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國際傳播熱點透視 第3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07656
- 條形碼:9787519207656 ; 978-7-5192-076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國際傳播熱點透視 第3輯 本書特色
本書是由鄭通濤主編的《漢語國際傳播熱點透視》系列叢書的第3輯,本系列圖書瞄準了漢語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戰略需求。本輯探討了漢語國際傳播中的六個熱門話題:歐洲**所孔子學院即將關閉、語言癌的產生及發展、漢字簡繁之爭又起、泰國漢語教師志愿者生存狀況調查、“一帶一路”下文化產業格局的構建以及海外漢字教學的改革問題。對每個話題均力圖從熱點緣起、相關報道、延伸閱讀三個角度分析探討,系統挖掘、梳理了漢語國際傳播中的現象和問題,對提煉出的熱點問題進行綜合研究,為我國漢語國際傳播事業提供了決策參考和智力支持。
漢語國際傳播熱點透視 第3輯 內容簡介
《漢語國際傳播熱點透視(第3輯)》探討了漢語國際傳播中的六個熱門話題:歐洲首所孔子學院即將關閉、語言癌的產生及發展、漢字簡繁之爭又起、泰國漢語教師志愿者生存狀況調查、“一帶一路”下文化產業格局的構建以及海外漢字教學的改革問題。對每個話題均力圖從熱點緣起、相關報道、延伸閱讀三個角度分析探討,系統挖掘、梳理了漢語國際傳播中的現象和問題,對提煉出的熱點問題進行綜合研究,為我國漢語國際傳播事業提供了決策參考和智力支持。
漢語國際傳播熱點透視 第3輯 目錄
緣起
《環球時報》:瑞典要關閉首所孔子學院專家:西方對華仍有偏見
相關報道
BBC中文網:孔子學院——瑞典關門,倫敦沉默
美國《僑報》:歐洲首次關停孔子學院,運營推廣模式成爭議焦點
《法制晚報》:斯德哥爾摩大學將關孔子學院:這樣的合作顯得多余
新浪國際:斯德哥爾摩大學副校長解釋為何關閉孔子學院
《聯合早報》:孔子學院其實“蠻拼的”
觀察者網:瑞典不是**個,法國里昂先關了孔子學院
《中國經營報》:孔子學院緣何在西方總有爭議?
中國僑網:盤點孔子學院十年風雨路:海外發展屢遭尷尬引深思
《國際先驅導報》:孔子學院海外發展現狀調查
延伸閱讀
約瑟夫·奈:提升國家軟實力是中國的明智戰略
新華網:從大邱到北京——孔子學院架設中韓“心”橋
人民網:孔子學院十年間開辦475所,200多所待申
語言癌
緣起
《北京日報》:“語言癌”正侵入華語圈
相關報道
《人民日報海外版》:余光中談“語言癌”:和中文的“惡性西化”有很大關系
《光明日報》:以優雅表達治療“語言癌”
東南網:“語言癌”讓人更愛經典語言
《寧波日報》:動輒稱“癌”更是一種病
《聯合報》:贅字用語成困擾臺灣餐廳業者喊戒“語言癌”
延伸閱讀
臺“教育部”將對高三生進行素養調查討論“語言癌”
是不是語言癌?
自媒體時代的語言亂象
教師,請遠離“語言癌”
漢字簡繁之爭又起
緣起
《現代快報》:馮小剛張國立呼吁讓富有涵義的繁體字入課本
相關報道
王旭明:糾結繁簡之爭是自陷誤區
黃德寬:繁體字進課本沒必要反而讓學生們更累了
申小龍:漢字發展須尊重字理與規律
《聯合早報》:中國恢復繁體字就能彰顯字體的意義?
《文匯報》:簡體字“愛”民國教育已普遍使用曾現于北魏碑刻
《光明日報》:漢字繁簡爭論:眼光應向前看
《南方日報》:也別忽視簡化字的社會價值
《長沙晚報》:繁體字進課堂確實可以有
《大連日報》:繁體字復活有意義嗎?
