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一生的自控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493064
- 條形碼:9787504493064 ; 978-7-5044-9306-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受益一生的自控心理學 本書特色
所謂“自控”,從心理學專業角度解釋,即自我控制,具體指對自身情緒、思想、行為的控制能力。人的潛意識中潛藏著很多“弱點”,比如貪婪、嫉妒、攀比、懶惰等,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力,那就只能任憑這些人性的弱點控制我們的人生。
管理自我難,向與生俱來的行為宣戰有力量的人是善于控制自己的人!沒有自控力,就沒有好習慣;沒有好習慣,就沒有好人生!重新認識自己的自控力用心理學改變你的生活。自控力是訓練出來的,本書緊扣自我失控的心理成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思維、行為和心智的方式和方法,全方位開發你的潛能、提升你的自控力。
受益一生的自控心理學 內容簡介
情緒掌控,不失控,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潛意識訓練,思維導圖幫你找回強大的自我
微行為效應,擺脫那些“想當然”的控制
極限挑戰,自控力是否真的有“邊界”
意志力重建,為何縱容自己終將毀掉自己
斷舍離定律,成功人士都在實踐的生活法則
受益一生的自控心理學 目錄
**篇 自控力:高效自我管理的藝術“自控力”簡而言之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即一個人對自身言語、行為、思想、沖動、情緒、欲望等的控制能力。一個沒有自控力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功,是“自控力”造就了偉人,造就了機遇,造就了成功;是“自控力”成就了精英人士的超高自我管理效率。**章 自控力,一種自我引導的精神之力正如世界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所說,“自控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外力施加給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唯有“自控”的精神之力才是引導我們走向人生巔峰的不滅明燈。1. 讓自控成為一種習慣2. 自控既是意志的表現,也是情緒智力的表現3. 走出自己的思維舒適區4. 面對一條錯誤的路,必須果斷放棄5. 自控力有多強,競爭力就有多強6. 自控力:意志力與習慣的博弈第二章認識自己,發現內心潛在的力量周圍人贊揚或批評的聲音,直接影響著我們對自身的認識和評價,不過這種認識并不科學,一個真正的智者懂得遵從自己的內心,唯有相信內在真實的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不斷提升自我覺察力,從而激發潛藏在你內心的強大精神力。1. 戰勝人性弱點,自控力由“心”而來2. 發掘自身潛能,找出“能量寶庫”3. 多反省自己,少怪罪別人4. 有些事情不能太較真5. 逾越“心理高度”:不要給自己設限6. 驅除內心的無力感/7. 激勵自我,發掘自身的潛能第三章多點自控力,你早成功了壞心情、壞脾氣、刻薄的表現、嘲弄他人的行為……這些惡習埋藏在我們的本性當中,總是會在我們不經意間乘虛而入,甚至控制我們的心靈與行動。人*不能夠缺少的品德就是容忍與克制。要想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那么就必須擁有改造自己的決心。有時候,你與成功之間的距離,只差一點自控力。1. 戰勝思維惰性,培養主動精神2. 格局思維: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3. 糖果效應:克服小誘惑,將獲得更多4. 先思考再行動,主控自身思維5. 養成好習慣,培育持久的自控力6. 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識第二篇 情緒管理:不失控,世界就是你的一個人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么必然會因為不時的情緒沖動而受害。在日常生活中,被情緒擺布的人數不勝數,他們頭腦一熱,什么蠢事都做得出:或因無關緊要的談話而斗毆,抑或只要別人吐點苦水,就忍不住當圣母,犯下根本性錯誤……你是“情緒”的傀儡嗎?其實,只要你的情緒不失控,整個世界都可以成為你的表演舞臺。第四章 情緒控制:沖動的時候要踩急剎車沖動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是朝氣蓬勃、青春活力的象征,如果你時常沖動,那么說明你還年輕;沖動是一件壞事,因為它是輕浮躁動的魔鬼,意欲沖動的時候,一定要踩急剎車,否則等到釀成禍患時只能追悔莫及。1. 野馬結局:不生氣是一種修行2. 何必怒上心頭,看得開才能活得好3. 懂得變通,不要犧牲在牛角尖里4. 修煉容忍之道,不要敗給“火氣將軍”5. 保持冷靜,換一種視角看問題第五章 情緒平衡:用“不完美”的心做完美的事人生沒有盡善盡美,如果遇事就要大喜大悲,那么只會讓情緒影響你的正常判斷。如果我們能夠用“不完美”的心態面對人生,用平衡的情緒去駕馭諸事,那么自然就會輕松許多。1. 趕走憂郁,讓心靈回歸到陽光之下2. 情緒不穩定時更需要深思熟慮3. 學會放寬心,從現在開始,甩開壞情緒4. 包容,在善待他人的同時成全自己5. 克服焦慮:擺脫烏云籠罩的生活第六章 情緒轉移:狀態不好的時候換個事來做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常十有八九,當面對無法改變的殘酷現實時,當無力改變目前的現狀時,與其被“壞情緒”籠罩,不如操縱好自己的情緒轉換器,狀態不好的時候換個事情來做,如此一來,情緒自然就會好起來。