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山水清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112007
- 條形碼:9787554112007 ; 978-7-5541-120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水清音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秦嶺水體的形成與發育過程、河流水系水體的水文特征、豐富的淡水資源及其利用、秦嶺水資源與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關系等。
山水清音 內容簡介
秦嶺是橫亙與我國中部的一座偉大而神奇的山脈,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一系列東西走向的巨大山體,使它成為我國氣候、水文和動植物區系的天然南北分界線。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有著極高的科研價值,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博物館”和“活的教科書”。《山水清音》介紹秦嶺水體的形成與發育過程、河流水系水體的水文特征、豐富的淡水資源及其利用、秦嶺水資源與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關系等。
山水清音 目錄
總序緒言**章 秦嶺水體的形成與發育 **節 秦嶺水體的形成條件 一、秦嶺——中國的脊梁 二、秦嶺——地質博物館 三、秦嶺季風的形成與水汽的來源 四、秦嶺山地對水汽的抬升和屏障作用 五、植被和土壤對降水的攔蓄作用 第二節 水體對秦嶺地貌的塑造 一、冰川的侵蝕沉積 二、冰緣的凍融剝蝕 三、流水的沖刷切割 四、流水的溶蝕 五、流水的沉積 第三節 秦嶺北坡山水與峪口風光 一、西岳華山與華山峪 二、秦嶺**湯與東湯峪 三、翠華山一太乙峪一南五臺 四、嘉午臺與白道峪 五、灃河與灃峪 六、瀑布與高冠峪 七、終南**山與紫閣峪 八、北方九寨溝與太平峪 九、黑河與芒峪 十、太白山與西湯峪第二章 秦嶺水體水文特征 **節 秦嶺河流水系 一、秦嶺水系結構 二、秦嶺河流河道和水系特征 三、四大流域水系分布 第二節 秦嶺河流的水文特征 一、秦嶺河流的氣候特征 二、秦嶺河流的水文特征 三、秦嶺四大流域的水文特征第三章 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節 水資源狀況 一、水資源分區 二、降水資源 三、地表水資源 四、地下水資源 五、水力資源 六、水資源總量及可利用總量 第二節 水資源開發與利用 一、歷史上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第四章 秦嶺水體——華夏文明的搖籃 **節 河流流域與古人類文明 一、灞河與藍田猿人 二、浐河與半坡文化遺址 三、渭河中游與福臨堡遺址 四、灃河與客省莊遺址、豐鎬遺址 五、洛河與花石浪遺址 六、丹江與紫荊遺址 七、涇洋河與何家灣遺址 第二節 秦嶺的古代農田水利 一、“南山”渠堰 二、引渭諸渠 三、漢中渠堰 四、陂塘 第三節 秦嶺的古代水運 一、渭河干流交通 二、人工漕渠 三、昆明池與昆明渠 四、潏水渠道和“漕河” 五、漢江干支流交通 六、穿越秦嶺的水陸交通 第四節 秦嶺的古代聚落 一、“八水”與古都長安 二、清姜入渭育陳倉 三、漢水古鎮 四、丹江古鎮 五、其他古鎮 第五節 秦嶺水體與地域民俗 一、生產民俗 二、秦嶺飲食民俗 三、秦嶺信仰民俗 四、龍舟競賽第五章 秦嶺水工程與現代社會發展 **節 秦嶺“水庫”水資源配置地位 一、陜西現代化的大水利格局 二、秦嶺“水庫”及重點水源配置工程 三、秦嶺“水庫”重點水源配置工程的戰略地位 第二節 重點水源配置工程 一、黑河引水工程 二、引乾濟石工程 三、石頭河水庫工程 四、引紅濟石工程 五、李家河水庫工程 六、引漢濟渭工程 七、“八水潤西安” 第三節 水利風景區 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二、省級水利風景區第六章 秦嶺水安全與區域發展 **節 秦嶺“水庫”生態功能的重要地位 一、秦嶺在人類生存與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國中部地區水生態環境的重要基石 第二節 秦嶺水安全問題 一、秦嶺水災概述 二、秦嶺水災治理形勢 三、秦嶺水土流失概述 第三節 秦嶺水安全綜合治理與區域發展 一、人水和諧——秦嶺治水觀念的轉變 二、秦嶺水安全——區域發展的生命線 三、秦嶺南北坡水系治理重點工程概述 四、秦嶺水安全綜合修復相關對策與建議 第四節 秦嶺人水和諧與生態文明建設 一、人水和諧的發展理念 二、水生態文明建設 三、人水和諧的秦嶺水生態文明建設 四、秦嶺水安全與區域發展展望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