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第十輯:Vol.1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88646
- 條形碼:9787509788646 ; 978-7-5097-8864-6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第十輯:Vol.10 本書特色
道德是一個社會中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和遵循的一套行為準則,一旦形成,便會牽涉依據(jù)其進行的各種道德判斷。善與惡、好與壞、美與丑、忠與奸、正與邪、是與非、對與錯都是我們對人、對事所形成的道德判斷;反過來,這些道德判斷又將進一步指導我們的日常行動。本輯收錄的八篇論文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道德判斷領域的*新發(fā)展內(nèi)容,介紹了該領域中新的研究范式,并探討了本土文化背景下一些道德觀念的發(fā)展與演進。
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第十輯:Vol.10 內(nèi)容簡介
研究和認識生活在中國文化中的人們的社會心理,發(fā)現(xiàn)和提示民族文化和社會心理相互建構的過程及其特征,*終服務社會、貢獻人類,這正是華人社會心理學者百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吨袊鐣睦韺W評論》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發(fā)表有關華人、華人社會、華人文化的社會心理學原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以展示華人社會心理學的多重視角及*新進展。 道德是一個社會中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和遵循的一套行為準則,一旦形成,便會牽涉依據(jù)其進行的各種道德判斷。善與惡、好與壞、美與丑、忠與奸、正與邪、是與非、對與錯都是我們對人、對事所形成的道德判斷;反過來,這些道德判斷又將進一步指導我們的日常行動。本輯收錄的八篇論文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道德判斷領域的*新發(fā)展內(nèi)容,介紹了該領域中新的研究范式,并探討了本土文化背景下一些道德觀念的發(fā)展與演進。
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第十輯:Vol.10 目錄
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第十輯:Vol.10 作者簡介
楊宜音,女,1955年12月生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長(2010~2014)!吨袊鐣睦韺W評論》主編。1997年香港大學心理學系訪問學者,2002~2003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系訪問學者,2005年9~12月臺灣大學心理學系訪問學者,2006年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心理學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心理學院訪問學者,2007年10~12月挪威科技大學心理學系訪問學者。在學術書刊中發(fā)表論文80余篇/章。主要研究領域:華人社會心理,包括人際關系、群己關系與群際關系。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經(jīng)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