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續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76261
- 條形碼:9787509776261 ; 978-7-5097-762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續編 本書特色
2010~2014年的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呈現出多彩與多樣的學術面貌,無論是高頻度的學術交流活動,還是多維度的研究成果抑或新層面的理論探索都顯現出這幾年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熾盛與深化的發展樣態。本書從理論與方法、書序與書評、學術活動紀要與綜述三個方面概括了2010~2014年的學術成果與發展面向,其中不乏深邃新銳的論文和觀點,對深入探索歷史上的社會生活及形成歷史研究的新范型具有積極意義。
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續編 內容簡介
2010~2014年的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呈現出多彩與多樣的學術面貌,無論是高頻度的學術交流活動,還是多維度的研究成果抑或新層面的理論探索都顯現出這幾年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熾盛與深化的發展樣態。本書從理論與方法、書序與書評、學術活動紀要與綜述三個方面概括了2010~2014年的學術成果與發展面向,其中不乏深邃新銳的論文和觀點,對深入探索歷史上的社會生活及形成歷史研究的新范型具有積極意義。
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續編 目錄
上編 理論與方法
從本土資源建樹社會文化史理論【劉志琴】/3
生活質量:社會文化史研究的新維度【梁景和】/14
交叉視角與史學范式——中國“社會文化史”的反思與展望【李長莉】/32
日常生活與社會文化史——“新文化史”觀照下的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常建華】/47
走上人文學科前沿的社會文化史【劉志琴】/64
關于社會文化史的幾對概念【梁景和】/70
“碎片化”:新興史學與方法論困境【李長莉】/76
從“新史學”到社會文化史【羅檢秋】/83
著力揭示社會現象背后的文化內涵【左玉河】/97
社會文化史:史學研究的又一新路徑【危兆蓋 等】/101
關于社會文化史理論的幾點思考【李志毓】/113
關于社會生活與社會文化的概念【李慧波】/122
也論社會史與新文化史的關系——新文化史及其在中國的發展【張俊峰】/128
新社會文化史:尋繹意義的新嘗試【朱梅光】/143
“新文化史”給我國史學研究帶來了什么?【耿 雪 曾 江】/147
中編 書序與書評
《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中文版序【王 笛】/153
《當代中國口述史——為何與何為》序【梁景和】/167
《英雄的悲劇——李秀成心理分析》序【梁景和】/170
《娛悅大眾——民國上海女性文化解讀》序【姜 進】/178
個性社會、快樂、性倫文化
——《21世紀中國女性文化本土化建構研究報告集成(2001—2012)》序【梁景和】/184
國近代社會文化史的面面觀
——評梁景和主編《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鄒兆辰】/187
一本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入門書【余華林】/195
評梁其姿《從癘風到麻風:一種疾病的社會文化史》【楊璐瑋 余新忠】/198
近代中國女性運動的多維圖景
——評游鑒明《超越性別身體: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
【方艷華 劉志鵬】/220
晚清社會文化史的新探索——讀《文化、社會網絡與集體行動》【陳其泰】/225
社會生活與觀念意識互動的新視野——評《五四時期社會文化嬗變研究》【張 弛】/231
社會文化史研究的“瓶頸”與未來走向
——讀梁景和等著《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嬗變研究(1919—1949)
——以婚姻·家庭·婦女·性倫·娛樂為中心》札記【李俊領】/240
千年書院歷史的立體透視
——讀《儒學·書院·社會——社會文化史視野中的書院》【張天杰】/267
下編 紀要與綜述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近年來舉辦學術會議綜述
【呂文浩 王 勝 等】/273
2009—2011年的中國近代社會與文化史研究【李長莉 畢 苑 李俊領】/327
2012年中國近代社會與文化史研究【李長莉 唐仕春 李俊領】/344
社會文化史:一個有活力的研究領域【呂文浩】/357
構建“本土化”的社會文化史
——第五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雷 平】/361
新時期社會生活史研究述略——以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史為中心【楊衛民】/374
后 記【梁景和】/398
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續編 作者簡介
梁景和,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導師。先后師從龔書鐸先生、李侃先生、林增平先生、耿云志先生。現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女性文化》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等。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尤其關注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并主張從多學科的角度看待社會文化的演化,運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社會文化問題。主持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市教委社科計劃項目等,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