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分權與央地關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8265
- 條形碼:9787511728265 ; 978-7-5117-2826-5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分權與央地關系 本書特色
《分權與央地關系》匯編了《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志創刊30年來發表的有關中央與地方關系的代表性論文。全書分為“分權的兩個維度:財權與事權”、“分權改革與央地關系”、“政府間財政關系”、“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政府間財政關系的域外經驗”等五個專題,以財權與事權在政府間的劃分為切入點和主線索,再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對中央與地方關系調適過程的探索,對當前正在進行的包括簡政放權在內的政府間關系改革具有理論和實踐參考價值。
分權與央地關系 內容簡介
本書是30年來政治學、經濟學、公共管理學領域知名學者關于“分權與央地關系”這一重要主題的研究成果匯編, 涵蓋了分權的兩個維度: 財權與事權、分權改革與央地關系、政府間財政關系、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政府間財政關系的域外經驗等五個專題。
分權與央地關系 目錄
分權與央地關系 相關資料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在中央編譯局的支持下于1985年創刊,迄今已經30周年。雜志創刊正值經濟改革全面展開之際,30年來一直與中國改革同行。30年后的今天,我國改革又處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愿《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一如既往,汲取借鑒國際經驗,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改革,為大轉型做出新的貢獻。 ——吳敬璉(著名經濟學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創刊主編之一) 雜志在創刊之初目標就很明確,不搞“主義”的比較,不去評論社會主義好還是資本主義好,而是要作體制的比較研究,通過各個體制的比較來吸取經驗,探索中國如何從計劃經濟走向商品經濟、市場經濟,也就是說怎樣從原來的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 ——榮敬本(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部研究員,《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志創刊主編之一)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志在中國過去幾十年發生的偉大變革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對精神生活的復興,以及源自全球社會科學新思想的傳播都作出了貢獻。……且讓我用兩句話總結我給《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志的作者和讀者發出的信息:后社會主義經濟的“轉型”(從該詞的原義來看)已經完結;從事“比較社會研究”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更加迫切。 ——[美]雅諾什·科爾奈(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
分權與央地關系 作者簡介
周紅云,社會學博士,研究員。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副主任,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社會創新研究室主任,《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志主編。“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項目核心成員,“中國社會創新獎”組委會主任。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碩士,清華大學社會學博士。曾經在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美國杜克大學、德國全球與區域研究所等做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政治社會學,研究領域包括社會資本、公民社會、社會治理、社會創新與政府創新。出版專著《社會資本與社會治理:政府與公民社會的伙伴關系》和《社會資本與中國農村治理改革》,編著《社會資本與民主》、《社會管理創新》、《中國地方政府創新案例集粹》、《中國社會管理創新案例集粹》,譯著《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們的生活》([英]安東尼吉登斯著)、《為社會學辯護》([英]安東尼吉登斯著)、《社會企業家的戰略工具》([美]格利高里·迪斯等),發表學術論文百篇。 劉承禮,安徽宿松人,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副研究員。他分別于安徽財經大學經濟系、四川大學經濟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在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院、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系訪問學習。近年在財政結構和政府間關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鄉村治理等領域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譯文10余篇。目前主持的課題有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城鄉發展一體化視野下市管縣體制與省直管縣(市)體制的比較研究”、中央編譯局社科重點項目“基于財政分權理論的分權化治理問題研究”。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