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8-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三十年-基于政策語境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62439
- 條形碼:9787516162439 ; 978-7-5161-6243-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78-2008-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三十年-基于政策語境視角 本書特色
彭彩霞作的《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三十年( 1978-2008基于政策語境視角)》課程政策代表一個國家有關課程的官方話語,它既以復雜的方式編碼,就需以復雜的方式解碼。也就是說,要達成對課程政策文本的深度閱讀與理解,就不能脫離、游離語境,而必須將其回歸和復原至多元語境之中。這種多元語境的依次展開則構成本書行進的路徑。本書借鑒國外的政策語境分析框架,從歷史語境、社會語境、相關政策語境、生產語境、國際語境等維度切入,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基礎教育課程政策文本進行了細密的分析。
1978-2008-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三十年-基于政策語境視角 內容簡介
課程政策代表一個國家有關課程的官方話語,它既以復雜的方式編碼,就需以復雜的方式解碼。也就是說,要達成對課程政策文本的深度閱讀與理解,就不能脫離、游離語境,而必須將其回歸和復原至多元語境之中。這種多元語境的依次展開則構成本書行進的路徑。本書借鑒國外的政策語境分析框架,從歷史語境、社會語境、相關政策語境、生產語境、國際語境等維度切入,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基礎教育課程政策文本進行了細密的分析。
1978-2008-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三十年-基于政策語境視角 目錄
**編 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總體演進(1978—2008) **章 緒論 **節 問題緣起 一 亟待關注的課程政策領域 二 課程改革與課程政策問題為學術興趣所在 三 國外學者研究視角的啟發 四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是課程與課程研究發展的典型時期 第二節 國內外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研究述評 一 國內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研究的回顧與省思 二 當代西方課程政策研究述評 第三節 研究意義、路徑與方法 一 研究意義 二 概念的詮釋 三 研究路徑與方法 第二章 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總體演進(1978-2008) **節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之核心話語的變遷 一 改革開放以來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歷史分期 二 各階段基礎教育課程政策文本概覽 三 主要視角:基礎教育課程政策之核心話語的變遷 第二節 改革開放以來課程政策的總體演進軌跡 一 課程目標 二 課程結構 三 課程管理 四 課程實施 五 課程評價第二編 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多元語境(1978_2008) 第三章 作為我國課程現代化時間鏈條中的一環——歷史語境的在場 **節 在時間之流中理解課程改革 第二節 20世紀初課程現代化的早期探索 一 壬寅癸卯學制時期的課程改革 二 1909年始實行的中學文實分科 三 壬戌學制時期的課程改革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課程政策的變革 一 1950—1956年的課程改革 二 1957—1965年的課程改革 第四節 前期“歷史遺緒”與改革開放后的課程政策 一 對于課程的社會發展功能的注重 二 重視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德育課程以及德育在各學科中的滲透 三 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分科課程體系 四 國際視野下的本土觀照不足 第四章 作為對廣泛的社會變革的回應——社會語境的考察 **節 經濟語境下的課程政策 一 經濟能力和發展水平對課程政策的制約 二 經濟發展對于課程政策的要求 第二節 政治語境下的課程政策 一 **階段(1978—1985) 二 第二階段(1986—1997) 三 第三階段(1998—2008) 第三節 文化語境下的課程政策 一 **階段(1978—1985) 二 第二階段(1986—1997) 三 第三階段(1998—2008) 第五章 作為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一部分——相關政策語境的構建 **節 教育的元政策和基本政策的引領 一 義務教育政策的推動 二 素質教育政策的引領 第二節 其他相關政策的推動 一 **階段(1978—1985) 二 第二階段(1986—1997) 三 第三階段(1998—2008) 第六章 作為制定過程的產物——生產語境的剖析 **節 課程政策與其制定程序和主體的關聯分析 一 個案1:《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的制定(1989—1990) 二 個案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制定(1996—2001) 三 個案3:《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制定(2001—2003) 四 基于課程政策個案的關聯分析 第二節 利益的博弈:課程政策制定過程中的論爭與妥協 一 案例l:“退學分” 二 案例2:“零選擇” 第七章 作為世界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國際語境的審視 **節 國際課程政策變革的主流話語 一 課程目標:“全人發展”與“個性發展” 二 課程結構:“綜合” 三 課程管理:“分權”(權力的共享) 四 課程實施:“學習方式” 五 課程評價:“發展性評價”“質性評價” 第二節 國際課程發展潮流下我國課程政策話語的遷嬗 一 對國際課程改革的經驗,是我國課程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 二 我國課程政策話語的遷嬗第三編 總結與省思 第八章 基礎教育課程政策語境的多元與復雜 **節 總結: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多元語境 一 課程政策在歷史的承繼與超越中發展 二 社會變革構成課程政策演變的重要動力 三 課程政策在相關教育政策的引領下前行 四 制定過程直接塑造了課程政策的特點 五 世界課程發展潮流成為我國課程政策變革的重要外在刺激 第二節 仍欲補充的幾個方面 一 實施中出現的問題構成課程政策不斷調整的重要動力源泉 二 學術批判、反思與論爭是課程政策變革的重要輿論動力 三 課程實驗為課程政策的變革發揮了先導性作用第四編 附錄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1978-2008-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三十年-基于政策語境視角 作者簡介
彭彩霞,湖南婁底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士,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與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聯合培養博士,F任教于蘇州大學教育學院,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童蒙文化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課程論,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教育學報》《外國教育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講課程有“教學論”、“教育名著選讀”、“中外教育家思想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