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實文章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705737
- 條形碼:9787514705737 ; 978-7-5147-057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實文章選 本書特色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編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實文章選》收入了中央和地方媒體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所組織刊發的一系列抗戰紀實性文章,充分展示了中華兒女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氣概,展示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凸顯了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地位和貢獻。本書推動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了解抗戰史實,深化對抗戰歷史的正確認識,加深對抗戰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理解把握,加深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重大意義的認識。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實文章選 內容簡介
為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央主要報刊以“銘記功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主題,刊發了一系列紀實性文章,充分表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國抗日戰場的東方主戰場作用,以及中國人民英勇抗戰和偉大的抗戰精神。同時,對抗戰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辨析解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實文章選》精選部分文章匯集出版,供廣大干部群眾學習使用。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實文章選 目錄
劉伯承:立馬太行的一代儒將
走進父親賀龍的抗戰歲月
——八路軍艱難抗日讓人震撼
抗戰*艱難的沂蒙反“掃蕩”
——父親羅榮桓1941年的抗戰歷險
徐向前:馳騁太行御外侮
聶榮臻:從平型關到晉察冀
李力安:“我們的奉獻和犧牲是值得的!”
——一位抗戰老兵的深情告白
抗戰老兵趙東宛:少小報國抗日救亡
冉莊地道戰親歷者張黎
——懷念犧牲的地道戰戰友們
九一八啟示錄
血沃淞滬:三個月激戰粉碎日本速勝迷夢
中共領導下的大反攻對曰寇的*后一戰
全民抗戰——百年沉淪中的民族覺醒
民族的脊梁
左權:名將以身殉國太行浩氣長存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
——一名優秀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
“紅槍白馬”女政委抗日英雄趙一曼
彭雪楓:犧牲在勝利前的拂曉
葉挺:“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吉鴻昌:“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馬本齋:“要跟著黨抗戰到底”
張自忠: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
戴安瀾:“立功異域揚大漢聲威**人”
佟麟閣:“軍人就應以死報國”
郝夢齡:“就是剩下一個人,也要守這個陣地”
趙登禹:寧做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謝晉元:“謝團長,寧愿死,不投降”
不朽的番號
東北抗聯:“不怕困苦艱苦奮斗之模范”
從抗戰“奇兵”到現代“三棲尖兵”
——記“攻堅英雄連”
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
——記“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
戰功赫赫的“紅九連”
——記“平型關大戰突擊連”
“多打勝仗,再立戰功”
——記“血戰磨河灘鋼鐵連”
血泊中不屈的脊梁
——馳騁皖江的新四軍第七師
垂式范而勵來茲
——記陸軍第54集團軍某紅軍師“劉老莊連”
能打仗的“刀尖子”
——記夜襲陽明堡戰斗模范連
“三敢”精神不曾改變
——記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
百團大戰“白刃格斗英雄連”:還是那支白刃格斗連
華南游擊隊:粉碎“萬人掃蕩”
沉重的苦難
