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傷寒學派醫案-(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20279
- 條形碼:9787513220279 ; 978-7-5132-202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傷寒學派醫案-(二) 本書特色
《傷寒學派醫案(二)》收錄了傷寒學派尤怡、陳念祖、陸懋修、章楠的臨證醫案,包括選錄他人的醫案,以醫家為綱,以病為目,重新分類,按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排序,注明出處,便于查閱!秱畬W派醫案(二)》貼近臨床,切合實際,方便閱讀,對學習掌握古代名醫辨病思路與臨證用藥特色很有幫助,適于臨床醫師、中醫藥院校師生、科研人員及中醫愛好者參閱。
傷寒學派醫案-(二) 內容簡介
《中醫古籍醫案輯成2 學術流派醫案系列:傷寒學派醫案(二)》收錄傷寒學派著名醫家尤怡、陳念祖、陸懋修、章楠的臨證醫案,包括選錄他人的醫案。全書以醫家為綱,以病為目,重新分類,按內科、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排序,注明出處,便于查閱! 吨嗅t古籍醫案輯成2 學術流派醫案系列:傷寒學派醫案(二)》貼近臨床,切合實際,方便閱讀,對學習掌握古代名醫辨病思路與臨證用藥特色很有幫助,適用于中醫臨床醫師、中醫藥院校師生及中醫愛好者。
傷寒學派醫案-(二) 目錄
傷寒學派醫案-(二) 節選
《中醫古籍醫案輯成2 學術流派醫案系列:傷寒學派醫案(二)》: 咳則心間作痛,喉中介介如梗,是謂心咳,今列主治之方如下,服當有效! ∪藚⑽宸郑酃6X,白茯苓一錢五分,牛蒡子一錢五分、(炒),炙甘草七分! ∩纤幑惭袨榧毮,用姜湯送下二錢,日三次。(《南雅堂醫案·卷一》) 六旬之年,腎元必虧,今咳嗽氣升,食少倦怠,偶食油膩,大便即溏。若論此證形,原屬于肺脾兩經,自宜從肺脾求治。然探本求之,其氣之所以升者,由腎水虛而不能藏納肺氣也;食油膩即大便見溏者,由腎陽衰而不能上連脾土也,宜先補其腎,則肺脾不治而自治矣。方列于下。 人參一錢,五味子八分,懷山藥三錢,補骨脂二錢,白茯苓三錢,陳萸肉一錢,紫石英一錢,胡桃肉二錢。水煎服。, 另服金匱腎氣丸三錢,淡鹽湯下。(《南雅堂醫案·卷一》) 脈沉弦,形盛面亮,此系痰飲內聚,夜屬陰分,陽不用事,濁陰邪勢益張,是以咳甚不得臥。《金匱》謂:飲家病咳,當治飲,不當治咳。今胸腹脹滿,溺不通利,宜開太陽,以導飲逆,擬方列后。 桂枝木八分,法半夏二錢,杏仁二錢(去皮尖),五味子八分,白茯苓二錢,石膏一錢,炒白芍二錢,干姜八分。(《南雅堂醫案·卷一》) 脈浮而澀,咳聲時作,每咳腰背相引而痛,是即《內經》所謂:腎咳也。今對癥用藥,冀可取效,不必以湯劑進之。 補骨脂一兩(炙),杏仁一兩(去皮尖),牽牛子一兩(半生半炒),郁李仁五錢! ∩纤幩奈,共研細末,清茶送下二錢。(《南雅堂醫案·卷一》) 脈浮滑,痰盛可知,日夜咳嗽不止,身軀不能轉動,動則咳嗽愈劇,且咳時右脅下作痛,隱隱掣引肩背,推此病源,屬于太陰一經,茲從脾土著手治之! ≈瓢胂囊诲X,杏仁一錢(去皮尖),陳皮一錢,赤茯苓一錢,柴胡一錢,麻黃一錢(去根節),甘草五分,生姜一片。同煎。(《南雅堂醫案·卷一》) 脈滑,咳嗽,痛連脅下,游行無定,系素有痰飲,邪盛則上千,用二陳加味。 制半夏二錢,白茯苓三錢,炙甘草八分,陳皮一錢,瓜蔞三錢,白芥子一錢五分,皂角五分(炒透),加生姜兩片。同煎服。(《南雅堂醫案·卷二》) 脈浮虛,咳嗽吐痰,氣逆作喘,臥倒益劇,口鼻干燥,偶聞香味,常嘔惡欲吐,肌肉枯槁,皮干如麩片,察此癥狀,乃心勞傳肺之候。蓋肺為華蓋,嬌嫩之腑,*畏火刑,金被火刑,則必失其化源,于是津液耗傷于內,諸癥乃顯形于外,其理甚明。但治法先宜培土生金,方為握要之圖,列方于后。 白術五錢(黃土微炒),干地黃五錢,懷山藥三錢,陳萸肉一錢,麥門冬一錢,川貝母一錢,生棗仁一錢,遠志一錢。(《南雅堂醫案·卷一》) 脈象沉數,知為陰虧內熱,病延日久,咳嗽痰多,脘腹時痛,且苦脹滿,得矢氣則稍寬,似由肝郁所致。但自述咳已兩年有余,初無身熱,是其根又屬于痰飲也,治病必究其源,今從痰飲氣郁例治之。列方于后!
傷寒學派醫案-(二) 作者簡介
李成文,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醫學碩士學位。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各家學說教研室主任。河南省中醫醫史文獻重點學科帶頭人,F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思想研究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常委、河南省醫史文獻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30年來主要從事歷代名醫學術思想、臨證經驗與用藥特色挖掘、總結、利用及中醫古籍校注工作。曾獲河南省教學標兵稱號及河南省教育系統技能大獎賽一等獎。主要講授《中醫各家學說》《神經內科學》《歷代名醫醫案選》《中國醫學史》《中醫史》《科技論文寫作》等課程30年。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