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木荷與苦櫧次生林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80728
- 條形碼:9787503880728 ; 978-7-5038-807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木荷與苦櫧次生林技術研究 本書特色
曾思齊、肖化順、劉發林編寫的《木荷與苦櫧次生林經營技術研究》以南方集體林區典型次生林——木荷次生林和苦儲次生林為研究對象,以森林近自然經營和森林多功能經營理論為指導,基于木荷次生林和苦櫧次生林的林分結構特征、競爭生長規律和更新演替規律,開展典型次生林林分類型的撫育技術、問伐技術、珍貴樹種導入技術、擇代經營技術等研究,形成木荷次生林和苦櫧次生林的系統經營技術,為我國南方集體林區次生林經營提供理論支撐和技術示范。
木荷與苦櫧次生林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南方集體林區典型次生林 —— 木荷次生林和苦櫧次生林為研究對象, 以森林近自然經營和森林多功能經營理論為指導, 基于木荷櫧次生林和苦櫧次生林的林分結構特征、競爭生長規律和更新演奏規律, 開展典型次生林林分類型的的撫育技術、間伐技術、珍貴樹導入技術等研究。
木荷與苦櫧次生林技術研究 目錄
緒論
1.1 次生林經營的意義
1.2 次生林經營的理論基礎
1.2.1 森林演替理論
1.2.2 森林可持續經營
1.2.3 近自然森林經營
1.2.4 森林生態系統經營
1.2.5 保護生物學理論
1.2.6 森林分類經營
1.2.7 景觀生態學理論
1.3 次生林撫育經營技術研究現狀
1.3.1 次生林結構與生長規律的研究
1.3.2 天然林撫育經營模型
1.4 次生林經營技術的發展趨勢
1.4.1 遵循國際次生林經營原則與建議行動
1.4.2 完善撫育經營的技術體系
1.4.3 強化生態系統經營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1.4.4 小結
1.5 木荷林生物學與生態學特征
1.6 苦櫧林生物學與生態學特征
1.7 試驗林場概況
1.7.1 湖南炎陵縣青石岡林場概況
1.7.2 湖北省崇陽縣桂花林場概況
木荷與苦櫧次生林結構特征
2.1 數據來源與數據處理
2.1.1 數據采集
2.1.2 數據整理
2.2 研究方法
2.3 木荷次生林結構特征
2.3.1 木荷次生林年齡結構
2.3.2 直徑分布特征擬合
2.3.3 小結
2.4 苦櫧次生林林分結構特征
2.4.1 林分直徑結構特征
2.4.2 林分樹高結構特征
2.4.3 林分冠幅結構特征
2.4.4 林木水平分布格局
2.4.5 樹種空間隔離程度
2.4.6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2.4.7 小結
木荷與苦櫧次生林生長規律
3.1 研究方法
3.2 木荷次生林生長規律
3.2.1 木荷競爭范圍確定
3.2.2 木荷次生林生長模型
3.2.3 木荷次生林樹高曲線模型
3.2.4 林分生長模擬預測
3.2.5 木荷次生林競爭生長規律
3.3 苦櫧次生林生長規律
3.3.1 生長模型選擇
3.3.2 基于競爭因子的生長模擬及預測模型
3.3.3 基于形狀參數的全林分生長模型
3.3.4 小結
木荷次生林的撫育聞伐與擇伐技
4.1 間伐指數的提出
4.1.1 問伐指數的定義
4.1.2 間伐指數的指標體系
4.1.3 間伐指數的計算
4.2 林分空間結構單元構建
4.2.1 空間結構單元的確定
4.2.2 標準角的分析
4.3 林分空間結構分析
4.3.1 混交度
4.3.2 大小比
4.3.3 角尺度
4.3.4 林木競爭指數
4.3.5 林木問伐指數
4.4 間伐木的確定
4.4.1 林分空問結構單元的選取
4.4.2 選取和確定問伐木
4.5 間伐后林分空間結構變化
4.5.1 林木}昆交度分析
4.5.2 林木競爭指數變化分析
4.6 基于競爭強度的撫育間伐開始期
4.6.1 **種競爭格局
4.6.2 第二種競爭格局
4.6.3 第三種競爭格局
4.6.4 第四種競爭格局
4.6.5 撫育間伐開始期確定
4.7 木荷次生林撫育間伐強度
4.7.1 間伐強度的確定方法
