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走向環境美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921378
- 條形碼:9787564921378 ; 978-7-5649-213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環境美學 本書特色
《走向環境美學》是法國學者納塔莉·勃朗關于城市環境美學的一部研究力作。作者面對全球城市環境的重重危機,站在后現代主義的立場卜重新審視城市環境的存在方式。她認為,城市環境的各種積極參與者,總是在對身邊既有自然環境的感性共享過程中將自身的能動創造力量作用于區域性的審美投注活動。所以城市環境實為一種生機勃勃的生活環境和處于動態之中的感性環境,是大眾參與、各盡其責、共同分享與建構的生活環境與公共空間,在政府機構、科學家、協會、藝術家和居民多主體、多因素的共同協商的過程中不斷營建、生成并*新。勃朗始終采取自下而上的平民視角展開對城市環境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諸多思考,這種思考始于審美與倫理的維度,并隨著作者對參與式民主建構方式的倡導,而*終走向社會政治維度。
走向環境美學 內容簡介
《走向環境美學》,是法國學者納塔利·勃朗關于城市環境美學的一部研究力作。作者面對全球城市環境的重重危機,站在后現代主義的立場上重新審視城市環境的存在方式。她認為,城市環境的各種積極參與者,總是在對身邊既有自然環境的感性共享過程中,將自身的能動創造力量作用于區域性的審美投注活動。所以城市環境實為一種生機勃勃的生活環境和處于動態之中的感性環境,是大眾參與、各盡其責、共同分享與建構的生活環境與公共空間,在政府機構、科學家、協會、藝術家和居民多主體、多因素的共同協商的過程中不斷營建、生成并更新。勃朗始終采取自下而上的平民視角展開對城市環境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諸多思考,這種思考始于審美與倫理的維度,并隨著作者對參與式民主建構方式的倡導,而*終走向社會政治維度。
走向環境美學 目錄
前言
導論
環境美學界定
感性的共享
環境創造性
轉化因素及其中介作用
城市啊,我的城市
對諸多關鍵問題的回應
篇章 結構
**部分 理論基礎
**章 環境美學和環境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一、審美投注
1.環境美學的開端譯者前言
前言
導論
環境美學界定
感性的共享
環境創造性
轉化因素及其中介作用
城市啊,我的城市
對諸多關鍵問題的回應
篇章 結構
**部分 理論基礎
**章 環境美學和環境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一、審美投注
1.環境美學的開端
2.今天的環境美學
3.日常經驗
4.審美投注的自律
5.人們在趣味判斷中共享什么?
二、為環境注入活力
1.跡象
2.社會能動性的過程
3.圖樣、模式等等
4.諸多情況
三、關注環境的價值
1.倫理學和美學能否共存?
2.普適的道德和境遇的倫理
3.例證
第二章 諸種研究和當代城市
一、從城市生態到可持續的城市
1.城市生態學的起步階段
2.可持續的城市
3.置身網絡中的參與者
4.國家特色
二、正在發生的變化
1.范疇的顛覆
2.適度與過度
第二部分 環境表達力
**章 形式策略
一、風景
1.風景評估
2.環境藝術
3.富有創造性的策略
4.形象及其重建
二、敘述
1.敘事戰略
2.被預言的變化:氣候變化
3.集體的聲音
4.危機中的話語
三、氛圍
1.氛圍的想象因素
2.對比
3.特定經驗
四、(諸多)隱喻
第二章 微小與壯觀:園藝
一、植物化的參與者
1.園藝居住者
2.園丁集體
3.機構與公共權力
二、基于權利的城市風景
1.風景政策中的城市空問
2.環境權利
3.是美化行為,還是城市藝術?
三、綠色城市:一種生態設計
1.從生物多樣性到宜居
2.公共行動和私人行為的合作關系
第三章 “動物”是一種敘述
一、關于動物的敘述
1.寵物是一段美妙的敘述
2.自由的貓是城市自然的寫照
3.作為宏大敘述的野生動物
4.關于無人想見的動物
二、政治動物
1.動物在城市空間的缺失
2.交流因素
3.“親密的”關聯
4.安寧世界的故事
第四章 作為氛圍的空氣
一、污染:是誰?是什么?
1.污染現象的范圍
2.測量為誰而做?
二、污染的意義
1.意義問題
2.在眼里與在鼻中
三、氛圍問題?
1.被定位和地區化的描述
2.周邊環境:氛圍表達的*大程度
3.污跡的社會指示者
第三部分 從藝術家到居民:行動模式
**章 城市現象的適度性與過度性
一、技術世界
二、大自然的過度性
三、反自然的敘述:那些城市烏托邦
四、城市與自然:關于尺度的游戲
第二章 審美居住的條件
一、城市要求的諸多等級
二、已改變的行動范圍
1.**路徑:被具體定位的公民資質
2.第二路徑:被局部地區化的知識
3.第三路徑:聯合鑒定
4.有要求的地區
三、新型參與者
1.藝術家們
2.生活環境中的居民或創造者
四、未來城市的尺度:美學與可持續發展
1.美學與能動性的更新
2.藝術的物質性和非物質性
3.對美學的共享
第三章 居民:政治形象
一、大地:行動的嶄新視野
二、居民:一種歷史現象
1.歷史上的回避
2.區域居民
3.有責居民
4.被具體定位的居民
5.生活環境
6.居住行為
7.作為消費者的居民
三、居民的權利是否存在?
結語
城市的幾個概念
藝術的幾個概念
走向環境藝術?
構想
原文參考書目信息
走向環境美學 作者簡介
納塔莉·勃朗(Nathalie Blanc)女士,巴黎第一大學地理學博士,現供職于巴黎第七大學“地理、歷史及社會科學教研所”,并兼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動力學及空間重構實驗室”主任,長期致力于城市環境和城市美學研究。她將審美維度引入地理學研究,同時關注包括平面造型藝術、電影、文學等在內的多種藝術形式,旨在培育一種具有跨學科性質的環境詩學。目前已經出版學術專著多部,包括《動物與城市》2000年)、《走向環境美學》、《生態塑形:藝術與環境》與朱莉·拉莫合著,2010年)以及《新城市美學》等。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