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5330
- 條形碼:9787108055330 ; 978-7-108-05533-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 本書特色
這本書收錄了國際著名平面設計家、書籍設計家杉浦康平近年與中國、韓國及印度的六位著名設計師——呂敬人、黃永松、安尚秀、鄭炳圭、r.k.喬希(r.k.joshi)、柯蒂·特里維迪(kirti trivedi),就東方各國的文化異同,亞洲的書籍、文字、設計以及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所進行的對談,通過他們的對話使讀者得以分享這些設計師們對本國的文化、文字的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融入實際設計工作的體會和經驗。而書中配合各處對談內容分別選刊的杉浦康平和六位設計師的作品,也為讀者提供了從思想到實踐的典范。
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國際著名平面設計師、書籍設計家杉浦康平,與來自中國、韓國、印度六位著名設計師——呂敬人、黃永松、安尚秀、鄭炳圭、R.K.喬希(R.K.Joshi)、柯蒂·特里維迪(Kirti Trivedi),就亞洲的書籍、文字、設計所進行的對談。所講述的不是書籍裝禎設計中的具體技術問題,而是以東方文化為基礎,通過對各國文化與書籍、設計的關系的探討,闡釋他們對東方文化的理解與運用。
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 目錄
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 相關資料
因為整本書基本上都讓我感覺美好,于是先說個人認為最遺憾的一個小部分。就是對話中的各位對于杉浦康平先生的崇敬太深,幾乎都隱約呈現出一種后學問道的架勢。當然杉浦康平先生本身的知識力確實深遠,在每個對談中都游刃有余。這樣的狀態卻使得整本書都是朝著某一個大方向的思想,而缺少了碰撞。和而不同確實是有趣和和諧的 ,但是算是我貪心吧,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差異性,不然只是對談的人和話題不同而已,并沒有看到其他的更多可能性。整本書,感覺是“杉浦康平流派的”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泛亞洲多元化的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 然后是按書內各個話題而來的一些感想。 杉浦康平先生一直強調,日本是一個島國。這是清醒的自我認識。中國是一個雜糅、多元、復雜、政治單一的大國,這也應該是我們的自我認識。我一直認為,明確的自我認識是一切的開端。沒有這一點,就沒有一切。現在我個人感覺太多設計人忽略了真實的中國的現狀,那就是失掉了根基。如果沒有這個牢固的不可轉移的根基,我們所吸收的外部文化就無處可去,就會喧賓奪主了。 “調查亞洲別國識字率低下的問題,看文字設計方面日本能否有所作為”這個調查任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可見日本人的野心。而調查的結論“這里沒有任何日本人能做的事情,這件事最好由各國的人自己去做”又可見設計師的良心。先有野心,然后付與實踐,然后意識到不可行,斷然放棄。 這是一種行事魄力。我個人認為這不僅僅是杉浦康平先生等一小部分個人的特質,也不止是日本設計行業的特質,而是一種整體上的大和精神的體現。不管對這個民族的個人好惡如何,這樣的特質是真可以打動人心的。 在歐洲而意識到自己的亞洲本色。這也是有意義的一個話題。當長期和單一的處在一個環境中,人確實很容易看不清楚本質、本色、特色的所在。于是可以說這些東西都是要比較才可以產生的。走出家門會意識到家的意義,走出這個市可以意識到家鄉的意義,走出中國可以意識到祖國的意義,走出亞洲可以意識到泛東方的特質,我想當登上太空的時候,也一定會真正意識到這顆藍色的星球有多么重要。用中國的老話說,不正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么。要真正懂得,就要先跳脫出來,才可能高屋建瓴。然后再回去,有意識有目標的深入下去。這根本就是一種世界觀跟方法論。 另外一個關于“是”和“不是”的記錄也很有意義。西方人眼中的世界確實是二元論和量化精確的世界,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在國外學珠寶設計的中國留學生的一段話,說她的導師要求她給出科學和理論化的理由來解釋她設計的一個首飾上為什么用三顆寶石而不是四顆,道理在哪里。我曾經很欽佩這樣的設計指導理念。那不愧是大工業化下的理念,精確、理性、冷酷。但是三和四之間。是和否之間,總是也有無限空間的。猶如3.1、3.2、3.55555、3.75858765……也猶如深淺的灰色地帶。那就是東方精神中特有的似是而非的混沌狀態。混沌不是空白,混沌是萬物。難得糊涂大概也算其中的延伸理念。我所偏愛的,其實也是這樣的理念。雖然對那種機械化的精密冰冷的特質有著無限的好奇與向往,但我也逐漸明白到東方的理念依然是最適合我的基準。是一種理想化、模糊化、藝術化的狀態。相對而言,西方大概是現實化、精確化、市場化的吧。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東方人眼中的東方。這個話題,私以為,西方人眼中的東方,或就只說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更好舉例,就是《臥虎藏龍》,就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李小龍。而中國人眼中的中國人,也許就是早上下樓買的那一根油條一杯豆漿,那么無處不在而平淡。 -------摘自豆瓣讀書評論
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 作者簡介
杉浦康平,國際知名平面設計家、書籍設計家、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名譽教授。1932年生于日本東京,1955年東京藝術大學建筑科畢業,1964-1967年任德國烏爾姆(UIm)造型大學客座教授。1970年起開始書籍裝幀設計,創立以視覺傳達論、曼茶羅為中心展開亞洲圖像、知覺論和音樂論的研究。1982年獲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金獎,1998年被授予日本國家紫綬勛章等。亞洲圖像研究學者第一人,曾策劃多個介紹亞洲文化的展覽會、音樂會和相關書籍的設計,以其獨特的方法論將意識領域世界形象化,對新一代創作者影響甚大。將亞洲傳統的、神話的圖像、紋樣、造型的本質形容成“萬物照應的世界”,見諸于多部著作。主要著作有《日本的造型·亞洲的造型》、《造型的誕生》、《生命之樹·花的宇宙》等。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