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復國的夢魘 北宋的滅亡具有標本式的意義。亂世多英雄,岳飛無疑是其中*耀眼的英雄,看似軟弱的宋高宗趙構也是個英雄。他們是全朝全民力求復國熱潮中的絕對主角。因為地位的不同和性格的差異,趙構和岳飛兩人從陌生走向親密和信任,*終決裂。岳飛*后只能被冤死,因為無論在個人道德上還是在工作成績上,他都無懈可擊。 張邦昌、韓世忠、秦檜等人雖然是旁觀者,也不可小視。 撞上大運的趙構 泥馬渡康王 皇帝的心病 秦檜逃脫虎口? 夭折的復國計劃 岳飛死了 第二章、王朝初定 屈辱的合約給南宋帶來了數十年的穩定局面和一個權勢熏天的宰相。秦檜身上集中了權臣所有的一切奸詐權勢。趙構離不開秦檜的權利支持,又不能完全接受他。好在秦檜死在了趙構的前面,避免了直接的權力沖突。趙構后半生的主要關注點是尋找繼承人。一個叫趙伯琮的小孩入選了,并且在采石大戰的烽火中成為太子。 王朝初定,南宋迎來了南逃的李清照、失意的陸游和南歸的壯士辛棄疾。 秦檜遇刺案 亂世多文豪 皇帝選嗣 采石大捷 辛棄疾南歸 第三章、德壽宮的太上皇 在舉國歡慶的大捷面前,趙構感到心力疲憊,搬進德壽宮做起了太上皇。那里是他的世外桃源。新皇帝趙眘雖然不是親生兒子,卻比兒子還要孝順。但是趙眘在政治上與趙構背道而馳,也經歷了一個從有志作為到自甘平庸,又歸于平淡的過程,*后也做了太上皇。他的太上皇生活遭遇家庭危機,導致太上皇葬禮都無人主持,只能以內禪的形式實現政變。 早已湮沒在歲月中的德壽宮,見證了南宋三位太上皇的退休生活。 皇位是飛來橫財 趙構的退休生活 趙孝宗的“孝”道 家庭危機 過宮事件 紹熙內禪 第四章、政治的門外漢 這一章的主角無疑是朱熹。朱熹的出現意味著中國人對之前的文化作了一個成功的總結,并開啟了后世文化的大門。他和他的理學只有在南宋的繁華背景下才能出現。可惜啊,朱熹的理學需要與政治結合才能實現入世的目標,而朱熹本人卻是一個政治的門外漢。推崇理學的趙汝愚也是,反對理學的韓侂胄也是,他們都是政治的門外漢。 于是,慶元黨禁、開禧北伐上演了,史彌遠在一場政變后登場了。 朱熹進了武夷山 門外漢的政治秀 陳舊的黨禁 北伐是味好藥 史彌遠殺人有功 第五章、西湖暖風熏人醉 南宋王朝的中年期是在權臣史彌遠的主政下度過的。與他搭檔的宋光宗又是一個死時沒有子嗣的南宋皇帝,史彌遠成功地廢黜了內定的繼承人,從紹興鄉間找了一位來歷不明的孩子繼承了皇位。上層的政治紛爭不能阻止社會經濟的繁榮。作為南宋經濟的明珠,臨安成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天堂。這是中國傳統經濟的黃金時期,阡陌縱橫的魚米之鄉仿佛是中國經典的水墨畫作。 大金帝國在南宋繁華的巔峰轟轟烈烈地走向了死亡。敵人的滅亡能給南宋帶來什么啟示呢? 來歷不明的宋理宗 臨安忘卻許多愁 盛世危情 大金帝國的黃昏 錦上添花的勝利? 第六章、國破傷心時 國家要亡了,你怎么辦?南宋的滅亡是被兩個人加速的,一個是痞子出身的賈似道,一個是荒淫無恥的宋度宗趙禥。狼狽為奸的兩個人演出了典型的亡國劇目。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大捷中成為了宋軍的犧牲品,但當他的弟弟忽必烈建立元朝,將進攻重心移向襄樊后,南宋王朝在短短幾年中轟然倒塌。 亂世是檢驗一個人忠奸,檢驗一個讀書人品行的*好法寶。 釣魚城大捷 蟋蟀宰相賈似道 *后的硝煙 臨危眾生相 第七章、漂泊海上的*后歲月 宋度宗的三個兒子先后成為了南宋*后的三個皇帝。宋恭帝成為了元朝的俘虜,日后的吐蕃高僧;端宗和末帝則成為了延續宋朝皇統、號召南宋參與堅持抵抗的標志,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南宋的*后歲月又是在東南沿海的洋面上漂泊度過的,就像建國皇帝趙構一樣;宋朝的*后歲月是在孤兒寡母的哭啼中度過的,就像開國皇帝趙匡胤熟悉的那一幕。 值得欣慰的是,李庭芝、文天祥、陸秀夫、張世杰等人為南宋的滅亡涂抹上了振奮激昂的筆墨。 揚州正氣歌 風雨伶仃洋 厓山的*后時刻 尾聲、還是宋朝的事兒 宋朝滅亡了,但是有些事、有些人卻是永遠屬于南宋的。比如文天祥,比如趙顯,比如那些遷往大都的臨安太學生們。他們用不同的方式為南宋作了注腳:或悲哀,或蒼涼,或充滿血性。八百年后,我們還能隱約通過他們看到這個王朝漸行漸遠的背影。 附錄一:南宋皇帝小傳 附錄二:南宋歷史大事年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