悲壯·殘暴·銘記
——寫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曰之際
探訪七三一部隊遺址:國家力量組建邪惡部隊
絕不投降
——重訪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重慶篇)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奴役中國勞工紀實
“讓慰安婦歷史永久留存”
千里無人區血淚抗戰史
遺址的訴說
“鏡泊湖連環戰”:抗戰初期的一場重大戰役
平型關大捷:振奮國人的一槍
滇西記憶里的中國遠征軍抗戰歲月
北碚:從未褪色的抗戰記憶
海峽兩岸共同的抗戰
——記臺胞抗日團體金華臺灣義勇隊
勝利在此刻凝固
——訪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
共同的抗戰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冒著生命危險開辟自行車“駝峰航線”
——記無私援助中國抗戰的法國醫生貝熙葉
“辛德貝格玫瑰”唱響友誼與和平
國際友人林邁可:一個英國貴族抗戰在延安
遠道而來的印度友人柯棣華:把一切獻給中國人民
歐文·華萊士:用筆桿子援華抗戰的美國作家
范士白:讓日本人恨入骨髓的“日本間諜”
“參加中國抗戰,是我一生的驕傲”
——訪日籍八路軍老戰士小林寬澄
“投身中國抗戰,是我人生的新起點”
——訪日籍八路軍老戰士橫川剛嗣
“中國辛德勒”何鳳山:不為人知的故事
中國的貢獻
劍橋學者:中國抗戰勝利具有世界意義
西方學者肯定中國抗戰地位和作用
理查德·奧弗里:中國戰場至關重要
中國成為同盟國的堅強基石
中英共同保衛滇緬公路
中國抗戰是世界性抗戰
從《密勒氏評論報》看中共抗戰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實文章選 節選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實文章選》: 劉伯承:立馬太行的一代儒將父親一生勤奮,文武兼修,深厚的才學成就了他一代儒將的美名。從歷史、文學、書法、外文到為人的準則和思考問題的方法,父親都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我們,使我們終生受益。 2015年,正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我就從抗戰談起,講一講他率領八路軍129師在太行山脈抗擊日軍的經典戰例、戰役戰術思想,以及精深的戰略思維。 博覽群書用腦子打仗在人們眼中,父親是一個軍事天才,是家喻戶曉的常勝將軍。父親的制勝謀略和克敵妙法,來源于他對戰爭理論的研究和博覽群書、學識淵博。 抗戰出征前夕,他在自己的日記里寫道:“我現在要讀的書是《國際七次大會報告及決議》《社會科學》《辯證法》《經濟學大綱》……”父親常說:“打仗要多用腦子。敵我斗爭,不僅是軍事力量的比賽,還是政治、經濟、文化全部力量的決斗。不僅斗力,更主要的是斗智。”此外,他還十分注重對部隊進行軍事理論的培養。在遼縣時,在一間窯洞似的房子里,父親經常在昏暗的煤油燈下伏案疾書,常常是徹夜不眠。在短短的10個月中,他撰寫和翻譯出一系列關于游擊戰的*新論著和譯作,大概有近10本。 神頭嶺伏擊戰“吸敵打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劉伯承任八路軍129師師長,徐向前為副師長,改編后全師共1.3萬余人。 當時,雖然八路軍是配合國民黨打正面戰場,但在抗戰中,父親有很多戰例十分精彩,值得我們今天研究軍事工作的人學習。在作戰方面“謹慎”“多謀”“精確”,也是他的特點。 神頭嶺伏擊戰是抗日戰爭初期殲滅日軍*多的一場戰斗,兩個多小時殲敵1500人,擊毀40多輛卡車和大批山炮。日本的報紙驚呼,“由中國人稱為‘神機軍師’劉伯承指揮的這場伏擊戰,是支那一流的游擊戰術”。 坐落在長治東北12.5公里處的神頭嶺,是一座僅有100余米寬的山梁,邯(鄲)長(治)公路就從山梁上蜿蜒而過。邯長公路經武安、涉縣、黎城、東陽關外的一段公路,是日軍的重要交通運輸線,但守備卻比較薄弱。黎城有800多人,黎城以東的涉縣有400多人,黎城西南的潞城有步騎兵2000多人。這些日軍裝備都十分精良,不過自侵華戰爭以來,還沒怎么吃過苦頭,,息想上比較麻痹。 根據當時掌握的情報,日軍準備對太行根據地組織一次大的圍攻,幾天前已調黎城的500多名日軍開往潞城,城里守備兵力估計只有300人。父親得到這一情報后,決定采取“吸敵打援,,的戰法。所謂“吸敵打援”,就是以一支部隊佯攻敵人的軍事要地,以主力埋伏在敵援兵必經之路,伏擊殲敵。具體到此戰,就是佯攻黎城,吸引潞城之敵出援,在神頭嶺一帶伏擊敵援兵,并相機打擊由涉縣來援之敵。 1938年3月15日晚,伏擊部隊來到神頭嶺,利用蒿草把自己掩蓋起來,蜷伏在舊工事里。16日凌晨,密集的槍聲和巨大爆炸聲,彌漫在黎城的四周。很快,攻進黎城的兩個連從東西兩側攻入敵人的駐地,守備的日軍被迫龜縮到原縣政府里,雙方開始對峙。拂曉時分,趁著敵人還摸不清情況,戰士們迅速撤出城外。 在神頭嶺,由潞城出來的1500多名日軍開始露頭了,前面是步兵、騎兵,中間是大車隊,后面又是步兵、騎兵,整個隊伍有好幾里長。從車隊裝載的大量軍用物資可以看出,增援日軍既要趕跑襲擊黎城的八路軍,還要為黎城守軍運送物資彈藥。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