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悲慘世界: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576220
- 條形碼:9787560576220 ; 978-7-5605-762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悲慘世界:上 本書特色
《悲慘世界》是法國十九世紀浪漫派領袖維克多·雨果繼《巴黎圣母院》之后創作的又一部氣勢恢宏的鴻篇巨著。全書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國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義期間,法國近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輝煌畫卷,*大限度地體現了雨果在敘事方面的過人才華,是世界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典范。小說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飽含了雨果對于人類苦難命運的關心和對末來堅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悲慘世界:上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人公冉阿讓, 盡管歷經磨難和坎坷, 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和慈愛的心。馬賽特的媽媽芳汀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母親。為了能早日和女兒團聚, 這個可憐的母親賣掉了自己的金發, 甚至牙齒……。本冊為上。
悲慘世界:上 目錄
目錄
作者序
**部 芳汀
**卷 正義者
一 米里哀先生/2
二 米里哀先生改稱卞福汝主教/4
三 好主教攤上苦教區/9
四 言行一致/11
五 每件主教袍都穿得太久/17
六 主教托誰看管住房/19
七 克拉瓦特/24
八 酒后哲學/27
九 妹子敘述的兄長/31
十 主教面對鮮為人知的賢哲/34
十一 保留態度/45
十二 卞福汝主教的孤寂/49
十三 他所信仰的/52
十四 他所思考的/55
第二卷 沉淪
一 一天行程的傍晚/58
二 向明智建議的謹慎/69
三 盲目服從的英勇氣概/72
四 詳細介紹蓬塔利埃奶酪廠/76
五 寧靜/80
六 冉阿讓/81
七 絕望的內涵/85
八 波濤與亡魂/91
九 新的傷害/93
十 人醒來/94
七一 他干的事/96
十二 主教工作/99
十三 小杰爾衛/103
第三卷 一八一七年
一 一八一七年 / 111
二 兩伙四人幫 / 118
三 四對四 / 122
四 托洛米埃唱起西班牙歌 / 126
五 繃巴達酒館 / 128
六 相愛篇 / 131
七 托洛米埃的高見 / 132
八 一匹馬倒下 / 138
九 一場歡樂的歡樂結局 / 141
第四卷 寄放,有時便是斷送
一 一位母親遇見另一位母親 / 145
二 兩副賊面孔的素描 / 153
三 云雀 / 155
第五卷 下坡路
一 黑玻璃制造業一大進步 / 158
二 馬德蘭 / 159
三 在拉斐特銀行的存款 / 162
四 馬德蘭先生服喪 / 165
五 天邊隱約的閃電 / 167
六 割風老爹 / 171
七 割風在巴黎當園丁 / 174
八 維克圖尼安太太為道德 花了三十五法郎 / 175
九 維克圖尼安太太得逞了/ 177
十 得逞的后果 / 180
十一 基督解救我們 / 184
十二 巴馬塔林先生的無聊 / 185
十三 警察局處理問題 / 188
第六卷 沙威
一 開始休息 / 196
二 “冉”如何變成“尚”/ 199
第七卷 尚馬秋案件
一 辛樸利思嬤嬤 / 208
二 斯科弗萊爾師傅的洞察力 / 210
三 腦海中的風暴 / 215
四 睡眠中的痛苦狀 / 230
五 棍子別住車輪 / 233
六 辛樸利思嬤嬤受考驗 / 244
七 到達即備回程的行客 / 250
八 貴賓席 / 254
九 罪證拼湊所 / 257
十 否認的方式 / 262
十一 尚馬秋越發驚奇 / 268
第八卷 禍及
一 馬德蘭先生在什么鏡中照自己頭發 / 272
二 芳汀幸福了 / 274
三 沙威得意 / 278
四 重新行使權力 / 280
五 合適的墳墓 / 284
第二部 珂賽特
**卷 滑鐵盧
一 從尼維勒來時所見 / 291
二 烏果蒙 / 292
三 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 / 298
四 A / 300
五 戰役的煙云模糊處 / 302
六 下午四點鐘 / 304
七 拿破侖心緒極佳 / 307
八 皇帝問向導一句話 / 311
九 意料之外 / 314
十 圣約翰山高地 / 317
十一 拿破侖的壞向導,布呂歇的好向導 / 321
十二 羽林軍 / 322
十三 大難 / 324
十四 *后一個方陣 / 326
十五 康伯倫 / 327
十六 將軍的分量 / 329
十七 滑鐵盧是好事嗎 / 333
十八 神權東山再起 / 335
十九 戰場夜景 / 338
第二卷 奧里翁戰艦
一 24601號變成9430號 / 344
二 或許是兩句鬼詩 / 346
三 只有事先準備好才會一錘斷腳鐐 / 350
第三卷 履行對死者的諾言
一 蒙菲郿的用水問題 / 357
二 相得益彰的兩幅肖像 / 360
