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網絡犯罪公約的修正思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68466
- 條形碼:9787509368466 ; 978-7-5093-6846-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犯罪公約的修正思路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七章,**章為序言,第二章為術語的使用,第三章為刑事實體法,第四章為刑事程序法,第五章為管轄權協調機制,第六章為國際合作,第七章為補充協定,主要是從術語概念、實體法、程序法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對《公約》進行修正。 首先,術語概念方面主要考慮到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計算機系統、計算機數據、網絡等概念進行了修正或補充。其次,實體法方面主要考慮到近年來中國刑法關于網絡犯罪方面理論的發展,以及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型案例,而對《公約》所規定的網絡犯罪罪行及類型進行修訂或補充,比如計算機偽造、計算機詐騙、兒童色情犯罪、數據和系統干擾等罪行的重新定義,垃圾信息犯罪、信息傳播犯罪、網絡平臺犯罪等罪行的補充。再次,程序法方面主要考慮到網絡犯罪發展的新特性及偵查技術的進步,同時考慮到近年來中國《刑事訴訟法》做出了重大修改并且出臺了諸多關于辦理網絡犯罪案件的程序法規定,而對《公約》程序法部分進行修訂。*后,國際合作方面主要是考慮到《公約》國際化適用的需要,以及從中國與他國簽訂的引渡條約或司法協助條約中借鑒合理的規定,對《公約》進行適時修訂。
網絡犯罪公約的修正思路 內容簡介
近年來,中國的互聯網得到飛速發展,網絡犯罪率也逐年攀升。中國在這一問題上必須“發聲”,并且具有實質性影響。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基于十幾年來網絡犯罪的發展變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使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能夠加入《公約》,所以本書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學術專著,而是在引用課題報告、學者灼見、師友指導以及翻譯《公約》本身的解釋性報告的基礎上,兼顧學術思考、側重立法建議。本書亦可視為“中國網絡法律規則完善思路叢書”的國際法卷部分。
網絡犯罪公約的修正思路 目錄
網絡犯罪公約的修正思路 作者簡介
郭旨龍 男,1989年生,江西于都人。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研究中心研究員(2013年7月—),國家公派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博士研究生(2014年9月—),研究方向為網絡犯罪、非犯罪化、學術評價。在《法律科學》《法學論壇》《法律和社會科學》等刊發文20余篇,并為《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復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摘編、轉載多篇;出版《網絡刑法的邏輯與經驗》《信息時代犯罪定量標準的體系化構建》等著作5部;法律翻譯數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報》《法制日報》等報發文多篇;在全國刑法學術年會、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網絡法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會發文多篇,并為《檢察日報》等報道觀點;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6項。 丁 琪 男,1989年生,安徽安慶人,山東大學法學學士、中國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學碩士,中央紀委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干部(2014年7月—),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紀檢監察。發表論文多篇,合著、參編著作多部;參加北京市科委、社科院、檢察院等多項課題。 高 嚴 男,1991年生,江西上饒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刑事訴訟法學碩士,2015年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深造,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網絡犯罪。曾獲中國政法大學“學術新人”論文大賽優秀論文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