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律人類學論叢:2014(第2卷):No.2, 2014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5133062
- 條形碼:9787105133062 ; 978-7-105-1330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律人類學論叢:2014(第2卷):No.2, 2014 內容簡介
《法律人類學論叢(2014第2卷)》共分四個部分,包括學理探討(6篇文章)、田野調查(6篇文章)、制度分析(8篇文章)、鄉村治理專題(5篇文章),主要是運用人類學的方法,注重實地調查,從理論、制度、鄉村治理等角度,研究多元文化條件下國家法律與地方文化的互動,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法律適用與變通問題,兼及其他地區的法律問題。
法律人類學論叢:2014(第2卷):No.2, 2014 目錄
**編 學理探討
法人類學視角的法:靜態與動態
文化土壤與法治文化的關系
——以青藏高原文化土壤與藏族本土法治文化為視角
民族關系治理的理論困境:概念、價值與機制
現代化與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法文化的發展路徑
習慣法與軟法的邂逅
——語境、關系及轉化
習慣法對民族地區制度移植的影響研究
第二編 田野調查
侗族習慣法在處理群體性事件中的沖突與協調
——以貴州省從江縣洛香鎮為例吳大華
影響民族地區法治建設的因素及其對策
——來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田野調查
法律離民眾有多遠
——基于某省法院信訪案件的法律人類學觀察
漣江流域五個布依族自然寨習慣法民族志
論農村宗族勢力的非均衡性對村民自治的影響
——以廣西宜州合寨村為例
民族村寨防火制度探析
——基于貴州黔東南侗寨的田野調查
第三編 制度分析
臺灣原住民特考制度研究
中國古代基層社會民間規范體系略論
古代中國的法制建設與國家認同
我國古代刑事法律在民族地區實施的經驗與啟示
多元文化產權糾紛解決機制研究
“栽巖”的社會功能及其民族法文化特征
廣西三江侗族傳統款約習慣法研究
法律沖突與理性選擇
——“死給案”中民族習慣法與國家法的沖突與互動
第四編 鄉村治理專題
農村土地整治與農民權益保障
——以C市農村土地整治為視角的觀察
少數民族地區鄉村司法實踐中的糾紛解決
國家法與習慣法關系視域下貴州民族地區鄉村治理相關法律問題
回族村寨中回族伊斯蘭習慣法功能研究
——以大理巍山A村為例
法人類學視角的法:靜態與動態
文化土壤與法治文化的關系
——以青藏高原文化土壤與藏族本土法治文化為視角
民族關系治理的理論困境:概念、價值與機制
現代化與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法文化的發展路徑
習慣法與軟法的邂逅
——語境、關系及轉化
習慣法對民族地區制度移植的影響研究
第二編 田野調查
侗族習慣法在處理群體性事件中的沖突與協調
——以貴州省從江縣洛香鎮為例吳大華
影響民族地區法治建設的因素及其對策
——來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田野調查
法律離民眾有多遠
——基于某省法院信訪案件的法律人類學觀察
漣江流域五個布依族自然寨習慣法民族志
論農村宗族勢力的非均衡性對村民自治的影響
——以廣西宜州合寨村為例
民族村寨防火制度探析
——基于貴州黔東南侗寨的田野調查
第三編 制度分析
臺灣原住民特考制度研究
中國古代基層社會民間規范體系略論
古代中國的法制建設與國家認同
我國古代刑事法律在民族地區實施的經驗與啟示
多元文化產權糾紛解決機制研究
“栽巖”的社會功能及其民族法文化特征
廣西三江侗族傳統款約習慣法研究
法律沖突與理性選擇
——“死給案”中民族習慣法與國家法的沖突與互動
第四編 鄉村治理專題
農村土地整治與農民權益保障
——以C市農村土地整治為視角的觀察
少數民族地區鄉村司法實踐中的糾紛解決
國家法與習慣法關系視域下貴州民族地區鄉村治理相關法律問題
回族村寨中回族伊斯蘭習慣法功能研究
——以大理巍山A村為例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