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古代書院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4485748
- 條形碼:9787504485748 ; 978-7-5044-8574-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書院 本書特色
陳薛俊怡編著的這本《中國古代書院》是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藝術(shù)系列叢書之一。全書共分四章,分別介紹了中國古代書院發(fā)展史、書院管理制度、名院名人和書院文化。全書知識性、文化性、可讀性都很強。讀罷此書,喜歡中國古代書院的讀者大致能掌握這一領(lǐng)域的知識了。
中國古代書院 內(nèi)容簡介
書院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歷史文化現(xiàn)象,延續(xù)了一千多年。考察書院萌芽、發(fā)展、鼎盛、演變的漫長歷史,能夠使我們更加完整、深刻、合乎歷史地認識這一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陳薛俊怡編著的這本《中國古代書院》分為書院發(fā)展史、書院制度、名院名人尋蹤與書院文化集萃四個部分,系統(tǒng)敘述了我國古代書院的演變歷程,以期為人們追憶書院歷史、從古代書院中汲取辦學智慧打開一扇窗。
中國古代書院 目錄
**節(jié) 古代書院概況
古代書院綜述
書院的模式與功能解析
相對自由的精神領(lǐng)地
百花齊放的大學之道
第二節(jié) 萌芽時期的唐、五代書院
唐代:古代書院的萌芽
唐代書院產(chǎn)生的歷史原因
逐漸成長的五代十國書院
第三節(jié) 走向成熟的兩宋書院
宋代書院的興起
三興官學:書院的挑戰(zhàn)與機遇
南宋書院的繁榮與夢想
第四節(jié) 不斷擴張的元代書院
元代書院的發(fā)展
元代的文教方針及書院政策
元代書院的發(fā)展和官學化
元政府的書院政策
元代書院的特點
第五節(jié) 明代書院的發(fā)展與劫難
明代的文教政策與書院
明代書院的講會和學風
明代書院的劫難
明代書院的特征
第六節(jié) 清代書院的繁滎與衰落
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書院發(fā)展
清代書院的普及
同光中興:書院*后的華章
書院的廢改
清代書院的發(fā)展特點
第二章 書院管理制度
**節(jié) 書院組織與管理系統(tǒng)
書院組織與管理系統(tǒng)
書院組織與管理系統(tǒng)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書院的教學制度
分科制度
課程制度
學規(guī)制度
考課制度
第三節(jié) 書院的藏書與刻書制度
書院藏書的起源
書院藏書的發(fā)展
書院藏書的來源
書院藏書的特點
書院藏書的地位和作用
書院刻書的發(fā)展
書院刻書的意義與作用
第四節(jié) 書院的祭祀制度
祭祀的對象
祭祀的儀式
書院祭祀的影響
第五節(jié) 書院的經(jīng)費管理制度
書院經(jīng)費的來源
書院經(jīng)費的使用
第六節(jié) 書院章程
雷致亨:燕平書院章程
龍岡書院章程
廣澤書院新定條規(guī)
傅蘭雅:格致書院會講西學章程
高賁亨:洞學十戒
邵銳:白鹿洞書院禁約
蔚禮賢:禮賢書院更定章程
第七節(jié) 中國書院學規(guī)
呂祖謙:麗澤書院學規(guī)
仁文書院講規(guī)
劉良璧:海東書院學規(guī)
唐鑒:道鄉(xiāng)書院學規(guī)
第三章 名院名人尋蹤
**節(jié) 中國著名書院尋蹤
岳麓書院
白鹿洞書院
嵩陽書院
蓮池書院
睢陽書院
東林書院
石鼓書院
武夷精舍
九峰書院
象山書院
龍江書院
麗澤書院
鵝湖書院
廣雅書院
第二節(jié) 中國書院名人
張說與集賢書院
胡瑗與泰山書院
二程與嵩陽書院
朱熹與白鹿洞書院
鵝湖之會
草廬先生吳澄
王守仁與龍崗書院
東林先生顧憲成
黃宗羲與證人書院
顏元與漳南書院
第四章 書院文化集粹
**節(jié) 書院及其文化功能
書院的文化傳播功能
書院的文化創(chuàng)新功能
第二節(jié) 書院文化透視
制度規(guī)范化的私學
書院文化與中華文明
第三節(jié) 書院楹聯(lián)精華
匯芳書院楹聯(lián)
海陽書院楹聯(lián)
漳南書院楹聯(lián)
崇實書院楹聯(lián)
長白書院楹聯(lián)
震川書院楹聯(lián)
鐘山書院楹聯(lián)
東坡書院楹聯(lián)
東林書院楹聯(lián)
正誼書院楹聯(lián)
五峰書院楹聯(lián)
巢湖書院楹聯(lián)
南溪書院楹聯(lián)
白鹿洞書院楹聯(lián)
鵝湖書院楹聯(lián)
象山書院楹聯(lián)
嵩陽書院楹聯(lián)
紫陽書院楹聯(lián)
廣雅書院楹聯(lián)
參考書目
中國古代書院 節(jié)選
