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史記故事-全彩精華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66179
- 條形碼:9787550266179 ; 978-7-5502-6617-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記故事-全彩精華版 本書特色
《史記》以人物傳記為主,吸收了編年、紀事等體裁的長處,以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結構,創造了歷史書籍的紀傳體新體裁。《史記》具有鮮明的獨立精神,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司馬遷秉筆直書,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既還原了歷史的真實面目,又為社會各階層形形色色的人物立傳,將醫生、學者、商賈、游俠、農民領袖等人物的傳記,與帝王將相并于一書。同時,《平準書》、《貨殖列傳》等篇章集中體現了司馬遷進步的經濟思想,從而使《史記》成為集政治、經濟、民族、文化、藝術于一體的百科全書式史書。
史記故事-全彩精華版 內容簡介
1.近百個《史記》故事,不一樣的人物,不一樣的性格,不一樣的人生悲喜在這里展開。
2.200余幅精美插圖,從出土器物,到飽經滄桑的歷史遺跡,展開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
3.獨具特色的裝幀設計,每一個頁面都會有驚喜,每一個細節都會有不同,閱讀更精彩。
4.老少皆宜,為不同的人群,帶來多維的閱讀體驗,享受多姿多彩的閱讀旅程。
史記故事-全彩精華版 目錄
史記故事-全彩精華版 節選
五帝本紀** 《五帝本紀》為《史記》的開篇之作,記載了遠古傳說中相繼為帝的五個部落首領——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以及戰爭、禪讓、治洪水、戰猛獸、開良田、推算歷法、觀測天文、譜制音樂舞蹈等眾多先民生活的情況,可謂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開端。 軒轅黃帝 黃帝,是少典氏的后代,姓公孫,名叫軒轅,一生下來就很有靈異之氣,出生不久就會說話,幼年時聰明懂禮,長大后誠實勤勞,成年后見聞廣博,明辨是非。軒轅時代,神農氏的勢力已經開始衰敗,諸侯互相攻戰,殘害百姓,而神農氏卻沒有能力去征討他們。于是軒轅整治軍隊,去征討那些不來朝拜的諸侯,各諸侯這才都來歸從。而蚩尤在各諸侯中*難降伏,沒有人能去征討他。炎帝想進攻欺壓諸侯,諸侯都來歸順軒轅。于是軒轅便實行德政,整頓軍隊,研究四時節氣變化,種植五谷,安撫民眾,丈量四方的土地,訓練像熊、羆、貔、貅、、虎等猛獸一樣的勇士,與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戰,三戰后征服了炎帝,取得了勝利。而后,蚩尤發動叛亂,不聽軒轅的命令,于是軒轅征調諸侯的軍隊,與蚩尤在涿鹿郊野開戰,終于擒獲并殺死了他。這樣,眾諸侯都尊奉軒轅為天子,取代了神農氏,這就是黃帝。天下哪里有不歸順者,黃帝就前去征討,所向披靡,開山通路,幾乎從來沒有在哪個地方安寧地居住過。 黃帝東到東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西到空桐,登上了雞頭山;南到長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驅逐了葷粥部族,與諸侯核驗了符契,在涿鹿山的腳下廣平之地建起了都邑。黃帝四處遷徙,沒有固定的居所,以兵營圍繞來防衛。其所封官職都用云來命名,軍隊號稱云師。同時,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讓他們來監察各諸侯國。黃帝獲得上天賜給的寶鼎,觀測太陽的運行,推算歷法,預知節氣時日。他任用風后、力牧、常先、大鴻等治理民眾。黃帝順應天地四時的規律,推測陰陽的變化,講解生死的緣由,論說國家存與亡的道理,按照四時節氣播種百谷草木,馴養鳥獸蟲蛾,測定日月星辰以觀象授時,身心耳目,飽受辛勞。 他做天子,有土這種祥瑞的征兆,因為土為黃色,所以號稱黃帝。 顓頊征四方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得姓的有十四人。黃帝居住在軒轅山,娶西陵氏的女兒為妻,這就是嫘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生有兩個兒子,他們的后代都領有天下:一個叫玄囂,也就是青陽,青陽居住在江水;另一個叫昌意,居住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昌仆,生下了高陽,高陽很有賢德。黃帝死后被埋葬在橋山,他的孫子,也就是昌意的兒子高陽即帝位,這就是帝顓頊。顓頊沉靜穩重又有智謀,通情而知事理。他種植各種莊稼,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時節令以順應自然規律,依順鬼神,制定禮義,理順四時五行之氣教化萬民,潔凈身心祭祀鬼神。他北到幽陵,南到交阯,西到流沙,東到蟠木,天下平定,太陽所照之處皆歸順。 賢德帝嚳 顓頊死后,玄囂的孫子高辛即位,這就是帝嚳,他是黃帝的曾孫,顓頊的侄子。高辛生來就很有靈氣,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廣施恩澤于眾人而不顧其自身。他耳聰目明,可以了解遠處的情況,洞察事理的細微之處;順應上天的意旨,解民之所急,仁德威嚴,溫和守信,修養德業而使天下歸服;他節儉地使用大地所產之物,撫愛萬民,把各種有益的事教給他們;他推算日月的運行以定季節節氣,尊顯鬼神并且慎重地加以侍奉。帝嚳恩德不偏不倚,像雨水澆灌農田一樣遍及天下,日之所照,風之所至,沒有人不順從歸服于他。 帝嚳娶陳鋒氏的女子,生下放勛;娶娵訾氏的女子,生下摯。