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批評本四大名著(綢面精裝全八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3802985
- 條形碼:9787553802985 ; 978-7-5538-029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批評本四大名著(綢面精裝全八冊) 本書特色
《脂硯齋批評本紅樓夢》: 本書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八十回甲戌本為主本,用庚辰本補充各回厥失。可以說在《石頭記》的抄本史上,甲戌本是現(xiàn)存紀年*早的抄本,但可惜現(xiàn)存的甲戌本只殘存**至八、十三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共十六回。《脂硯齋批評本紅樓夢(套裝上下冊)》在收錄"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評語的同時,對其他抄本中不同于上述三本的評語,也選擇性收錄,力求完整展現(xiàn)脂硯齋評語的全貌。原書評語的分段,以空格標示。原書的眉批,插入相應(yīng)正文,以"【眉批】"標示。所有評語,均用紅色不同字體排印。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今存明清刻本有三十多種,諸多版本中,世人傳閱*多,*為熟悉的,是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與清初《毛宗崗評改本三國演義》(簡稱毛本《三國演義》)。 毛本《三國演義》首由毛綸評點,后由其子毛宗崗校訂、加工并*后定稿。故《三國演義》雖出自毛氏父子之手,而后人多歸功于毛宗崗。*早刻本為康熙十八年(1679)醉耕堂本。 毛氏父子按照自己的思想觀念和審美要求,重新規(guī)范了演義的敘事體制,在偽“李卓吾評本”的基礎(chǔ)上,對參差不齊、文字不順、上下兩回拼合而成的回目加以修訂;毛宗崗用“關(guān)目”來分析小說的構(gòu)架,為我們研究古代小說家的小說觀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jù)。 《金圣嘆批評本水滸傳》: 金圣嘆腰斬《水滸傳》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恼f法,自從金圣嘆推出他的貫華堂本《水滸傳》后,有近兩百年人們不知道世上還有一百回和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傳》。 自鄭振鐸們挖掘出所謂全本《水滸傳》后,金圣嘆的七十回本《水滸傳》又很少有人見到其廬山真面目了。那么,金圣嘆的批評本《水滸傳》是不是被腰斬的,他為什么要腰斬《水滸傳》,七十回本的《水滸傳》和金圣嘆的批評究竟是什么樣子,他所批評的七十回本《水滸傳》究竟有沒有獨特的魅力。這些問題,相信讀者在讀完這個批評本之后會找到答案,也會由衷地佩服金圣嘆的膽識和才華。而金圣嘆那些見解獨到、語言獨特的批評文字,也會讓讀者耳目一新。他所提出的人物"性格"說,在中國小說批評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李卓吾批評本西游記》: 《西游記》是由猴王出世、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取經(jīng)緣起、西天取經(jīng)等部分組成,而以西天取經(jīng)為主干故事。由取經(jīng)的縱向行動串連各個故事,在每個故事(八十一難)中設(shè)置諸種矛盾,制造許多高潮,時而驚險,時而輕松。在一難又一難的過程中,錯綜復(fù)雜地展現(xiàn)了僧徒與妖魔鬼怪之間的矛盾,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唐僧與孫悟空,八戒與孫悟空之間的矛盾沖突,讀來神奇變幻,引人入勝。 本書由明朝葉晝托李卓吾進行了全面的評點。他的評點理論雖不及金圣嘆全面系統(tǒng),但他上承李卓吾,下啟金圣嘆,對《西游記》的奇幻性格,提出了獨特見解,要比否定貶斥《西游記》藝術(shù)成就的金圣嘆、毛宗崗、張竹坡高明得多。 “讀《西游記》者,不知作者宗旨,定作戲論。余為一一拈出,庶幾不埋沒了作者之意。即如**回有無限妙處,若得其意,勝如罄翻一大藏了也。篇中云:‘釋厄傳’,見此書讀之可釋厄也。若讀了《西游》,厄仍不釋,卻不辜負了《西游記》么?何以言釋厄,只是能解脫便是。”托名李卓吾的《西游記》批評文字諸如此類,要言不煩,點到為止,卻能夠直指精髓,發(fā)人深思。
批評本四大名著(綢面精裝全八冊) 內(nèi)容簡介
古典名著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地位的確立,首先當(dāng)然是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所致,但是也與這些小說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獨到的小說批評家們極力批點評說有極大的關(guān)系。像李卓吾、金圣嘆、毛宗崗、脂硯齋等名字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與《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密切相連的。他們不僅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典小說批評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讀者通過他們的批評更深入地了解了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 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一、制作精良。采用高級鎖線工藝,綢面精裝,厚重典雅;禮盒包裝,易于統(tǒng)一收藏。 二、雙色印刷。正文為黑色宋體,批語為紅色仿宋體,便于區(qū)別,易于閱讀。 三、圖文并茂。從歷代珍惜版本中搜集精美繡像,置于每回前,使讀者可以一睹早期版本風(fēng)采。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