《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 中國古代書院》: 有元一代,以理學后先倡和,為海內(nèi)師資者,南有吳澄,北有許衡! 浅危1249—1333年),字幼清,撫州崇仁(今江西樂安)人。因好友程鉅夫?qū)⑵渚邮翌}為“草廬”,因此人們都稱他為草廬先生! 浅巫杂茁斆暨^人,據(jù)載他“五歲而讀書,七歲而能聲對,九歲而能詩賦,十有三歲而應(yīng)舉之文盡通”,在鄉(xiāng)學考試中每次都是**名。他的勤奮好學也名聞鄉(xiāng)里,據(jù)說吳澄讀書通宵達旦,不知疲倦,他的母親為此憂心忡忡,怕對他的身體健康不利,于是限制了他的燈油。吳澄用自己節(jié)省出來的錢悄悄買來油燭,待母親熟睡后又繼續(xù)學習。16歲是吳澄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這一年,他隨祖父到撫州參加鄉(xiāng)試,雖然祖父不幸落第,但他卻幸運地認識了名儒程若庸。程若庸是朱熹的三傳弟子,時為撫州臨汝書院山長,吳澄因此進入臨汝書院,拜程若庸為師,并在此結(jié)識此后一生的摯友——程若庸的侄兒程鉅夫! ≡诔淌祥T下吳澄頓悟?qū)W問并不僅僅只有詩詞記誦,學習的目的除應(yīng)付舉業(yè)之外,還可求得圣賢之道。 他曾著書說“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圣繼之”。至此,吳澄也立志追求“圣賢之學”,從此淡泊名利! ‘斎,淡泊并不意味著他完全放棄了做官人仕的想法。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吳澄鄉(xiāng)試中舉,隨即向地方官上書,希望通過薦舉的方式進入仕途,但愿望落空。第二年,吳澄即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但名落孫山。此次科考的失敗使吳澄徹底斷了科考的念頭! 嶂荼辉姽テ坪,吳澄隱居到了布水谷,潛心研究學問! 浅未撕蟮慕(jīng)歷即由他所生活的特定時期所決定——蒙元代宋,不得已行走于出仕與歸隱之間。在時人看來,蒙元代宋不是一般的王朝更替,而是“異族”入主中原,受教于朱熹忠孝節(jié)義的儒林人士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他們處在了人生道路選擇的十字路口:改頭換面事新朝兼濟天下或做堅定的前朝遺民獨善其身。吳澄該何去何從?至元十三年(1278年),臨安城破的第三天,吳澄即作《伯夷傳》,列舉孔子、孟子、韓非子對于伯夷、叔齊的評價,贊賞伯夷、叔齊恪守君臣倫理的政治操守。這實際上就是吳澄面對朝代更替何去何從的個人宣言! 〉鞘屡c愿違。吳澄在當時的影響太大,以至于元代朝廷總是忘不了他,屢屢詔請,他想隱也難。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程鉅夫奉詔到江南尋訪名士時,即找到吳澄,力請他出仕,吳澄則以母親年老需要照顧為由婉言謝絕。后來程鉅夫以請吳澄北游中原山川勝景為由才賺得吳澄到達大都。到大都后,程鉅夫再次勸吳澄人仕,吳澄仍以母老為由力辭,并很快南歸撫州草廬讀書授徒。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吳澄母喪服滿,朝廷再詔吳澄應(yīng)奉翰林文字、登仕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吳澄這次已不能以母老為由了,于是寫信給薦舉他的董士選,請董士選成全他追隨古人依道進退的心志。但此舉沒有取得預(yù)期的效果。第二年秋天,在朝廷一再的“敦遣”下,吳澄無奈之下動身上路。由于時目遷延,等吳澄到大都時,原授官職已委他人,吳澄再次回江西老家! 1304年,吳澄又被任命為江西儒學副提舉,仍然堅辭不赴。直至武宗至大兀年(1308年),年已花甲的吳澄在江西行省的禮請下,才赴任國子監(jiān)丞之職! ≡趪颖O(jiān),吳澄不阿權(quán)貴,以接續(xù)道統(tǒng)為己任。當時的尚書右丞劉楫曾想借吳澄之名抬高自己,但吳澄拒絕了與劉楫的往來。當吳澄的教學主張因與國子監(jiān)多數(shù)同僚不合而被劃人“陸學”陣營時,吳澄不屑于自辯,于是又一次辭職南歸! ∽源酥螅瑓浅斡侄啻问诠,如集賢直學士、翰林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經(jīng)筵講官等。對這些任命,吳澄或堅辭,或旋任旋辭。其問英宗曾命吳澄為“金書”《佛經(jīng)》作序以追薦列圣、祈天永命、為民祈福,但是,吳澄以超生薦拔實乃“蠱惑世人”為理由,拒絕按英宗旨意寫序,表現(xiàn)了令人佩服的儒者風骨。就在大家為吳澄的性命擔憂時,幸好英宗尚未接到吳澄的答復(fù)即被弒! 浅85年的風雨人生中,雖屢被詔請,但人仕的時間都是很短的,且都不是自愿,講學傳道才是他一生*熱愛,也是*重要的事業(yè)。落第后的第二年,吳澄就在家鄉(xiāng)蓋了幾間草房,開始了他的清貧講學生涯! 浅卧缒晔窃谂R汝書院開始真正進入朱學大門,因此對書院情有獨鐘,將書院看做是儒學道統(tǒng)成長、發(fā)展的搖籃。在無數(shù)次的被迫受職與離職的北往南歸中,永豐武城書院、江州濂溪書院等多所書院都留下了吳澄講學的身影。他一生為書院撰文數(shù)十篇,其中的《重建岳麓書院記》對后人研究岳麓書院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 主題:挺好的一本書,內(nèi)容豐富
閑來翻翻很有意思,比刷手機舒服。恰好也可以做旅行的參考啦。對古代人的生活還挺向往的,有空去逛逛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去感受一下。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jīng)
- >
煙與鏡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