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類與社會-科學新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76255
- 條形碼:9787121276255 ; 978-7-121-27625-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與社會-科學新探索 本書特色
《人類與社會(全彩)》內容簡介:電子工業出版社與美國科學與公眾協會(the 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及其出版的《科學新聞》雜志(science news)傾力合作,將陸續推出《科學新探索》系列叢書,而《人類與社會》正是這套叢書的先鋒之作。本書不僅介紹了人類學、考古學和人類行為學的重要研究成果,還著力介紹了這些領域近幾年的發展,內容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人類與社會》一書的文章均選自近幾年《科學新聞》雜志中尤為精彩、受讀者歡迎且值得閱讀的文章。《科學新聞》雜志是美國專業、全面、及時的科學新聞來源之一。
人類與社會-科學新探索 內容簡介
研究過去,我們可以更清晰地剖析人類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更深入地了解我們與所處世界的聯系。 你有想過褲子*初的作用嗎?迄今為止*古老的褲子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屬于中亞游牧民族的一位騎士,穿褲子的目的可能是在騎馬旅行和打仗時保護腿部。 某些動物為什么會發出嘶嘶聲或吼叫聲?其實,這些聲音自古以來就是危險的信號。 兒童的意志力和分享意愿是否可以從進化上做出解釋? 從人類歷史上看,壞心情是否更有益?因為悲觀會讓人們注重細節,從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當今的社會結構與古代的貿易要道有何關系? 我們如何理解生活的意義?如何應對貧窮、疾病、政治動蕩等當今社會**的挑戰? 無論你是否關注過,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找到答案。
人類與社會-科學新探索 目錄
人類與社會-科學新探索 相關資料
“無論作為人還是整個國際社會,這些知識都會引導我們未來的前進方向。” ——美國《科學新聞》雜志社(science news)
人類與社會-科學新探索 作者簡介
美國《科學新聞》雜志(Science News)由非營利機構美國科學與公眾協會(The 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出版,出版地為華盛頓特區。紙質版《科學新聞》雜志(Science News)為雙周刊,同時開通了每日更新的新聞網站 (www.ScienceNews.org)。 紙質版《科學新聞》雜志擁有超過9.3萬的付費訂閱者,網站年獨立訪問量高達1200萬。此外,《科學新聞》雜志在社交媒體上也十分活躍,擁有220萬臉譜網粉絲和150萬推特粉絲。 《科學新聞》雜志已有94年的歷史,一直致力于為公眾提供值得信賴的科學信息。1922年,報紙出版人愛德華?W. 斯克里普斯(Edward W. Scripps)創辦了《科學新聞》雜志,*初名為Science News-letter,這是美國**份旨在為公眾提供客觀嚴謹的科學新聞的出版物。如今,《科學新聞》雜志的使命依然沒有改變,始終以“傳播育人”為己任,繼續將各個科學領域的重要發現傳遞給公眾。 《科學新聞》雜志由**的團隊撰寫、編輯和設計,面向科學愛好者、希望更深了解前沿科學成果的學者,以及時刻關注其他領域發展的科學家。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