1. 轉化抱怨,感受丟掉抱怨后的美好2. 腦子太滿運作不暢,該遺忘的就遺忘3. 轉變觀念,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4. 身心俱疲時放下工作獨自遠行5. 尋找積極情緒的“情緒轉換器”第七章 情緒選擇: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人在面對未知領域的時候,經常會產生情緒性的心理變化,或喜,或怒,或哀,或樂,多變的環境造就了多變的人。所以,推開一扇窗,悲觀的人看到的是腳下的爛泥,樂觀的人看到的則是滿天的星斗。不做悲觀棄世的人,要做樂觀向上的勇者。1. 欲望是本能,但是要學會控制2. 別讓未發生的事情影響你的情緒3. 別讓自卑情緒籠罩著你4. 虛榮是壞脾氣的罪惡之花5. 別讓內疚、憂傷和失敗帶給你疲憊6. 不能改變就要學會接納第八章 情緒釋放:給負面情緒一個合理的出口負面情緒總是有的,它是一種人生常態,與性格、能力、收入沒有關系。這些情緒如果不及時排解,會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出于本能的自我保護,我們都盼望有一個合理的出口,能把各種負面情緒釋放出來。1. 克服焦慮:勇敢地與人們相處2. 有想法應說出來,別總壓抑著3. 負能量太多時,需反省自己4. 擺脫抑郁的困擾,拒絕霍桑效應的負面影響5. 克服緊張情緒,學會放松自己6. 情緒垃圾要果斷丟棄7. 吵架也是一種釋放第九章 情緒優化:發揮自我潛能,治愈原生態情緒很多時候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要做的事情的成敗,情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情緒是可以優化的,更是可以控制的,我們也正是在對情緒的優化過程中獲得了成長。優化自己的情緒,是對自己智慧的一種磨礪,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執著的體現。1. 挑戰恐懼:內心淡定的人才無所畏懼2. 超越自私本能,自控心性拓寬胸懷3. 自我期待,讓夢想成真的“皮格馬利翁”效應4. 換位思考,化解自己的怨氣5. 學會忍耐,沉住氣方能成大器6. 提高抗壓性,別讓壞脾氣傷人又傷己第三篇潛意識訓練:思維導圖幫你找回強大的自我這個時代*大的躍進,是發現人類透過改變內心的態度,可以改變生命外在的行為。“我想擁有什么”“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能做什么”……誰都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也經常為無解而苦惱。去做一些潛意識訓練吧,你可以找回“另一個更厲害的自己”。第十章 心理暗示力:“內心”是身體的真正操控者心理暗示是一種心理現象,有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之分。在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一味地給予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只會“雪上加霜”,令心情跌落谷底;我們該做的,是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有不良情緒很正常,自己一定能克服,終有陰霾盡散的一天。1. 學會給心理“排毒”:建立積極的心理暗示2. 要增強自控力,首先要放棄控制3. 用“苦樂原則”來增強自控力4. 建立新的心智模式5. 有效的自我激勵:讓你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被打倒第十一章 催眠的力量:破除“生活逃避式想法”很多人在增強自控力的過程中屢屢受挫,在影響自控力的諸多因素中,*根本的原因是———自我控制違背了人的本能。英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溫迪·德萊登和杰克·戈登曾經提出了“生活逃避式想法”這個概念———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著這樣的想法:“生活不應該太艱難,如果我處在艱難痛苦中,我會選擇逃避,我無法為了很久以后的幸福而忍受當下的痛苦。”這是一種消極而天然的想法,也是我們需要通過訓練去破除的一種潛意識。1. 駕馭潛意識:找回失去的控制力2. 挑戰極限:通過潛意識讓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3. 用自我催眠增強自控力4. 養成潛意識里“把時間用在刀刃上”的好習慣5. 改變心理圖式:時刻提醒自己,別犯懶第四篇極限挑戰:自控力是否真的有“邊界”人有強弱之分,自控力也一樣,但并不是說人的自控力一成不變。自控力就像人的肌肉一樣,可以通過鍛煉得到強化。雖然我們無法控制所有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自己自控力的“極限”。第十二章 做個內心強大的人:沉住氣做人,沉下心做事現代社會,每個人都面對強大的社會壓力,有事業的壓力,身體健康的壓力,親人朋友給的壓力……無須害怕,一切只關乎內心的強大。內心強大的人不糾結、不浮躁、不急功近利、無所畏懼……即使身處逆境,內心也是平和、自信的,淡然而堅定地生活著!1. 成大事者不糾結:洞悉內心因果,方得人生豁然自在2. 虎頭蛇尾成不了大事3. 身處逆境,要學會“忍受在內,努力在外”4. 鋒芒太露不如藏巧于拙5. 不要急功近利,心急吃不了熱豆腐6. 保持平常心,方得“大自在”7. 不浮躁,做事要沉得下去第十三章 操作微行為效應:擺脫那些“想當然”的控制人類的大多數判斷都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只是憑經驗、感覺來試探。