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沙利文啟蒙對話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81599
- 條形碼:9787112181599 ; 978-7-112-1815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沙利文啟蒙對話錄 本書特色
★當前即將終結的世界性悲劇正在呼吁對人類權力的重新評價;一個新的凈化了的社會觀察以及社會圖景;一個狹隘的政治角度的,對民主基本性質的新的闡述。 本書的作者愿將這份工作以圖書的形式出版,并希望它能對以上的凈化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本書背后的理想既簡單又是基礎性的,因此書名定為“啟蒙對話錄”。 ——路易斯·亨利·沙利文,于“崖居者”俱樂部 ★建筑理論并不是某個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簡單公式,也不是一個可以包治百病的萬能劑,建筑創作并不直接地依賴某位建筑理論家的任何理論界說。而況,這里所譯介的理論著述,都是西方建筑發展史中既有的歷史文本,其中也鮮有任何直接針對我們現實創作問題的理論闡釋。因此,對于這些理論經典的閱讀,就如同對于哲學史、藝術史上經典著作的閱讀一樣,是一個歷史思想的重溫過程,是一個理論營養的汲取過程,也是一個在閱讀中對現實可能遇到的問題加以深入思考的過程。這或許就是我們的孔老夫子所說的“溫故而知新”的道理所在吧。中國人習慣說的一句話是“開卷有益”。也有一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在的資訊發達了,人們每日面對的文本信息與電子信息,已呈爆炸的趨勢。因而,閱讀就要有所選擇。作為一位建筑工作者,無論是從事建筑理論、建筑教育,或是從事建筑歷史、建筑創作的人士、大約都在“建筑學”這樣一個學科范疇之下,對于自己專業發展歷史上的這些經典文本,在雜亂紛繁的現實生活與工作之余,擠出一點時間加以細細地研讀,在閱讀的愉悅中,回味一下自己走過的建筑之路,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西方建筑理論經典文庫”總序
沙利文啟蒙對話錄 內容簡介
路易斯·沙利文(louissullivan,1856-1924年)是美國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是現代功能主義和新客觀主義的先驅者,同時他的復雜而高度個性化的建筑理論包含了多種因素——美國先驗主義、德國理想主義、斯韋登堡的見神論思想,以及巴黎美術學院的理性主義思想。在《沙利文啟蒙對話錄/西方建筑理論經典文庫》中,沙利文對“功能”的定義進行了重新闡釋:功能是“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應用,是他內在的力量,以及將這些精神的、道德的、物理的力量應用于其中的結果”。在沙利文看來,決定建筑形式的功能,是由自然的、社會的和知識的因素,即人類需求的總和所構成,建筑形式要表達人的功能與需求,而不是結構的規則。沙利文的功能概念是“浪漫主義的,徹頭徹尾的美國式的”。
沙利文啟蒙對話錄 目錄
中文版總序
編者前言
致謝
路易斯·沙利文簡歷
路易斯·沙利文著作簡介
前言
**部分啟蒙對話錄
1.一幢有塔樓的建筑
2.病理學
3.終點站
4.花園
5.一座飯店
6.綠洲
7.鑰匙
8.價值
9.一座羅馬神殿(1)
10.一座羅馬神殿(2)
11.一座百貨商場
12.功能與形式(1)
13.功能與形式(2)
14.成長與衰退
15.思想
16.想象力
17.一根多立克柱
18.注意力(attention)
19.責任:大眾
20.責任:建筑師;學校
21.教授
22.郁金香
23.一座辦公樓
24.夏天:暴風雨
25.一封信
26.覺醒
27.一個大學圖書館建筑
28.劇變
29.民主
30.教育
31.人的力量
32.杰出人士
33.我們的城市
34.另一個城市
35.一個調查
36.秋天的輝煌
37.建筑要素:客觀的與主觀的(1)——柱和梁
38.建筑要素:客觀的與主觀的(2)拱
39.啟發
40.關于學術
41.關于文化
42.建筑師是什么?
43.關于批評
44.關于知識與理解
45.關于公民性
46.悲觀主義
47.冬
48.關于詩歌
49.表現的藝術
50.創造的沖動
51.樂觀主義
52.春之歌
第二部分新增論文:1885—1906年
1.美國建筑的特征和傾向
2.“在建筑設計中,什么是細節與體量間恰當的從屬關系?”
3.建筑中的裝飾
4.情感建筑與理智建筑的比較——一個關于主觀與客觀的研究
5.基于美學/藝術考慮的高層辦公建筑
6.建筑界的年輕人
7.教育
8.什么是建筑學——關于今日美國人的研究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