三 人要喝酒,馬要飲水 / 364
四 娃娃上場 / 366
五 孤苦伶丁的小姑娘 / 368
六 或許能證明布拉驢兒的聰明 / 372
七 坷賽特同陌生人并排走在黑夜中 / 375
八 接待一個可能富有的窮人的麻煩 / 379
九 德納第耍手段 / 393
十 弄巧成拙 / 401
十一 9430號再現,坷賽特中彩 / 405
第四卷 戈爾博老屋
一 戈爾博先生 / 407
二 梟和鶯的巢 / 412
三 兩種不幸連成幸福 / 413
四 二房東的發現 / 416
五 一枚五法郎銀幣的落地聲 / 418
第五卷 夜獵狗群寂無聲
一 曲線戰略 / 422
二 奧斯特利茨橋上幸而行車 / 425
三 看看一七二七年巴黎市區圖 / 426
四 探索逃路 / 429
五 有煤氣路燈便不可能 / 431
六 謎的開端 / 434
七 謎的續篇 / 436
八 謎上加謎 / 438
九 佩戴鈴鐺的人 / 439
十 沙威如何撲空 / 443
第六卷 小皮克普斯
一 皮克普斯小街 62 號 / 451
二 馬爾丹·維爾加分支 / 454
三 嚴厲 / 460
四 樂事 / 462
五 弛心 / 466
六 小修道院 / 470
七 昏暗中幾個身影 / 473
八 人心在前石在后 / 475
九 修女巾下一世紀 / 476
十 永敬修會的起源 / 478
十一 小皮克普斯的結局 / 479
悲慘世界:上 節選
文章摘錄 一八一五年,迪涅的主教還是查理—弗朗索瓦—卞福汝·米里哀先生。他年事已高,有七十五歲左右,從一八〇六年起,就到迪涅城擔任了這一職務。 這個細節雖然同本書的正題毫無關系,不過,事事務求準確,在此提一提他到這個教區就任之初,關于他有些什么風言風語,也許不是白費筆墨的。一個人的傳聞無論真假,在他的生活中,尤其在他的命運中,往往和他的所作所為居同等地位。米里哀先生的父親是艾克斯城法院的推事,即法袍貴族。據說父親打算讓他繼承職位,在他十八九歲,不滿二十歲就早早為他完婿,這也是法袍貴族家庭相當普遍的習俗。查理·米里哀雖已完婿,據說仍引起不少非議。他身材雖然不高,但是生得相貌出眾,風度翩翩,談吐俊雅風趣。他的整個青春,就在交際場和情場中消磨了。后來爆發革命①,事態急遽變化,法袍貴族家庭遭到摧殘、驅逐和追捕,都四處逃散了。革命剛一爆發,查理·米里哀先生便流亡到意大利。他妻子長期患肺病,死在異國他鄉,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此后,米里哀先生命運又如何呢?法國舊社會崩潰了,他的家庭破敗了,九三年②發生了一系列悲慘事件,在遠方的流亡者看來,也許倍加恐怖和可怕。凡此種種,是否使他萬念俱灰,萌生了出世的念頭呢?一個人在天下動亂中,罹難重重,家道衰敗,還可能處變不驚,然而在無憂無慮的溫馨生活中,突然遭到神秘而可怕的打擊,往往就會心死而一蹶不振吧?誰也說不清楚,只知道他從意大利回國,就已經當上了教土。 一八〇四年,米里哀先生當上百里鳥樂的本堂神父。人已老邁,整日深居簡出。 在皇帝即將登基加冕①的時候,也不知道為本堂的一件什么小事,他到了巴黎,為他的教徒陳情,見到一些顯要人物,其中就有斐茨紅衣主教。有一天,皇帝來看他舅父,正巧這位可敬的本堂神父在前廳候見,兩人不期而遇。拿破侖發覺這個老者頗為好奇地看著他,便轉過身來,突然問道:“這老者是誰,這么瞧我?” “陛下,”米里哀先生答道,“您瞧一個老者,而我卻瞧一位偉人。我們彼此都能開眼。” 當天晚上,皇帝向紅衣主教問了這個本堂神父的姓名。事過不久,米里哀先生便得知委任他當迪涅主教,不免深感意外。此外,關于米里哀先生早年生活的傳聞,有哪些是屬實的呢?誰也不知道。革命之前,很少人家認識米里哀這家人。 小城市里嘴雜的人多,動腦筋的人少,初來乍到的人就得容忍,米里哀先生也不例外。他雖然貴為主教,也正因為是主教,就得忍而再忍。其實,把他名字扯進去的那些議論,也許僅僅是議論而已,無非是謠傳、流言、閑話,甚至連閑話都算不上,按照南方人生動的說法,就是“胡謅八扯”。 不管怎樣,他到迪涅擔任教職并居住九年之后,當初小城和小百姓議論的話題,所有那些閑言碎語,全被深深地遺忘了。誰也不敢再提起,甚至都不敢回憶了。 米里哀先生到迪涅時,帶了一個老姑娘,名叫巴蒂絲汀,那是比他小十歲的妹妹。
悲慘世界:上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1802年—1885年),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等。 譯者簡介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64年作為新中國首批留法學生到法國勒恩大學進修兩年,后任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教學之余,從事法國純文學翻譯三十余年,譯著五十多種,約有一千五百萬字。主要譯著:小說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戲劇有《繆塞戲劇選》、《加繆全集·劇卷》等;詩歌有《艾呂雅詩選》、《阿波利奈爾詩選》等六本作品。此外,編選并翻譯了《繆塞精選集》、《阿波利奈爾精選集》、《紀德精選集》;主編了《紀德文集》(五卷)、《法國大詩人傳記叢書》(十卷)。在李玉民的譯作中,有半數作品是由他首次介紹給中國讀者的。他主張文學翻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創作,譯作應是給讀者以文學享受的作品。李玉民“譯文灑脫,屬于傅雷先生的那個傳統”(柳鳴九語)。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