《中國文化報》:漢字繁簡之爭不是孤零零的語言學事件
《京華時報》:透過漢字繁簡之爭看文化共識
延伸閱讀
澎湃新聞:“繁簡”之爭:蔣介石曾兩度推行漢字簡化
《閩南日報》:校園書法課中的“繁簡之爭”
志愿青春在泰國——泰國漢語教師志愿者生存狀況調查
緣起
中新網:中國今年將派1800名漢語教師志愿者赴泰國教學
人民網:1600余名赴泰漢語教師志愿者離任回國
相關文章
泰國漢語教師志愿者教學適應能力探析
泰國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實施情況調查報告——以云南師范大學為例
赴泰漢語教師志愿者心理濡化研究
延伸閱讀
中國駐泰漢語教師志愿者:青春做伴在異鄉
海南漢語教師志愿者赴泰國支教:“苦行僧”般的經歷
“一帶一路”下文化產業格局的構建
緣起
中國經濟網:專家共議“一帶一路”下文化產業格局的構建
相關報道
《光明日報》:“一帶一路”和“互聯網+”推升文化產業發展
《中國文化報》:“一帶一路”釋放文化軟實力
《經濟日報》:“一帶一路”下的文化傳承與創新
《南方日報》:“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先行東南亞現華文教育熱
《人民日報》海外版:“一帶一路”助孔子學院高飛
蔡武:堅持文化先行建設“一帶一路”
裘援平:“一帶一路”機會無限華僑華人大有可為
何亞非:華僑華人是“一帶一路”傳播者實踐者受益者
王林旭:“一帶一路”建設需文化先行
西沐:“一帶一路”格局中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維度
蔡建國: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戰略
梁海明:“一帶一路”需要文化包容
趙磊:“一帶一路”應文化與經貿并重
賈秀東:“一帶一路”*大特點是包容
王義梔:“一帶一路”是歐洲文明復興的機遇
汝信:期待“一帶一路”搭建文明互通新橋梁
單霽翔:加強“一帶一路”文化遺產保護
陳維亞:“一帶一路”在文化上也要有所作為
方漢文:“一帶一路”是中國與世界文明的融新之道
郭建蘭:“一帶一路”創造文化產業新機遇
張學棟:“一帶一路”——文化創意產業大跨越的新機遇
范玉剛:以文化交融促進“一帶一路”建設
新華網:“一帶一路”建設為中亞留學生創造更多機會
延伸閱讀
京華網:2015國際文化產業發展形勢與趨勢研討會召開
中新社:50位中亞僑領聚首西安“一帶一路”引熱議
《人民日報》:伊斯蘭堡共建“一帶一路”路更寬情更濃
劉結成:2015年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七大新趨勢
魏鵬舉:“一帶一路”背景下特色文化產業的投融資路徑
廣西新聞網: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廣西積極打造教育絲綢之路
《云南日報》:云南推進“絲路書香”項目建設
海外漢字教學需要改革
問題在哪里?
外國學生的漢字學習與認知有哪些特點?
關于漢字的字感教學
談談字域概念
再談“漢字教學筆畫始”
談談漢字筆畫(一)
談談漢字筆畫(二)
談談漢字筆畫(三)
海外漢字教學需要改革(9)——結束語
延伸閱讀
掌握漢語漢字特點創新教學法讓“瓶頸”變“引擎”
漢語教師陳淑紅改革教學方法邊拼邊玩識漢字
越南胡志明市各所大學的漢字教學淺論
漢語國際傳播熱點透視 第3輯 節選
《漢語國際傳播熱點透視(第3輯)》: 事件回放:瑞典宣布關閉歐洲首家孔子學院稱“合作多余”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1月11日報道,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日前在其網站上發布通告,稱將關閉該校的孔子學院。該孔子學院成立于2005年,是歐洲首家孔子學院。通告中說,大學與孔子學院的合作協議于2014年年底到期后不再續約,孔子學院將于2015年6月30日關閉。大學網站還表示,如今我們與中國已擁有完全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這樣的合作顯得多余。 消息一出頓時引發了廣泛關注,質疑和猜測紛至沓來。斯德哥爾摩大學負責孔子學院事務的副校長維丁隨后在接受采訪時說,關閉孑L子學院屬學校自身原因,無關政治。在孔子學院成立之前,斯德哥爾摩大學東方語言學院就已經設有中文課程,與孔子學院在教學職能上有部分重疊。維丁也表示,斯德哥爾摩大學在未來將繼續深化與中國的學術合作與文化交流活動,目前已與中國高校簽署了部分雙邊協議。 而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則回應說,有個別學校停辦或退出是正常現象,各國語言推廣機構出現此種情形也是很普遍的。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476所孔子學院和851個中小學孔子課堂,累計注冊學員345萬人,目前仍有70多個國家200多所大學正在積極申辦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十年:全球培養漢語人才,架起“心靈高速公路” 全球首家孔子學院于2004年3月在韓國成立,至今已走過十年的歷程。孔子學院*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范、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正規、*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在孔子學院的帶動下,已有61個國家和歐盟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漢語學習者從十年前的不足3000萬人,快速攀升至1億人。十年來,孔子學院為100多個國家培訓漢語教師20萬人次;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近10萬場,受眾5000萬人。 孔子學院架起了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讓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學習并喜愛上漢語和中國文化,并在學習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韓國啟明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蘇英霞在回中國之后,還惦念著韓國的學生,讓他們通過孔子學院搭建的平臺來到北京留學,延續與中國的緣分。韓國留學生們在北京不僅提升了漢語水平,還近距離地了解了中國各地的風土人情。來自韓國慶州的學生樸隱竣,已走過中國20多個城市,還在中國人婚禮上當過伴郎。 而在肯尼亞,孔子學院成為年輕人實現夢想的平臺。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學員肯尼迪,父親是一名獸醫,家里有12個兄弟姐妹,他是長子。2009年,他贏得當地“漢語橋”比賽**名,并于同年獲中國國家獎學金赴天津師范大學深造。通過比賽,肯尼迪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