4.7.2 木荷次生林競爭結構單元
4.7.3 木荷現實林分撫育強度
4.8 撫育間伐對象選擇
4.8.1 樣地調查
4.8.2 間伐指數計算
4.8.3 撫育問伐強度確定
4.8.4 撫育間伐對象選擇
4.9 木荷次生林擇伐技術
4.9.1 木荷次生林林木生長規律
4.9.2 材積生長模擬
4.9.3 擇伐技術要素的確定
木荷次生林的更新與演替
5.1 木荷次生林更新特征
5.1.1 數據來源與數據處理
5.1.2 木荷林更新層樹種組成
5.1.3 更新層木荷幼苗更新狀況評價
5.1.4 更新指數影響因子分析
5.2 木荷次生林天然更新與土壤理化性質相關性分析
5.2.1 樣地設置及數據采集處理
5.2.2 不同土層土壤理化性質分析
5.2.3 不同樣地土壤的理化性質分析
5.2.4 更新指數與土壤理化性質相關性分析
5.3 木荷次生林演替
5.3.1 研究方法
5.3.2 木荷次生林演替趨勢
5.4 本章小結
5.4.1 木荷更新指數
5.4.2 更新指數影響因子
5.4.3 土壤理化性質與林木更新
5.4.4 更新趨勢
木荷次生林中楠木導入技術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方案
6.2.1 楠木樹種的導人
6.2.2 數據收集
6.2.3 楠木導入試驗的技術路線
6.3 基于全影響圈的導入效果
6.3.1 影響圈的確定
6.3.2 導入楠木總體生長情況分析
6.3.3 苗木規格對導入效果的影響
6.3.4 林窗面積對導人效果的影響
6.3.5 壓迫力在導入效果評價中的應用
6.3.6 開敞度在導入效果評價中的應用
6.3.7 遮蔽指數在導人效果評價中的應用
6.3.8 全影響圈因子對導人效果影響
6.4 固定影響木導入效果影響研究
6.4.1 固定影響木的選擇
6.4.2 固定影響木壓迫力與導入效果的相關性
6.4.3 影響木開敞度與導入效果的相關性
6.4.4 固定影響木遮蔽指數與導人效果的相關性研究
6.4.5 固定影響木因子對導入效果影響
6.5 楠木導入效果影響函數構建
6.5.1 **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2 第二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3 第三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4 第四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5 第五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6 各林窗面積修正函數分析
6.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1 次生林經營的意義
1.2 次生林經營的理論基礎
1.2.1 森林演替理論
1.2.2 森林可持續經營
1.2.3 近自然森林經營
1.2.4 森林生態系統經營
1.2.5 保護生物學理論
1.2.6 森林分類經營
1.2.7 景觀生態學理論
1.3 次生林撫育經營技術研究現狀
1.3.1 次生林結構與生長規律的研究
1.3.2 天然林撫育經營模型
1.4 次生林經營技術的發展趨勢
1.4.1 遵循國際次生林經營原則與建議行動
1.4.2 完善撫育經營的技術體系
1.4.3 強化生態系統經營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1.4.4 小結
1.5 木荷林生物學與生態學特征
1.6 苦櫧林生物學與生態學特征
1.7 試驗林場概況
1.7.1 湖南炎陵縣青石岡林場概況
1.7.2 湖北省崇陽縣桂花林場概況
木荷與苦櫧次生林結構特征
2.1 數據來源與數據處理
2.1.1 數據采集
2.1.2 數據整理
2.2 研究方法
2.3 木荷次生林結構特征
2.3.1 木荷次生林年齡結構
2.3.2 直徑分布特征擬合
2.3.3 小結
2.4 苦櫧次生林林分結構特征
2.4.1 林分直徑結構特征
2.4.2 林分樹高結構特征
2.4.3 林分冠幅結構特征
2.4.4 林木水平分布格局
2.4.5 樹種空間隔離程度
2.4.6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2.4.7 小結
