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國傳世散文100名篇:全彩精華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66223
- 條形碼:9787550266223 ; 978-7-5502-6622-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世散文100名篇:全彩精華版 本書特色
《中國傳世散文100名篇》是一部經典的散文集子。本書分為古代和現代兩大章節。首先將古代經典的優美散文做了集合,為了閱讀方便,該書還對所選篇目進行了精心翻譯,使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散文中所蘊含的意蘊美。其次挑選了大量現代著名散文作家的經典篇目來作為調節。這樣將古代散文和現代散文做了一下對比,讓讀者更為深刻、直接地理解古今散文的區別和優美。另外文中針對某些重點篇目,還配了許多有意境的圖片,圖文結合,更好地營造出散文中所蘊含的優美和意境。該散文集的作者都是古往今來有影響力的名人大家,古有左丘明、張岱等,現代有魯迅、朱自清等家喻戶曉之人,其作品經過時間的驗證,成為不可替代的經典,值得讀者反復閱讀、欣賞。
中國傳世散文100名篇:全彩精華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獨特的視角,精選了古代、現代經典篇目百篇,配上古典雅致的圖片,讓人讀起來賞心悅目。本書內容詳實,所選書目經典耐讀,值得反復閱讀。古代部分篇目還配有翻譯和闡釋,使得理解起來更容易。同時,在精美圖片的陪襯下,使得閱讀更有趣不枯燥,在培養青少年的人文情感和寫作思路上都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全書采用全彩四色印刷,圖片精美,適合青少年閱讀。
總體來說,該書基本呈現出了古代散文佳作和現代散文名篇的成就,對現代人學習和思想有積極的意義。書稿質量很好。
中國傳世散文100名篇:全彩精華版 目錄
中國傳世散文100名篇:全彩精華版 節選
曹劌論戰⊙《左傳》 古代卷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精譯┃ 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覲見魯莊公。他的同鄉對他說:“有權位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有權位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宮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借什么同齊國打仗?”魯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安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些小恩小惠不能普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的東西,我不敢夸大虛報數目,一定用誠實的態度對待神。”曹劌回答說:“這只是小小的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詳加清察,但定盡心盡力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之類的行為,可以憑這個打一 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交戰。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國人擊了三通戰鼓之后,曹劌說:“可以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他下車仔細察看了齊軍戰車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前橫木望齊軍撤退的情形,這才說:“可以了。”于是追擊齊軍。戰爭勝利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靠的是勇氣。**次擂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擂鼓,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擂鼓,士氣已經消耗完了。敵方沒有士氣了,而我方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敵人。大國的行動是難以捉摸的,害怕他們有埋伏。我看到他們的車轍混亂,又望見他們的戰旗倒下去了,確實是敗退的樣子,所以才決定追擊他們。” ┃賞析┃ 本文選自《左傳·莊公十年》,記敘了魯莊公十年(前684)齊魯兩國交戰于長勺的經過。本文先是通過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強調“取信于民”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首要條件;接著簡述曹劌指揮魯軍進行反攻和追擊,取得勝利的過程,顯示出曹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后通過曹劌自己的分析,突出曹劌知己知彼,善于把握戰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術思想。全文詳略得當,重點突出,人物對話準確生動,文字簡練,可謂一字千金,是《左傳》中膾炙人口的名篇。 蹇叔哭師⊙《左傳》 古代卷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精譯┃ 杞子從鄭國派人報告秦穆公說:“鄭國人叫我掌管都城北門的鑰匙。假若秘密發兵來此,鄭國可以攻齲”秦穆公向蹇叔征求意見。蹇叔回答說:“興師動眾,使士兵勞累而去襲擊遠方的國家,這是我從來沒聽說過的。軍隊勞累,力氣衰竭,遠方的鄭國也早有準備,這樣做恐怕不行吧。況且我軍的行動,鄭國必然知道。辛辛苦苦卻毫無結果,士兵必然產生反叛心理。而且行軍千里,誰會不知道我們的舉動呢?”穆公不聽他的勸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三員大將,派他們帶領軍隊從東門外出發。蹇叔哭著送他們,說:“孟明啊,我看到這支軍隊出去,再也看不到它回來了。”穆公派人對蹇叔說:“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六十歲就死了的話,現在墳墓上的樹木都有兩手合抱那么粗了!”蹇叔的兒子也參加了這支出征的隊伍,蹇叔哭著送他,說:“晉國人一定會在崤山一帶狙擊我軍。那里有兩座大山:南面的稱南陵,是夏朝帝王皋的墳墓;北面的稱北陵,是周文王躲避風雨的地方。你一定會死在那里,我會到那里去收拾你的尸骨。”秦軍于是向東進發。 ┃賞析┃ 這是著名戰役“之戰”之前的一個插曲,描述出蹇叔悲憤難抑又無可奈何的心情。語言簡潔,生動傳神,體現了《左傳》擅長用對話來刻畫人物形象的特點。我們屋后有半畝隙地。母親說:“讓它荒蕪著怪可惜,既然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辟來做花生園罷。”我們幾姐弟和幾個小丫頭都很喜歡——買種的買種,動土的動土,灌園的灌園;過不了幾個月,居然收獲了!媽媽說:“今晚我們可以做一個收獲節,也請你們爹爹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如何?”我們都答應了。母親把花生做成好幾樣的食品,還吩咐這節期要在園里的茅亭舉行。那晚上的天色不太好,可是爹爹也到來,實在很難得!爹爹說:“你們愛吃花生么?”我們都爭著答應:“愛1“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姐姐說:“花生的氣味很美。”哥哥說:“花生可以制油。”我說:“無論何等人都可以用賤價買它來吃;都喜歡吃它。這就是它的好處。”爹爹說:“花生的用處固然很多;但有一樣是很可貴的。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蘋果、桃子、石榴,把它們的果實懸在枝上,鮮紅嫩綠的顏色,令人一望而發生羨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來。你們偶然看見一棵花生瑟縮地長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沒有果實,非得等到你接觸它才能知道。”我們都說:“是的。”母親也點點頭。爹爹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因為它是有用的,不是偉大、好看的東西。”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了。”爹爹說:“這是我對于你們的希望。”我們談到夜闌才散,所有花生食品雖然沒有了,然而父親的話現在還印在我心版上。 ……
中國傳世散文100名篇:全彩精華版 作者簡介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海縣(今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鎮)。現代杰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16年中學畢業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