也因住地遷徙、政治經濟環境變遷,族群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族群自身的發展變化而在歷史進程中不斷改變其具體內容和社會功能。
群性的承變:苗疆邊緣秀山苗族的生活 目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