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中國楚辭學-第二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49083
- 條形碼:9787507749083 ; 978-7-5077-4908-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楚辭學-第二十一輯 本書特色
本書為屈原及楚辭學國際學會研討會論文集。主要包括:離騷研究、天文研究、九歌研究、宋玉及其辭賦研究、楚辭與文學發展研究等,體現了目前屈原及楚辭學研究的*新成果。有的致力于理論探討,有的進行文化照觀,或進行宏觀梳理綜述,反映了當前楚辭研究的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跨文化的特點。
中國楚辭學-第二十一輯 內容簡介
文章反映了楚辭研究的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跨文化的特點。代表了當前國內外楚辭研究的*學術水平
中國楚辭學-第二十一輯 目錄
《離騷》研究關于《離騷》的創作年代問題《離騷》與早期棄逐詩之關聯及承接轉換《離騷》賦、比、興手法運用的敘事性研究《離騷》中“美人”之新論《天問》研究“文義次序”與《天問》中的禹《天問》“伯強”注“疫鬼說”與“箕星說”辨正天問與問天——《楚辭》與《周易》天道觀比較試論《天問》的文學價值《九歌》研究《九歌》體與《離騷》體句式比較研究——兼談楚辭體的形式特征及其經典性《九歌》的篇目結構和祭祀體制《楚辭·九歌》中的舞蹈類型及其表演形式說“二湘”《莊子》《九歌》兮、乎內置單句的結構形態及語體功能生命的禮贊——大司命的人間之行《九章》《遠游》研究《涉江》創作時地與路線問題《橘頌》是屈原管教“王族三姓”子弟時的訓辭屈原《遠游》的空間書寫及精神指向《遠游》五行思想探析屈賦與《楚辭》整體研究隱藏的自我——試析屈賦中的客屈原辭賦菊意象研究屈賦舟船意象的文化解讀屈原被放流漢北的時地與作品楚辭的敘述視角楚辭類作品與《莊子》《楚辭》中女性形象的呈現及其文化成因楚辭釋詞三例宋玉及其作品研究“招生魂與招死魂學案”的文化考辨——宋玉《招魂》的禮俗文化解讀之屈、宋創作身份結構的差異與創作的異同《游仙窟》與宋玉賦——論賦體小說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諷諫探析宋賦巫山地理補證宋玉的愛情美學思想宋玉《招魂》與楚地招魂習俗宋玉主要作品完成于楚國遷都淮陽之后人物形象結構與意蘊演繹——宋玉《諷賦》與《登徒子好色賦》比較研究楚辭《招魂》與道教之關聯其他辭賦作品研究上博楚簡《桐頌》解析論王褒的《九懷》——并談楚辭文學兩大系統與其繼承生命哲學視野下的漢晉辭賦“士不遇”主題研究宋代騷體文學的題材特征楚辭與文學發展研究先秦兩漢文學與現實關系的理論建構“騷”與“騷人”義涵考辨——論魏晉南北朝辭、賦文體分類與文學發展概念從《孔子詩論》至《楚辭章旬》《毛詩箋》——先秦兩漢以比興諷諫寄志釋詩的軌跡《文心雕龍》、《昭明文選》之“楚辭”觀芻論《楚辭》的命名與辭體的發展先秦楚歌發展歷程論略屈賦的文學影響與接受研究試論屈原求女、游仙對謝靈運創作的影響陸任《思田賦》的“楚辭”元素屈騷傳統的多角度解讀——南宋中期騷體創作新貌探析杜詩中的屈騷意境探略論柳宗元賦在意境上對屈原賦的繼承漢代楚辭之“游”的新變及其成因探析唐人《幽蘭賦》意象溯源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