這種思維方式直覺多而理性少,容易“想當然”,傾向于成功歸自己,失敗歸環境。大凡成功者都會警惕不良效應,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微行為。1. 拆屋效應:不要拒絕自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2. 搖擺定律:不要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3. 艾森豪威爾法則:分清主次,高效成事4. 奧卡姆剃刀定律:把握關鍵,化繁為簡5. 布利斯定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6. 借口定律: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7. 傾聽“弦外之音”言在此而意在彼8. 懶惰效應:遠離懶惰,克服疲憊感第十四章 斷舍離定律:成功人士都在實踐的生活法則斷舍離是一種行為法則,亦是一種行為哲學。它在示范一種做減法的生活方式與人生態度,即面對人生的各種貪念要斷然舍棄。當一個人能夠舍棄自我內心的“執著”,清晰地“舍”“斷”時,就會徹底擺脫“失敗體質”, 輕松掌控人生。1. 迅速轉彎,別在錯誤里拖延時間2. 剔除享樂心理,先清心后培養自控力3. 放慢身心,享受快樂“慢生活”4. 跳出忙碌的圈子,丟掉過高的期望5. 別苛求自己,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6. 凡事要看透,拿得起的人更要放得下第十五章 專注力訓練:用智慧和精神滋養自控力生活和工作當中存在各種各樣的誘惑,我們制訂的計劃也會被各種各樣的瑣事打擾。當這些內在、外在的因素出現時,能否繼續堅持自己的目標,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成功。而專注,也就是執著與堅持,是叩開成功的不二法門。1. 一萬小時的成功準則2. 聚光法則:一次只做一件事,避免半途而廢3. 潛能的力量:只有執著才能成功4. 永不言棄,做事不要給自己留退路5. 掌控你自己:避免不斷地轉換任務6. 專注于一件事,更要專注于細節第五篇意志力重建:為何縱容自己終將毀掉自己在現代社會,缺乏意志力或者意志力不堅定非常普遍,正因為多數人缺乏這一品質,也就決定了多數人無法獲得成功。意志力不夠堅定、隨心所欲的人,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只有那些意志力強大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獲得成功。第十六章 微時間管理術:克服拖延心理,糾正惰性工作方式人類身上有很多不好的習性,惰性就是其中之一,而惰性也是拖延癥的表現。當面對眾多工作的時候,惰性就會出來進行騷擾,尤其是對于一些重要的、困難的事情,內心的惰性讓我們一再逃避。要想成功,就要克服惰性,擺脫拖延癥,否則一切都只能是空想。1. 調整“期望”法:為自己設定一個期限2. 剝離窮忙,遠離窮忙3. 每天找出*重要的事情去做4.“等一等”的心態,得到的只是“永遠不能”5. 果斷行動,讓拖延到此為止6. 善于統籌,實現時間*優使用第十七章 心理博弈學:狠一點才能心想事成要在社會當中闖出一番事業就要對自己“狠”一點,這個“狠”不是兇狠、殘忍,而是嚴格要求自我,“逼”迫自己成長。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當中,弱者永遠無法取得成功,只有那些敢對自己“狠”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才能取得成功。1. 用耐心來打磨你的意志2. 不光要狠,更要有大氣魄3. 不能讓自己活得太舒服4. 關鍵時刻必須“獨斷專行”5. 高標準,嚴要求,英雄都是“逼”出來的6. 別再為瑣碎的人和事抓狂第六篇自控與操控:對內掌控自我,對外控制他人擁有卓越自控力的人,不僅可以掌控自己,還可以控制他人。擁有超強自控力的人,能夠管理好自己的言行方式,思維方式,也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卓越的自控力可以強化領導力,可以造就非凡的魅力,吸引周圍的人心甘情愿地追隨。第十八章 成功的人都有超級自控力懂得約束自我是成功者**的素質,能夠嚴格管理自己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沒有自控力的人,太過于隨心所欲,到*后只能被生活左右。隨著社會的發展,壓力越來越大,誘惑也越來越多,如果不能理性地控制自己,只能在誘惑面前迷失自我。因此,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先學會自控。1. 苦而不言,喜而不語,才是自控*高境界2. 無論目標有多大,先把當前的事做好3. 個人品牌定位的目的:提高你的影響力4. 用目標約束自己,全力實現夢想5. 把有意識地克服變成無意識地習慣6. 工作可以枯燥,但心不能浮躁第十九章 自控力的秘密: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影響別人生活和工作當中,有一些人總能夠引導周圍的人,影響周圍的人。這些人往往具有很強的自控力,他們能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以及控制自己的情緒,始終把正能量傳遞給周圍的人,使周圍的人追隨自己。1. 用自控力修煉強大領導力2. 團隊自控力:激發公司活力的鲇魚效應3. 自律,讓隊員的行動規范化4. 波特法則:有獨特的定位,才會有獨特的成功5. 史密斯原則:競爭中前進,合作中獲利6. 用你的情緒正能量去感染他人
展開全部
受益一生的自控心理學 作者簡介
李敬,心理咨詢師,長期關注于心理學研究,致力于加深大眾對“心理”潛在力量的認識,并形成了獨到的創作手法和行文風格。著有《銷售心理學》《微表情心理學》等心理學系列圖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