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折翅的山鷹:西南涼山彝區艾滋病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49164
- 條形碼:9787516149164 ; 978-7-5161-491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折翅的山鷹:西南涼山彝區艾滋病研究 本書特色
《折翅的山鷹--西南涼山彝區艾滋病研究》試圖探討改革開放以來涼山彝族自治州日益泛濫的海洛因和艾滋病問題發生、發展、后果、地方和國家應對以及這些議題背后的文化邏輯和社會動力。其核心問題是,在轉型時期的中國,民族地區的彝族如何在國家和社會關系的變動中發生人口流動和文化變遷,這一流動和變遷過程中伴隨著怎樣的社會調適和文化重構,毒品和艾滋病問題與社會文化結構及其變遷之間有著怎樣的潛在聯系。
折翅的山鷹:西南涼山彝區艾滋病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探討改革開放以來涼山彝族自治州日益泛濫的海洛因和艾滋病問題發生、發展、后果、地方和國家應對以及這些議題背后的文化邏輯和社會動力。其核心問題是,在轉型時期的中國,民族地區的彝族如何在國家和社會關系的變動中發生人口流動和文化變遷,這一流動和變遷過程中伴隨著怎樣的社會調適和文化重構,毒品和艾滋病問題與社會文化結構及其變遷之間有著怎樣的潛在聯系。
折翅的山鷹:西南涼山彝區艾滋病研究 目錄
**節 引言
第二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權力的世界與文化的世界
一 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之爭
二 涼山地區艾滋病高發之謎
第三節 作為社會文化概念的艾滋病:疾病相關研究文獻與現狀回顧
一 疾病改變歷史:社會與文化角度的疾病考察
二 醫學人類學視野中的疾病與治療
三 艾滋病的人類學研究
四 現代彝學的建構與批判
第四節 概念的界說與反思
一 疾病:以艾滋病為中心的考察
二 身體:疾病與社會的連接點
三 權力:概念的反思
四 疾病、文化與權力的分析框架
第五節 研究視角與方法
一 村落研究
二 民族志的敘事策略
三 資料獲得
第二章 歷史、鴉片與國家化:從獨立王國到帝國邊陲到民族地區
**節 族群歷史:彝族“歷史”生產邏輯中的權力
一 “本土歷史”與“他者歷史”
二 傳說與歷史:洪荒時代的想象與真實
三 獨立王國與帝國邊陲:王朝時期的“中心”與“邊緣”建構
第二節 鴉片、疾病與權力:西南中國近現代國家政權的進入
一 清末民初的涼山地方社會
二 鴉片貿易、世界市場與軍閥割據:解放前的西南煙毒
第三節 一躍跨千年:民主改革、禁毒運動與涼山地方社會的國家化
一 現代國家化:新中國政權在涼山地區的建立
二 “暴亂”與“平叛”:涼山納入現代國家體系的過程與記憶
三 意識形態與國家政權的社會控制
四 禁毒運動: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小結
第三章 涼山腹地:竹核壩里的伍合村
**節 跨越邊界的社區
第二節 村落的歷史地理學:伍合村的位置與歷史沿革
一 地理區位:位于涼山腹地的竹核壩子
二 歷史沿革:從土司領地到現代國家的鄉村
第三節 村莊景觀、政治與日常生活
一 村莊的空間景觀
二 村莊的時間節奏
三 社會結構與親屬制度
四 人口外流的經濟學:伍合村的經濟
小結
第四章 毒品,犯罪與社會空間的生產:城鄉之間的海洛因流動
**節 空間理論:從列斐伏爾到中國研究
一 空間的缺席
二 空間的回歸
三 中國社會研究中的空間
第二節 跨界流動的社區:都市里的族群政治與空間生產
一 國家城市化進程中的進城彝民
二 少數族群都市生存的空間政治學
三 吸毒與販毒:伴隨海洛因的都市生活
第三節 毒品侵入:海洛因的村莊流行及其后果
一 外流人員的城鄉往返與海洛因的村莊流行
二 從享樂到苦難:作為海洛因泛濫后果的身體成癮與國家規訓
三 基于城市化與民族區域自治的城鄉發展反思
小結
第五章 苦難擴散:鄉村艾滋病的發生、傳播及風險后果
**節 死亡陰影下的村莊:作為海洛因后果的艾滋病
一 致命毒品:海洛因濫用引起的死亡
二 死亡、艾滋病與鄉村社會結構變遷
第二節 性網絡中的疾病傳播:地方文化情境中的性模式與艾滋病風險
一 潛在的危機:性傳播成為艾滋病擴散的主要途徑
二 性的社會網絡的提出:從個體主義到整體主義到行動的結構主義
三 彝族青年的性流動:擴大化的性網絡與感染風險
第三節 嵌入文化結構的艾滋病傳播風險后果
小結
第六章 傳統的力量:艾滋病的地方性治療與臨終關懷
**節 畢摩的儀式性治療:作為“鬼”的艾滋病
一 神藥兩解:彝族常見病與傳統治療模式
二 畢摩斷病:占卜與解釋
三 畢摩的經書與鬼神的分類
四 畢摩治療:巫術的邏輯
第二節 無歧視的家支:整體主義下的艾滋病人對待
一 歧視形成的邏輯:不被歧視的霍亂與被歧視的麻風、狐臭
二 疾病照顧:文化認知.中的“潔凈”與“危險”
三 道義之根:村落生活中的家支整體主義
第三節 生死之間:文化情境中的艾滋病臨終關懷與死亡處理
一 儀式過程:一個中年艾滋病人的葬禮深描
二 生死有別:死者靈魂的處理與生死區隔
三 魂歸祖界:彝人生活世界的終極彼岸
小結
第七章 大國防控:地方、國家與國際社會的艾滋病治理
**節 傳統的發明:基于家支聯合的民間禁毒行動
一 家支的禁毒:儀式、榮譽與道德
二 家支的聯盟:毒品戰爭的社區動員
三 傳統發明與國家消解
第二節 由外而內:國際組織的艾滋病項目介入與本土ngo成長
一 艾滋病話語的四幕劇:從道德批判到社會拯救
二 本土化的非政府組織:涼山彝族婦女兒童發展中心
三 邁向人民的人類學:從社會自救到文化自覺
第三節 大國防控:國家疾病防控體系的建設、運作與成效
一 國家的行動:針對艾滋病防控的規劃、投入與落實
二 鄉級衛生醫療資源的變遷與艾滋病應對
三 村口的診所:醫療體系末梢的日常看病點
第四節 運動式動員:鑲嵌在地方治理過程中的禁毒和防艾
一 嚴打與摘帽:國家動員機制下的禁毒運動
二 從愛國衛生運動到“彝區健康文明新生活運動”
三 那些試圖改變人類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文明化”運動的必要性與局限性
小結
第八章 結語
**節 疾病與權力
一 歷史與國家化中的權力
二 流動與城市化中的權力
三 艾滋病傳播中的權力
四 艾滋病關懷中的權力
五 艾滋病防治中的權力
第二節 民族自覺:世界政治經濟體系與地方應對
參考文獻
折翅的山鷹:西南涼山彝區艾滋病研究 作者簡介
周如南,人類學博士,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師,中山大學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傳播總監,廣州公益慈善書院執行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公益傳播、健康傳播、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社會組織研究等。主持和參與省部級課題和委托課題多項。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