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鳳字對牌 本書特色
撲朔迷離的“紅學”之謎,殺機四伏的萬里尋寶。 驚心動魄的情節設計,環環相扣的縝密推理。 鮮為人知的紅學趣談,讓你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正義與邪惡的反復交鋒,讓你體會感人至深的正義的力量。 曹雪芹《紅樓夢》書稿后40回的遺失一直是個千古之謎,但你有沒有想過它和一副古代名門望族大家庭主管只去下人拿取物品的信物——“對牌”有關?戴恒春所著的《鳳字對牌》從獨特的視角向你娓娓道來一個和“對牌”有關、尋找《紅樓夢》遺失書稿的故事,曲折離奇,一波三折。看看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你又沒有想過也許有一天,你會意外地發現這本遺失書稿的下落,成為謎底的揭開者?
鳳字對牌 內容簡介
曹雪芹《紅樓夢》書稿后40回的遺失之事一直是個千古之迷,但你有沒有想到過這和一副“對牌”有關?(“對牌”雖然我們現代人不熟悉,但在中國封建社會卻是名門望族的大家庭中下人支取物品的一種信物,它們多用竹、木等材質制成,上面刻有代表特定涵義的字或暗語,中間劈成兩半。當仆人需要支取物品時,經當家人同意后,到當家人那里領取“對牌”的一半,然后憑此去支取物品。這樣做是為了等到日后結算的時候,當家人可以用”對牌”進行核對。 )據說曹雪芹去世后,兩名處理其喪事的衙役將原書稿埋藏,并制作了一副精巧的“對牌”,其上刻有埋藏書稿之地的暗語,并各持一半,約定日后時機成熟時再一起來取走書稿,遠走他鄉。但因為當時時局動蕩,兵荒馬亂中他們隨軍打仗各奔東西,從此天各一方,“對牌”也就下落不明。 時至今日,名“紅學”專家、大學教授曹希峰卻偶獲半副“對牌”,他深知“對牌”的重要價值,也明白只有找到“對牌”的另一半,才有可能找到《紅樓夢》遺失書稿的埋藏地點,揭開這千古之迷。為此他傾其畢生心血尋找另外半副“對牌”,希望能讓遺失的書稿重見天日,圓了多少代中國人的《紅樓夢》之夢。但不幸的是,“對牌”的另一半卻流落海外,讓協助某恐怖組織籌集經費的國際文物販子、美藉華人約翰·楊在拍賣會上得到。他也知道了“對牌”的秘密,為了得到曹教授珍藏的“對牌”,他不惜雇傭殺手、遠渡重洋來到曹教授家搜尋“對牌”的下落,并在誤以為搶走了“對牌”的情況下(其實是復印品)殘忍地殺害了曹教授,綁架了他的學生兼助手林峰陽。僥性的是,曹希峰教授在人院搶救的彌留之際把“對牌”的秘密也告訴了他的密友、已退休公安局長陳凌川,自此,一場正義與邪惡的搏斗圍繞“對牌”開始較量,機關重重,險象環生。究竟“對牌”能否合一,落入誰手,《紅樓夢》的千古之迷是否能夠解開?
