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相對論-評價相對性相對真值概念及其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568883
- 條形碼:9787513568883 ; 978-7-5135-6888-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義相對論-評價相對性相對真值概念及其應用 本書特色
《語義相對論——評價相對性:相對真值概念及其應用》試圖提供一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具創新性的表達論意義理論,即堅持語言意義是規范性的。前半部分闡釋詞匯意義、分析性、同義、指稱、真值以及真值條件等概念,后半部分則聚焦于規范性表達式,更新并拓展其著名的表達論觀點對這些意義問題的研究,并整合到前述意義普遍理論之中。此外,該書還提供了解決克里普克悖論的策略,展示了連接真值與信念的標準,探討表達論與自然論的關系,考察相信命題與接受句子之間的關系,發展信念與思想的客體之個性,并對表達論遭受的質疑做出回應。
語義相對論-評價相對性相對真值概念及其應用 內容簡介
《語義相對論》試圖提供一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創新性的表達論意義理論,即堅持語言意義是規范性的。前半部分闡釋詞匯意義、分析性、同義、指稱、真值以及真值條件等概念,后半部分則聚焦于規范性表達式,更新并拓展其著名的表達論觀點對這些意義問題的研究,并整合到前述意義普遍理論之中。此外,該書還提供了解決克里普克悖論的策略,展示了連接真值與信念的標準,探討表達論與自然論的關系。
語義相對論-評價相對性相對真值概念及其應用 目錄
第1章 相對論初品 1.1 客觀論 1.2 語境論 1.2.1 意見一致與意見分歧 1.2.2 收回前言 1.3 表達論 1.3.1 意見分歧與收回前言 1.3.2 語力與語義內容 1.4 相對論路徑**編 理論基礎第2章 通常的質疑 2.1 自我駁斥 2.1.1 語用不一致性
2.1.2 表述的倒退
2.1.3 信念與可能出錯 2.1.4 局部相對論可以免遭“自我駁斥”質疑
2.2 意見分歧 2.3 相對真值的載體是什么
2.4 等值圖式 2.5 這為何意
2.6 結語第3章 評價敏感性 3.1 相對論表征 3.1.1 句子 3.1.2 話語 3.1.3 命題 3.2 評價敏感性 3.2.1 使用語境中的真值 3.2.2 指號與語境中的真值 3.2.3 評價語境 3.3 真值相對論作為評價敏感性 3.4 邏輯概念概括第4章 命題 4.1 什么是命題
4.2 內容相對論 4.3 語境與境況 4.4 兩種語境敏感性 4.5 境況并列項 4.5.1 算子論 4.5.2 不完整性 4.6 非指示語境論 4.7 真值相對論 4.8 一價“成真的”與等值圖式 4.9 牛頓.史密斯的論證第5章 理解相對真值 5.1 一個策略 5.2 真值規則 5.3 相對論與真值規則 5.4 收回前言 5.5 拒絕接受 5.6 相對論與知識規則 5.7 相信相對真值 5.8 結語第6章 分歧 6.1 澄清闡釋對象 6.2 非共同有效性 6.3 排除共同滿足 6.4 排除共同準確性 6.5 排除共同自反準確性.
6.6 口味之爭的分歧 6.7 關于“無錯分歧” 6.8 結語第二編 應用第7章 味美的 7.1 相對論闡釋 7.1.1 口味 7.1.2 相對論闡釋 7.1.3 講究飲食者能夠成為口味相對論者嗎
7.2 組合語義學 7.2.1 原子程式 7.2.2 后語義學 7.2.3 內容與境況 7.2.4 布爾聯結詞 7.2.5 顯性相對化 7.2.6 隱性相對化 7.2.7 態度動詞 7.2.8 事實性態度動詞 7.2.9 限量詞與約束 7.2.10 時態 7.2.11 真勢模態詞與非事實條件句 7.3 相對論與表達論 7.3.1 現代表達論 7.3.2 吉伯德的兩點洞見 7.3.3 這些觀點如何不同
7.3.4 收回前言與意見分歧第8章 知道 8.1 語境論 8.2 主體敏感性恒定論 8.3 相對論 8.4 其他不同觀點 8.4.1 非指示性語境論 8.4.2 表達論 8.5 事實性 8.6 講話者錯誤第9章 明天 9.1 形而上學背景 9.1.1 時間 9.1.2 世界 9.1.3 可及性與分又結構 9.1.4 決定論與不決定論 9.2 奧卡姆式語義學 9.3 命題 9.4 后語義學問題 9.4.1 細紅標線 9.4.2 反對細紅標線 9.4.3 削弱細紅標線直覺 9.5 皮爾斯語義學 9.6 三值語義學 9.7 超賦值論 9.7.1 超賦值后語義學 9.7.2 收回前言問題 9.8 相對論 9.8.1 相對論后語義學 9.8.2 細紅標線吸引力的解釋 9.8.3 邏輯上的若干細微差別 9.9 斷言未來偶然事件 9.10 指向未來的態度 9.11 結語第10章 可能 10.1 反對唯我主義語境論 10.2 靈活語境論 10.2.1 擴大相關群體 10.2.2 客觀因素 10.2.3 難題 10.3 表達論 10.3.1 語力修飾語 10.3.2 內嵌 10.3.3 黑爾的策略 10.4 相對論 10.4.1 關于根據、拒絕與收回前言的解釋 10.4.2 哈金的抽彩案例 10.4.3 抵制收回前言 10.4.4 不知情的評價者 10.5 組合語義學 10.5.1 理論框架 10.5.2 認識模態詞 10.5.3 布爾聯結詞 10.5.4 就我所知 10.5.5 條件句 10.5.6 時態 10.5.7 態度動詞 10.6 亞爾欽的非事實論第11章 應當 11.1 客觀應當與主觀應當 11.1.1 主觀論 11.1.2 客觀論 11.1.3 歧義論 11.2 語境論 11.3 相對論闡釋 11.4 組合語義學 11.5 如果與應當 11.5.1 礦工悖論 11.5.2 吉伯德論真值與正確信念 11.6 “應當”的評價性用法 11.7 模態無知第1 2章 相對論的合理性 12.1 合理性與反思 12.2 評價敏感性:工程師視角 12.3 評價敏感性的演進 12.3.1 上行路徑 12.3.2 下行路徑參考文獻索引
展開全部
語義相對論-評價相對性相對真值概念及其應用 作者簡介
約翰·麥克法蘭(John MacFarlane)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哲學系主任,教授,兼意義科學社團及其邏輯、數學、科學哲學與歷史湯森中心協辦人,邏輯與科學方法論團隊成員。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語言哲學與邏輯哲學,近年來主要關注語境對于命題真值的影響,為意義相對論之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