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德國基礎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59309
- 條形碼:9787560859309 ; 978-7-5608-593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國基礎教育 本書特色
由秦琳的《德國基礎教育(精)》重點考察研究德國的基礎教育,即小學到高中階段。以描述芬蘭的基礎教育現狀為主,需要的時候做部分的歷史回顧。本書縱深研究德國近10年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現狀,重點關注德國基礎教育的特點和亮點。全書包括:前言、基礎教育發展概況、基礎教育制度及結構、基礎教育課程與教材、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與方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基礎教育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升學與考試制度、品格養成教育、社會教育資源、基礎教育的亮點以及附錄。 本書為基礎教師、學校領導、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者、教育科研機構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不出國門知曉全球教育的**資料性。
德國基礎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章, 主要內容包括: 德國基礎教育的歷史沿革 ; 德國基礎教育的規范、結構和基本制度 ; 德國基礎教育的課程與教材 ; 德國基礎教育的教學與方法 ; 德國基礎教育教師發展等。
德國基礎教育 目錄
德國基礎教育 節選
《G20國家教育研究叢書:德國基礎教育》: 二、課程改革方向 1.更加重視外語學習 歐洲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要求青年人有更強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而外語學習在德國各聯邦州基礎教育中獲得了更多的重視。 在1964年通過的《聯邦共和國各州之間統一學校制度的修正協議》(簡稱《漢堡協定》)中,各聯邦州就基礎教育中的外語學習的安排達成了統一,規定各州從五年級開始學習**外語,通常是英語。近30年來,隨著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和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外語學習在德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在1994年修訂的《小學工作的建議》中,各州文教部長會議(KMK)已經開始建議可以將外語的學習提早到小學教育中來,之后很多州開始在小學階段引入外語教育。不過文教部長會議(KMK)沒有規定小學外語學習的具體要求,是否設置外語課程和如何設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的自主安排,而且外語課程主要針對特定的學生群體,并不列入小學必修課的范疇。 1999年文教部長會議(KMK)達成協定,規定文理中學的學生可以從六年級開始可以學習第二外語,從八年級開始可以學習第三外語。 2000年以來,在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成為德國各州的普遍趨勢。通常是在三、四年級開設,也有一些州提早到一年級和二年級就學習外語。為了充分利用小學生在年齡和發育特征方面具備的外語學習的特殊優勢,迎接歐洲一體化及全球化背景下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和要求,2011年文教部長會議(KMK)通過了《關于提高外語能力的建議》,進一步提高了外語在基礎教育教學中的地位。這份建議也明確提出,小學應當進行外語教學,并且學生在四年級結束時外語能力達到歐洲語言標準分類(GER)*低的Al-級水平(KMK,2011)。 目前德國所有聯邦州都已經在小學開設外語課程,其中有6個州已經開始從一年級設置外語課,通常為1-4年級每周2課時。如目前在巴伐利亞州有近50%的小學進行外語教學,25%的小學從三年級開始外語教學。而部分文理中學已經開始進行雙語教學。很多學校從六年級開始開設第二外語,而針對那些確實有語言學習能力的學生,學校還加開第三、第四外語。在六年制的實科學校里,巴伐利亞州也引進多語言的教學,特別是針對就業市場的需求,開設了法語或西班牙語作為第二門外語。 ……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