帝嚳死后,摯即帝位。帝摯登位后,并沒有什么政績,于是弟弟放勛登位。這就是帝堯。帝堯仁德,聰慧,富有卻不驕傲,尊貴卻不放縱。他能發揚善德,使各部族和睦融合,各諸侯邦國都能和諧相處。他命令羲氏與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制定歷法,教給民眾從事生產的節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把春夏秋冬四季調整準確。整頓百官,各項事業都興旺發達。 堯舜禪讓 天下大治后,堯開始考慮接班人問題。他問屬下們,誰可以繼承他的事業,放齊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明理通事的人,不錯。”堯哼了一聲:“這人兇頑愚笨,難堪大用,還有別的人選嗎?”驩兜說:“共工手下有一批人,他也做出了不少成績。”堯說:“你不知道,共工這人對上帝與君主外表恭敬,實際卻極為輕慢,喜歡夸夸其談,實際行動卻違背正道,不可重用。”堯又問四岳:“哎呀,如今洪水滔天,百姓萬分愁苦,大地一片沼澤,誰能來治理呢?”大家都推薦鯀。堯說:“鯀這個人,曾經違背天命,危害同族,怕不能用。”四岳說:“現在緊急關頭就任用他試試吧,不行再撤掉。”堯因此讓鯀來治洪水。鯀前前后后治了九年水卻沒有成功。 堯說:“唉!四岳啊,我治理天下已經七十年,你們誰能順應天命,接替我呢?”四岳謙虛地推辭,推薦舜。舜是盲人的兒子。他的生父愚昧,后母奸詐,弟弟傲慢,但舜卻能對父母盡孝,和兄弟友愛,使家庭和睦。堯說:“我親自試試他。”他把兩個女兒嫁給舜,以便觀察他的德行。一段時間下來,堯認為舜做得很好,就讓舜任司徒之職,教導百姓遵循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種種倫理道德,效果很好。堯又讓舜參與朝政,朝政因此變得有條不紊。讓舜在國都四門接待賓客,遠來的諸侯都相敬如賓。舜到叢林草澤里遇上暴風雨,卻沒有迷路誤事。經過三年的種種考驗,堯認為舜既聰明又品德高潔,就對他說:“三年來,你做事周密,有大功。現在我把帝位讓給你。”舜認為自己德行不夠,不愿接受帝位,推讓再三才答應。正月初一,堯在文祖廟禪讓帝位給舜。 堯說:“我不能使天下人全都受害而只讓一人得利。”堯的兒子丹朱無德無能,不配傳他帝位,因此禪讓帝位給舜。堯逝世了,舜服喪三年后,想把帝位再讓給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南岸。但前來朝見的四方諸侯不找丹朱,都到舜這里來;有紛爭的也不去找丹朱,都來找舜調解;歌頌功德的不歌頌丹朱,都歌頌舜,這真是天意難違啊。舜就又回到京都,登上天子之位。 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等人,一直被堯任用,卻一直沒有相應的官職。于是舜就與四岳商計,他們都說,要想行大德的事,就要疏遠巧言令色的小人,這樣,遠方的外族就自然而然會來歸服。舜說:“有誰能努力奮發,光大堯的事業,我就唯才是舉,授給他官職。禹,你來負責治水大事,一定要努力辦好啊!棄,百姓正在挨餓受饑,你掌管農業教他們播種百谷吧。契,現在百姓不親,綱常有亂,你擔任司徒,小心寬厚地施行五倫教育。皋陶,蠻夷正在侵擾中原,搶劫殺人,無惡不作,你來擔任司法官,執法要公正嚴明,才能使人信服。”舜又任命倕為共工,統領各種工匠;任命益為朕虞,管理山川草澤中的草木鳥獸;任命伯夷主管祭祀,任命夔掌管音樂,任命龍做納言,傳達舜的旨命,報告下情。分工完畢后,每三年考核一次功績,經過三次考核,按照成績升遷或貶黜。這些人個個功成名就:皋陶掌管刑法,斷案公正;伯夷主持禮儀,上下都謙恭禮讓;倕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主管山澤,山林湖澤都得到開發利用;棄負責農業,百谷豐盛;契掌管教化,百官親善和睦。這樣,各司其職,上下齊心,天下大治。 從黃帝到舜、禹,雖都是同姓卻立了不同的國號,目的是彰顯他們各自光輝的德業。因此,黃帝號為有熊,帝顓頊號為高陽,帝嚳號為高辛,帝堯號為陶唐,帝舜號為有虞。帝禹號為夏后,用不同的氏來區別,姓姒氏。契為商的始祖,姓子氏。棄為周的始祖,姓姬氏。 論?贊 太史公說:學者們都稱述五帝,然而五帝的年代已經很久遠了。《尚書》只記載著堯以來的史實;而各家敘說黃帝的文字并不規范,眾多讀書人也很難說得清楚。孔子傳下來的《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有的儒生也不傳習。我曾經往西到過空桐,往北路過涿鹿,往東到過大海,往南到過長江、淮水,所到過的地方的老前輩們都往往談到他們各自所聽說的黃帝、堯、舜的事跡,風俗教化都有不同,總而言之,大體與古文經籍記載的說法相符合的較為可信。我研讀了《春秋》《國語》,它們對《五帝德》《帝系姓》的闡釋都很明確,只是人們都沒有進行過深入考究,其實那些記述都不是虛妄之說。《尚書》已經殘缺很長時間了,但很多散失的記載卻常常可以從其他典籍中找到。如果不是好學深思,真正理解了它們的意思,那么想要向那些學識淺雹孤陋寡聞的人說明白,肯定不是容易的事。我把這些材料進行評議編次,選擇了那些很正確通暢的言辭記錄下來,寫成這篇本紀,列于全書的開頭。 ……
史記故事-全彩精華版 作者簡介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王正剛,男,1978年2月生,漢族,湖南邵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2007年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美學專業,研究方向:美學原理,現就職于廣東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在公開出版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編譯《弟子規》、《孟子》、《史記故事》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