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地質大學史(1952-201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29606
- 條形碼:9787562529606 ; 978-7-5625-2960-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地質大學史(1952-2012) 本書特色
2012年11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將迎來建校60周年。郝翔編著的《中國地質大學史(1952-2012)》的正式出版,給這個喜慶的日子獻上了一份厚禮。客觀反映學校歷史,認真總結辦學經驗,使每一個地大人以史為鑒,從歷史中汲取養分,傳承精神,凝聚力量,邁向未來,是作者修編校史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中國地質大學史(1952-2012)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中國地質大學從創建、發展、搬遷、重建到振興幾個歷史階段,以及北京地質學院、湖北地質學院、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4個發展時期的辦學歷史。
中國地質大學史(1952-2012) 目錄
**篇 北京地質學院(1952—1970) **章 初創時期的北京地質學院 **節 建國初期的高等地質教育與院系調整 第二節 組建北京地質學院 第三節 充實師資隊伍 第四節 完善教學體系 第五節 學習蘇聯經驗 第六節 注重實踐教學 第七節 重視科學研究 第八節 建立黨群組織 第二章 在曲折中探索前進 **節 整風反右運動 第二節 調整領導班子 第三節 “大躍進”與教育大革命 第四節 做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 第五節 貫徹《高教六十條》 第六節 緊抓教學工作 第七節 開展科學研究 第八節 繁榮文藝社團 第九節 發展體育運動 第十節 “以階級斗爭為綱” 第三章 學院奉命整體外遷第二篇 湖北地質學院(1970—1974) 第四章 更名湖北地質學院 第五章 堅持開展教學科研 **節 堅持教育教學 **節 培養工農兵學員 第六章 歷盡艱辛定址武漢 **節 恢復領導機構 第二節 再次選址 第三節 定址武漢第三篇 武漢地質學院(1974—1987) 第七章 顧全大局遷至武漢 **節 遷校前的準備 第二節 “八八”電報指示 第三節 **輛專列到漢 第八章 眾志成城描繪藍圖 第九章 重建期間艱苦辦學 第十章 撥亂反正重獲生機 **節 工作重心逐步轉移 第二節 恢復高考首次招生 第三節 師資力量恢復壯大 第四節 恢復成為重點大學 第五節 再次要求回遷北京 第六節 成立北京研究生部 第七節 國際交流日益活躍 第八節 迎來“科學的春天” 第十一章 新時期的改革探索 **節 創新教育改革思路 第二節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第三節 科技工作再上臺階 第四節 獲批試辦研究生院 第五節 體育工作再創輝煌 第六節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第七節 干部培訓蓬勃開展第四篇 中國地質大學(1987—2012) 第十二章 轉型期的全面發展 **節 組建中國地質大學 第二節 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第三節 跨入“211工程”行列 第四節 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第五節 慶祝建校40周年 第六節 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第十三章 新世紀的闊步前進 **節 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 第二節 確立發展戰略與目標 第三節 教育教學常抓常新 第四節 隊伍建設扎實推進 第五節 平臺建設實現突破 第入節 學科專業特色突顯 第七節 科學研究成果豐碩 第八節 國際合作更上一層 第九節 “數字地大工程”建設 第十節 基層黨建有聲有色 第十一一節 服務西部建功立業 第十二節 慶祝建校50周年 第十四章 歷史新起點與跨越 **節 部部共建與十一五規劃 第二節 學科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第三節 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第四節 人才強校戰略大力實施 第五節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第六節 國際合作交流深入推進 第七節 管理服務保障日趨完善 第八節 黨建文化建設成效顯著 第九節 跨越式發展再譜新篇章 第五篇 發展中的各學院 地球科學學院 資源學院 材料與化學學院 環境學院 工程學院 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數學與物理學院 珠寶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 計算機學院 體育課部 藝術與傳媒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第六篇 院士風采附錄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