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官箴-《從政遺規(guī)》選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906507
- 條形碼:9787509906507 ; 978-7-5099-065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官箴-《從政遺規(guī)》選譯 本書特色
團購100冊以上可撥打團購電話010-89113903
官箴-《從政遺規(guī)》選譯 內容簡介
《從政遺規(guī)》近年來重新受到關注,對于陳宏謀政治思想和儒學成就的研究也曰益增多。現(xiàn)代人的研究,一般沿著兩條脈絡進行:對《從政遺規(guī)》的挖掘主要走普及化的路線,而對于陳宏謀的研究則趨向學術化。如何將古代官箴文化、陳宏謀的思想經歷和《從政遺規(guī)》的譯介結合起來,是一個新的課題。為使讀者了解我國古代的官箴理念,并以陳宏謀為例,了解這些官箴所發(fā)揮的實際作用,《官箴:選擇》對《從政遺規(guī)》原文及陳宏謀的批注進行了白話選譯,并增加了陳宏謀從政故事作為附錄。《從政遺規(guī)》是輯錄作品,成分復雜,因此我們在編譯時,對陳宏謀按語批語、其他人所作的評語等,分別以不同的字體標出,某些地方作了明確的提A示,以示區(qū)別。為增加《官箴:選擇》信息量和可讀性,特在每篇譯文開頭增加原作者簡介,篇尾附錄原文選讀,并對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官職名等作了簡要注解。
官箴-《從政遺規(guī)》選譯 目錄
序
上卷
呂祖謙《官箴》
何西疇《常言》
王應麟《困學紀聞》
梅摯《五瘴說》
許衡《語錄》
薛碹《要語》
王陽明《告諭》
耿定向《耐煩說》
呂坤《明職》
李廷機《宋賢事匯》
張鼐《卻金堂四箴》
下卷
高攀龍《責成州縣約》
傅梅《巡方三則》
袁了凡《當官功過格》
顏茂猷《官鑒》
顧炎武《日知錄》
湯斌《遺書》
魏象樞《寒松堂集》
于成龍《親民官自省六戒》
蔡世遠《公書牘》
熊弘備《寶善堂居官格言》
王之鐵《言行匯纂》
附錄:陳宏謀從政故事
編后記
官箴-《從政遺規(guī)》選譯 節(jié)選
廬陵自古是有文化底蘊的地方,現(xiàn)在卻以善于打官司著稱,我真替我的百姓感到羞愧。當?shù)刂h不夠賢明,沒有能力斷案,而且體弱多病。現(xiàn)在我和百姓約定,從今以后除了那些生死攸關、非常重大的事情,不得隨便提起訴訟。要提起訴訟也只能是一事一訴,不得將很多事情牽扯在一起。訴狀不得超過兩行,每行不得超過三十個字,超過的不予受理,如果是故意違反此規(guī)定的還要受到責罰。縣里的父老尊長②,都是謹慎忠厚而懂得禮法的人,你們要把我的話告訴年輕后輩,務必要平息紛爭,凡事禮讓。唉!因為一時的憤恨,不顧念自身和親人,大興訴訟,以至于家業(yè)破敗,禍及子孫。這樣怎么比得上平和自處,為人良善,被鄉(xiāng)親稱贊,為大家所敬愛呢?我的百姓啊,你們好好考慮考慮吧! 當前,疫情非常嚴重,而無知的民眾又被傳染之類的邪說蠱惑,以至于骨肉之間不管不顧,湯藥和稀飯都不給,很多病人因此餓死,人們反過來還將此歸咎于瘟疫。即使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也應該相互友善,守望相助,有疾病了要相互扶持,而今竟到了骨肉都不顧的地步。縣里的父老尊長,難道沒有一兩個能夠篤行孝義、為年輕后輩作表率的嗎?普通百姓犯了罪,還要再三寬宥后才用刑。現(xiàn)在那些無辜的百姓,有的關門閉戶躺在床上等死,作為百姓父母官,我怎么能夠忍心不管呢?這種現(xiàn)象讓我感到痛心,半夜里我都憂慮難安,希望找到救治辦法。只有希望各位父老尊長能夠勸告年輕后輩,要敦行孝道、念骨肉之情,不要相互背棄。要按時打掃屋子,按時準備湯藥、稀飯,如果家里實在太窮,官府會供應湯藥。官府雖然派遣醫(yī)生和父老尊長到各地察看,但我怕他們會敷衍塞責,父老尊長要將那些得不到幫助或者救濟不到的地方,悉數(shù)反映給官府。如果有人能夠篤行孝義,縣令應當親自去他家拜訪,表示感謝。這場災疫,實在是因為縣令不夠稱職,違背了上天愛護養(yǎng)育百姓的本意,觸犯了天地和氣,才會導致這樣的局面。縣令自己也身患此疾,不能親自去民間慰問疾苦,希望父老尊長能夠為我慰勞撫恤,這個告諭也包含這層意思。 我之所以沒有每月定期受理案件,并不僅僅是因為我病了干不了活。因為現(xiàn)在正是農忙時節(jié),百姓應該努力耕作,一旦錯失了耕種時間,那么這一年就不會有收成。如果我每月都定期受理案件,百姓就會蜂擁而至,荒廢農活,拋棄家室,老人和小孩得不到照顧,病患得不到醫(yī)治,為了打贏官司,到處借貸、送禮,滋長歪風邪氣,為害甚重。此前看到有百姓在道路兩旁大聲哭泣,就像真有多大冤屈得不到伸張一樣。一旦我開始受理案件,前來申訴的人數(shù)以千計,等我批閱他們的狀紙時,發(fā)現(xiàn)大都是虛假之詞。我把相關的人叫來審問,很多都是憑空捏造,根本沒有那回事。你們這些百姓真是太不可理喻了。從今以后,我不再定期受理案件,百姓們如果真有大的冤屈,人人共憤,我早晚會聽到這些,自然會去訪察了解,如果有我不完全知道的,父老尊長也會將實情呈報到縣衙。如果有不實之詞,那么就要反過來問責父老尊長。至于那些長期以來的積怨糾紛,大家應該互相諒解、容忍。容忍作為一種美德,大家都很喜歡,并不僅僅是為了保全自己和家庭。 ……
官箴-《從政遺規(guī)》選譯 作者簡介
陳宏謀(1696-1771),字汝咨,號榕門,清代臨桂(今廣西桂林)人,是雍正、乾隆時期的清官、名臣。雍正元年(1723)進士,曾任江蘇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湖南巡撫等職,止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共任職四十八年(外任三十余年),任經十二行省,官歷二十一職,是清代廣西籍官員中官位任職時間最長、歷經省份最多者。陳宏謀為官廉潔、嚴于自律,關注民生、興利除弊,在各地主政期間,政績卓著,深得百姓擁護,在官場和民間均頗具影響力。同時,陳宏謀也是思想家、教育家。他治宋代二程、朱熹之學,強調明體達用、知行合一,重視文化傳承及對官吏民眾的教化,在繁忙的政務之余,筆耕不輟,編著有《大學衍義輯要》《培遠堂文集》《五種遺規(guī)》等傳世。《清史稿·陳宏謀傳》稱:“乾隆年間,論疆吏之賢者,尹繼善與陳宏謀其最也”,“宏謀學尤醇,所至拳拳民生風俗,古所謂大儒之效也”3002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