鳳字對牌 節選
《鳳字對牌》: 一曹希峰將自行車在樓前臺階下鎖好,隨手拿起放置在車前筐里的一個藍色帆布文件袋。這個文件袋還是他前年參加一次學術研討會時,會務組發下來裝材料的,自那以后,這個文件袋就成了他每天裝教案和講義的隨身物品。 快7點了,天已經完全黑透,風順著兩樓之間的空隙吹過來,正是早春時節,天黑后天氣很快就轉冷了。曹希峰沿著樓外的階梯拾級而上,見前面有人正在開啟樓門的門禁系統,便緊走了幾步,跟著那人身后進了樓門。 “謝謝!”他邊走邊對走在前面幫他扶了一下門框的男人笑著感謝道。 “您客氣。”對方60歲的年紀,個子不高,頭發有些花白,謙恭有禮地微笑作答。 這幢塔樓位于這個高檔住宅社區的前部位置,說其為高檔住宅社區,一是房價比附近的住宅樓貴了近一倍,使中低收入的市民群體望而卻步,二是住在這里的住戶大多為附近幾家大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及一部分收入較高的私企老板,還有的,就是一些購房較早的大學教授和行政人員。10年前曹希峰在這個住宅區剛開盤的時候買了現在這套3居室,雖然用盡了家中所有的積蓄,誰想到在那以后,房價便翻了番似地往上漲,漲到他都為之嘖舌的地步。現在社區里像他這樣每天騎自行車出行的人已經很少了,雖然房價和物業收費都挺高,但相較附近的社區比,住戶素質比較高,安保措施比較嚴,因此雖然身處鬧市,倒也顯得沒有那么雜亂。 曹希峰與一同進樓的男人彼此也不熟悉,但都在一幢樓里住著,有時候乘電梯或散步時會碰面,彼此便會客氣地點頭致意。 他們一起走到電梯間門前。這幢樓共有3部電梯,并列排成一排,電梯的操控板上顯示兩部正在上行,一部正在下行。已經過了下班的高峰期,電梯前沒有人等候。他們走到那部正在下行的電梯前,按了候梯按鈕,不一會兒工夫,電梯門打開了,里面沒人,估計是剛才有人乘梯上去后放空梯下來。曹希峰示意讓那位男人先進,倆人謙讓了一下,先后走進電梯。 男人站在門前,按了門邊操控板上的“12”的數字,曹希峰按了“17”,退后兩步靠里站下。兩個數字按鈕亮起燈來,像兩只閃著光的眼睛。 電梯運行很快,瞬間就到了12層,電梯門打開,男人回身對他一笑,邁步走了出去。門又關上運行后,曹希峰將身體倚到電梯轎箱的板壁上,將眼鏡向上推了推,輕輕呼出一口氣。 下午在階梯教室給中文專業的學生上完課后,他在教研室歇了一會兒,又去學校食堂吃了晚飯。從下午1點到5點,4個小時的時間他一直站著講課,當時雖然如同往常一樣并不感覺疲乏,但上完課后,他卻覺得渾身都有些酸痛。畢竟年紀不饒人了,妻子3年前去世了,唯一的女兒在加拿大讀完書后就在當地找了份工作,后來又結婚有了孩子,一年也不回來一次。 他在學校食堂吃了一碗餛飩,然后騎車回家。他沒有注意到,一輛停在食堂門口黑影處的汽車超過他悄無聲息地駛遠了。 電梯輕微地抖動了一下停住了,操控板上亮著燈的“17”號按鈕熄滅了,門悄然打開,曹希峰走了出來。 樓道里闃無人跡,安裝在墻上的壁燈閃著淡黃色的光。這座塔式住宅樓每層有16個公寓單元,4個一組分別聚集在樓層的四個角。曹希峰向右拐,向5至8號的方向走。在通往這幾個單元的地方還有一扇雙開的彈簧門,住戶剛搬來的時候,這扇門還經常關著,后來大家出來進去的嫌麻煩,就用木棍將門掩住,使其總是開著了。 林希峰走到門上釘著1705銅牌的家門前,從兜里掏出一串鑰匙,挑出一把插入鎖孔。隨著他手中鑰匙的轉動,鎖簧發出沉悶的“咔嗒”聲,厚重的防盜門被打了開來。他右手抽出鑰匙,向門內邁了一步,伸出左手去摸索墻上的開關。如同每一個回到家中的住戶一樣,這已經成為他條件反射式的習慣動作,但就在這時,從后面驀地竄出一個黑影,他剛要回頭,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來人一把將他推到了房間里面。 這是一套客廳與門廊相連的公寓,門廊到客廳需要上一個臺階,曹希峰猝不及防地往前踉蹌了幾步,腳被臺階一絆,一下子撲倒在客廳的地板上。 ……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