木荷與苦櫧次生林生長規律
3.1 研究方法
3.2 木荷次生林生長規律
3.2.1 木荷競爭范圍確定
3.2.2 木荷次生林生長模型
3.2.3 木荷次生林樹高曲線模型
3.2.4 林分生長模擬預測
3.2.5 木荷次生林競爭生長規律
3.3 苦櫧次生林生長規律
3.3.1 生長模型選擇
3.3.2 基于競爭因子的生長模擬及預測模型
3.3.3 基于形狀參數的全林分生長模型
3.3.4 小結
木荷次生林的撫育聞伐與擇伐技
4.1 間伐指數的提出
4.1.1 問伐指數的定義
4.1.2 間伐指數的指標體系
4.1.3 間伐指數的計算
4.2 林分空間結構單元構建
4.2.1 空間結構單元的確定
4.2.2 標準角的分析
4.3 林分空間結構分析
4.3.1 混交度
4.3.2 大小比
4.3.3 角尺度
4.3.4 林木競爭指數
4.3.5 林木問伐指數
4.4 間伐木的確定
4.4.1 林分空問結構單元的選取
4.4.2 選取和確定問伐木
4.5 間伐后林分空間結構變化
4.5.1 林木}昆交度分析
4.5.2 林木競爭指數變化分析
4.6 基于競爭強度的撫育間伐開始期
4.6.1 **種競爭格局
4.6.2 第二種競爭格局
4.6.3 第三種競爭格局
4.6.4 第四種競爭格局
4.6.5 撫育間伐開始期確定
4.7 木荷次生林撫育間伐強度
4.7.1 間伐強度的確定方法
4.7.2 木荷次生林競爭結構單元
4.7.3 木荷現實林分撫育強度
4.8 撫育間伐對象選擇
4.8.1 樣地調查
4.8.2 間伐指數計算
4.8.3 撫育問伐強度確定
4.8.4 撫育間伐對象選擇
4.9 木荷次生林擇伐技術
4.9.1 木荷次生林林木生長規律
4.9.2 材積生長模擬
4.9.3 擇伐技術要素的確定
木荷次生林的更新與演替
5.1 木荷次生林更新特征
5.1.1 數據來源與數據處理
5.1.2 木荷林更新層樹種組成
5.1.3 更新層木荷幼苗更新狀況評價
5.1.4 更新指數影響因子分析
5.2 木荷次生林天然更新與土壤理化性質相關性分析
5.2.1 樣地設置及數據采集處理
5.2.2 不同土層土壤理化性質分析
5.2.3 不同樣地土壤的理化性質分析
5.2.4 更新指數與土壤理化性質相關性分析
5.3 木荷次生林演替
5.3.1 研究方法
5.3.2 木荷次生林演替趨勢
5.4 本章小結
5.4.1 木荷更新指數
5.4.2 更新指數影響因子
5.4.3 土壤理化性質與林木更新
5.4.4 更新趨勢
木荷次生林中楠木導入技術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方案
6.2.1 楠木樹種的導人
6.2.2 數據收集
6.2.3 楠木導入試驗的技術路線
6.3 基于全影響圈的導入效果
6.3.1 影響圈的確定
6.3.2 導入楠木總體生長情況分析
6.3.3 苗木規格對導入效果的影響
6.3.4 林窗面積對導人效果的影響
6.3.5 壓迫力在導入效果評價中的應用
6.3.6 開敞度在導入效果評價中的應用
6.3.7 遮蔽指數在導人效果評價中的應用
6.3.8 全影響圈因子對導人效果影響
6.4 固定影響木導入效果影響研究
6.4.1 固定影響木的選擇
6.4.2 固定影響木壓迫力與導入效果的相關性
6.4.3 影響木開敞度與導入效果的相關性
6.4.4 固定影響木遮蔽指數與導人效果的相關性研究
6.4.5 固定影響木因子對導入效果影響
6.5 楠木導入效果影響函數構建
6.5.1 **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2 第二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3 第三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4 第四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5 第五類林窗面積關系函數修正
6.5.6 各林窗面積修正函數分析
6.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本類暢銷
-
江西林木種質資源
¥102.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